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康源合作社搭起农民致富桥
2015-11-23 
        

        

        本报11月22日讯(记者曹术明通讯员张进)11月20日,虽已进入冬季农闲,但在钢城区康源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却是一片繁忙景象:村民们有的在除草、有的在灌溉,忙个不停。康源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正全告诉记者,今年他们的蔬菜大棚种上了葡萄、草莓等水果,目前草莓已经定植完成,预计在元旦到春节期间,新鲜草莓将批量上市。

        据介绍,康源蔬菜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以种植反季节蔬菜为主,莱芜市“农超对接”的示范合作社,位于莱芜市钢城区里辛街道黄家洼村。目前,合作社共流转土地400亩,栽植薄皮核桃、板栗等果树

        200亩,建有各类蔬菜大棚56个,社员121户。为适应市场需求,他

        们今年新发展立体种植有机草莓10亩,栽植玫瑰香葡萄150亩,用于观光采摘。

        生产标准化,产品源头可追溯“合作社在产业化种苗选育、大棚蔬菜的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领域,推广绿色产品规范化管理经验,建立了以‘标准化生产体系、监控评估预警体系、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多元化市场体系’等为内容的六大管理体系,李正全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绿色、无公害蔬菜要想做大,就要加强产品质量,创出自己的品牌。”

        现在,康源蔬菜专业合作社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立健全了各种追溯文件、记录和档案,实现了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同时,对合作社的社员,进行了诚信管理培训,签订《诚信经营管理目标责任书》,建立合作社社员单位诚信档案和失信社员黑名单制度,确保社员在各个生产环节严格遵守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法律法规。

        推广新技术,发展生态农业

        据李正全介绍,合作社的蔬菜大棚实行了秸秆反应堆的技术。合作社利用当地便利的秸秆资源,以秸秆代替化肥,改良了土壤的生态环境,以抗病微生物和植物疫苗防治病虫害,有效的提高了蔬菜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和有机无机养料,使大棚温度提高三到四度。合作社建有沼气池四百立方,沼气用于照明、取暖,沼渣、沼液为蔬菜提供肥料,节约了生产成本,改善了生态环境,形成了良性循环。这两项新技术的应用,使蔬菜质量和产量明显提高,合作社年增收10%以上。

        抱团赢市场,带富一方百姓“合作社以社员为主要服务对象,实行统一供料、统一进肥、统一购药、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销售的运行机制。”李正全告诉记者,合作社对社员生产的各类蔬菜,分级分批的采购,并和各大超市签订了供应合同,对社员生产的蔬菜,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按高于市场价10%的保护价收购。合作社每年的1月20日召开成员大会,依据上年的经营收入情况,合作社与社员按交易量、入股金额等结算,并拿出盈余的65%分红。

        目前,合作社有从业人员150多人,年均户收益4万元,带动周边农民蔬菜种植110户,年均户收入3万元。每个社员单位比不入社前净增加纯收入6000元,提高了45%收益,真正实现了合作社与社员利益的一体化。

        作者:曹术明张进本文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