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铁路“内部票”究竟是咋回事?
2015-09-19 
        近年来,铁路内部职工享受“2元火车票”(工作免票签票)政策饱受民众诟病,铁路人也觉得委屈,不能怪别人,怪只怪铁路以前太封闭,外人不了解,对此,“铁老大”也作过多次澄清和回应,2元高铁票为铁路内部职工的“乘车证签证”,只有在因公出差等情况下才能签。而应公出差,也必须在持有工作证、出差证明和乘车证,又称“三证齐全”的条件下方能办理。如果,以为是个铁路职工就可随便坐车,想去哪就去那,那简直是“天方夜谭”似的梦话。

        而前段《中国经营报》某记者再次挑起这个话题,并提出如下质疑:1、这种票属于“内部福利”;2、免票的使用范围过大;3、缺乏监管和信息公开。果真如此吗?

        2元火车票是资源垄断性企业的“内部福利”?

        民众质疑“2元火车票”,可以说更多的是质疑铁路对资源的垄断性,认为这是搞企业内部福利。这种质疑合情合理,道理也非常简单,过去,这类单位内部政策在中国似乎无处不在,绝不只存在于铁路一家。航空公司员工打“飞的”有特价,乃至家属还可以免票,更别提公交、地铁,电力、电信这些部门了,你可以说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传统,也可以说是单位人性化管理员工的一种运作方式,总之,以前这种现象大家见怪不怪。

        但是,铁路能不能算是资源垄断性企业还得两说。

        垄断,经济学术语,一般分为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卖方垄断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买者垄断(Monopsony)则刚刚相反。垄断者在市场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调节价格与产量。

        从这个定义上业说,将铁路归为垄断企业实在太委屈,毕竟它只是现代交通方式当中的一种,它有别于水、电等企业,它无法以唯一的方式独占交通市场,人们出行有很多种方式,如飞机、汽车、轮船等,铁路明显不是唯一的出行方式。

        所以这里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都死盯着铁路。笔者认为,就是因为坐火车与太多人有关系,而火车票又太方便实惠了,方便实惠到让其它交通工具都有些恨你了。

        铁路客票价格一直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这从各方报道和民众晒火车票可见端倪。其实,在如今什么都涨的市场经济时代,各大企业特别是垄断企业间就像一个食物链一样。油价涨了,靠油作动力的运输成本自然上去了;运输成本一涨,煤也就跟着涨了;煤涨了,电自然也就要涨了;电涨了,靠电生产的钢铁、材料生产业成本增加,自然也就涨价了……。随之,整个经济社会也就跟着疯涨了,而同样在这个链条上扮演重要角色的铁路,却依然坚守着最后的阵地,没有在涨声中看涨,只是苦苦地支撑着。由此可见,相比于某些一直赢利却习惯“哭穷”喊“亏损”,时不时搞个“伪听政”意在涨价的行业来说,铁路还算是比较厚道的。

        所以,无论“2元火车票”出地何种目的,均不能算在“垄断企业福利”这个账本上。

        更何况,一年当中所有的节假日(含周末),恰恰是铁路运输服务重点时期,尤其这个时间节点,铁路内部基本上是不会放员工假的,而且铁路运输的365天完全是24小时连轴转,当民众节假日休闲时,亦是铁路最为繁忙的时候,加班加点连轴转是常态,铁路系统内几乎就没有什么清闲的岗位,很多职工对于“休假”二字既熟悉又陌生,如此下来,除去“通勤”和出差之必须,即使你让铁路员工免费乘车,亦无时间可言,又谈何福利?

        2元内部火车票又是如何产生的?

        这个问题,才是大家最关心也是最想知道的,尽管此前随着2元火车票的不断曝光,各级铁路部门均做出了同样的回应,但似乎始终无法解除大伙对2元火车票背后故事的那份“饥渴”,总觉得其中一定有什么“黑幕”存在。

        而实际的情况是,铁路点多线长,往往一个铁路局管辖好几个省的铁路线路,再加上铁路是个大联动机,维持铁路运输的部门较多,且功能各异,铁路的运作有异于民航、汽车、水电等企业,它是集线路维护、车辆维修、客运、货运等周转为一身,即便像《中国经营报》所认为的看似与铁路“不相干”的非运输业务,包括工附业、建筑业、房建、生活后勤服务业等单位,在沿线也同样有大量铁路配件产品制造和维修基地、材料仓库、站房、工区和公寓管理维护、站车商业网点和广告经营管理等繁杂任务,实际上跟铁路日常运营和铁路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注定了不少铁路员工比较“悲催”的工作性质:工作可能会奔波于千里之外,生活亦常常是背井离乡,“通勤”一词(指从家中前往工作地点的过程)成为铁路行业最耳熟能详的一个词汇。如前些年某铁路分局撤消后,原分局调度所近200调度员调铁路局调度所工作,从此开始了他们跨越两盛上千里地的“通勤”倒班生活,这么多年过去,这种异地奔波之苦又有谁人知道!

        我们平日乘火车出行,看到的都是沿途风光旖旎,尤其近年大量建成的高铁线路,一条更比一条美,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超过12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达1.7万公里。这就意味着,在我们一掠而过的山山水水中,除了高大上的高铁线路,还是10万多公里的普速铁路,沿线那些紧挨着铁道线旁“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老房子,就是传说中的“小站工区”,多是些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岗位,有那么一大批铁路员工如繁星散落其间,长年守护,过着“那山那人那狗”鲜为人知的寂寞日子,他们很多远离城市、远离村庄,甚至饮食生活用品都需定期从外界运入,交通极为不便,而火车也成为他们“通勤”上下班唯一的交通工具。

        还有一部分特殊岗位,例如安全管理人员、客运稽查人员、站线巡检人员、设备和站房维修人员、护路联防、应急值守人员,他们经常乘火车的目的就是保证线路安全,设备设施完好,以更好地服务旅客,更好地保障旅客列车安全抵达目的地。

        铁路上还有很多工种,他们的工作都必须通过乘降火车来完成,乘火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工作,而不是一种玩耍,更不是有意的占用公共资源或挤兑民众购票的空间,而是一种职业的必须。就如同机关干部如果“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那叫闲得无聊,而换着是报社编辑或老总,人家那是编校审核的必须。

        由于铁路工作的特殊性,为方便铁路职工在铁路沿线进行生产、工作和生活的必要乘车,而且确保无论有座无座,必须准时上车去交接班。另外,铁路是一张很大的网,各铁路局的客货车每天在大半个中国滚动,各型号机车、设备也根据周期分别去国内不同的机车车辆厂或制造厂家大中修,铁路职工出外培训、学习、开会、采购、添乘、驻点、接车等等,都凭乘车证旅行,如果遇到有各类突发故障或非正常情况,不管什么时候,那更是一嘲说走就走的奔袭”。由此,铁路部门才有了内部员工乘车规定,在明确了铁路职工出差事由并经严格审批的前提下,同时规定铁路职工的乘车证签证,必须与工作证、出差证明及乘车证一起使用的,否则就无效。

        而当铁路员工乘车上班时,如若想要有座位,就必须与乘客一样排队购票,两元并不是车票票价,而是职工签票时缴纳的手续费,是铁路员工上班乘车的一种凭证,这种凭证是与工作证、乘车证一样的功效,工作证证明你的岗位身份,乘车证限定并标明你所乘坐列车的有效区段,签证票确认你可以因公乘坐某次列车而非随意乘坐。

        当然,铁路各次列车会根据职工每日通勤、出差情况给予极少量签票,如果签不到票,就意味着上不了车,你就得另作选择。所以乘车证签证上有“2元”的字样,同时也有“随乘车证有效”的表述。而在现实中,随着现在铁路车票60天预售期的实行,也为了保证车票公平公开向社会发售,很多方向的列车特别是高铁动车,铁路职工能够签票的几率很低,对此,铁路职工自己“说起来都是泪”。

        如何确保2元火车票为工作之需?

        事实上,公众的疑问更多是在票面之外。从便于执行公务的角度,内部票的安排虽然有合理性,但铁路交通资源终归就那么一点,挤怕了春运的国人对此都深有感触,于是首当其冲的问题便是,这种票签发时有个谱吗,还是内部人士一申请就能拿到,会不会有人拿着铁路乘车证天天去游山玩水?

        其实,铁路明文规定,“乘车证签证”必须在铁路职工因公出差时,通过在单位开出差票、出差证明,并且与工作证配套,俗称“三政齐全”才能有效,就拿开出差票、出差证明这两项来说,是需要层层审批,严格把关的,而不是随便开的。

        熟悉铁路部门的人可能清楚,不是谁都能批到免票,更不是谁想去哪就去哪。一张乘车证的管理至少牵涉到劳动工资部门、各级办公室、客运部门、财力(收入)部门、人事部门等部门的层层把关和审核,最后,才呈给单位第一管理者“一支笔”签批,而且规定持用铁路乘车证的职工进出入车及在列车内须与旅客同样经过检验手续,同时交验自己的证件,任何其它证明均不能代替员工证件。

        为了确保员工乘车证的严肃性和规范性,铁路部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监督、考核制度,从乘车证的审批、填发、使用和丢失均做了处罚规定,同时还有乘车证管理工作的检查与评比制度、铁路乘车证监察制度,日常稽查工作也是相当的严,一但发现违规填发和使用乘车证件的除了经济处罚,严重的还将面临辞退、究责,甚至要对涉及单位进行绩效考核。当然,即便刚性规定,大多数铁路职工也严格执行,当然,一个偌大的行业,也不排除少数素质不高的铁路职工因违规乘车、越席乘坐、与旅客争座,被列车工作人员阻止而产生纠纷甚至爆发冲突的现象,作为铁路管理部门,一旦发现并查实,必将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

        铁路职工乘车证一般根据职工出差的工作性质和完成时限,规定了乘车区段、使用时间,正常情况下是不允许游山玩水的,完成出差任务,必须按时返回单位上班,对此,铁路各单位均有严格的劳动管理制度。当然,任何事情也不能绝对,其中不排除少数在异地参加学习或培训的铁路职工,利用学习间隙或双休,就近“去看看”,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除了一线职工正常疗休养,所谓“有组织的旅游活动”过去不允许,现在则更不允许,谁去了,那叫“顶风违纪”。

        当然,也有部分民众质疑铁路内部员工乘车证是否会成为滋生另类黄牛?

        而且以此想象者众多,其实乘车证签证上写得再明白不过了,“限乘当日当次车,随乘车证有效”。但是部分网友在晒两元火车票时,没有全部的表述清楚,光注意乘车证签证上“2元”的字样,却忽视了“随乘车证有效”的表述,因而也就让不明事理的人以此为素材,进行大肆的宣传或者向铁路发问。并且由此判断“2元内部票”影响了旅客的利益,占了国家的便宜,更有甚者,认为铁路职工以此来参与倒票。这完全是个误解,因为火车票的实名制,在旅客进站、上车时都需要核验车票与身份证的一致性,“乘车证签证”是没有身份证信息等功能的,因而一般旅客仅仅拿着“乘车证签证”是进不了站,上不了车的,退一万步说,即便上去了,没有“三证齐全”照样要补票甚至被罚款,因此,铁路职工以此来倒票是完全不可能的。

        另外,对于《中国经营报》提出的“内部票”监管和信息公开问题,我想,中国铁路总公司,作为一个国务院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业,其政企分开后的管理界面、规章制度和监管体系是齐全完备的,前述企业自身也有严格的管理审批办法和规范的流程,说“缺乏监管”是站不住脚的。当下强调“信息公开”,这个问题本来属于企业内部正常的管理权限范围,且此类事项在国务院制定的《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中并无明确规定,如果国家有关部门要对此进行内部专项检查,完全没有问题,如果仅仅因为外界不了解而强行扣上“特权”的帽子,实属牵强,其实,公开也不是什么“见不得阳光的事”,但前提是依法依规,而非任人一说的“媒体绑架”。

        综上所述,无需妖魔化2元火车票,它并非“旅游利器”、“企业后门”和“职工福利”,只不过是铁路点多线长、通勤比例高的特殊企业环境下的一种出于工作需要的乘车管理制度,与许多能在家门口工作的人来说,每天因为工作而沿线“通勤”,对于他们绝不是一道“浪漫的风景”,而或是一种“生活的无奈”,只不过很多铁路职工从事了这个职业,“遵章守纪,敬业履责”就必然成为他们的一种职业信条,因为,他们没有选择!

        在反腐浪潮的当下,反对特权现象、反对腐败顺民心得民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广大铁路职工也持欢迎态度。然而,盲目猜疑不了解的事物甚至胡乱“吐槽”就有失偏颇了。“妖魔化”的2元车票完全可以讲清楚,根据工作需要依规使用也是完全有必要的。然而,那些不求真相、胡猜乱测甚至恶意中伤抹黑的网络暴戾之气因何而来,原因何在,谁能说得清楚?特别是个别媒体自以为站在道德的“高地”,不问原由的指责,既混淆了视听,也伤害了广大铁路职工的感情,这笔帐又该如何去算!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