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毕节交通基础建设:天堑渐变通途乌蒙风生水起
2015-12-02 
        ——毕节市“十二五”交通基础建设回眸

        几年前的毕节,交通是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许多招商引资的故事里,企业家们一路颠簸到毕节之后,拖着疲惫的身体,扔下一句“等你们交通好了之后再说”就掉头离去。

        痛定之后,毕节矢志改变落后的交通面貌。

        “构筑以高速公路、铁路、机场为主的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形成快速通达周边主要城市、珠三角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和覆盖城乡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这是2011年毕节市为改变交通现状,给“十二五”时期的交通运输发展定下的总体目标。

        站在“十二五”收官之年,回望毕节市交通基础建设,你会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

        这种力量,叫做突破“瓶颈”——毕节交出“十二五”航空网、高速公路网、铁路网“三网融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漂亮答卷,让大山内外的资源、资本、人流、物流、文化等元素无障碍交融,掀开了开发开放新的一页。

        这种力量,也叫赶超跨越——航线连接两地经济生活,公路影响城市的发展轨迹,铁路更新区域的经济产业版图,毕节与省内外的时空距离被彻底改写,原先偏僻的村镇被注入发展活力,居民的日子越来越舒坦,激活了创业创富新的生机。

        航线连九州

        网络四通八达

        陈天顺家的房屋和土地,已经变成了毕节飞雄机场和机场高速公路的一部分。

        蔚蓝明净天空,一架架进出港飞机腾飞翱翔。50多岁的陈天顺坐在崭新的安置房前,手舞足蹈地给记者描述着坐飞机从天上看毕节是一幅怎样的景象,说着说着,他兴奋地打电话给在外务工的儿子:“以后回家坐飞机回来。”

        11月20日下午2时许,郑君乘坐HO1096航班前往昆明,换完登机牌后,候机大厅响起广播:“乘客郑君成为今年毕节机场第50万名旅客。”

        郑君感慨,“云上公交”实在便民,“以前出个门要颠簸折腾很久,现在自家门口有了机场,去贵阳就半小时,去全国各地都有航线,太安逸咯。”

        一个机场,2600米跑道,一头连着过去,一头连着未来,一头连着毕节,一头连着世界。站在飞雄机场候机厅里,看着来来往往的旅客,耳边仿佛响起明朝大儒王阳明“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的叹息。

        2011年5月6日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2013年6月16日,毕节飞雄机场正式通航,毕节走进了全新的航空时代。

        阳明若有知,当惊世界殊。

        自正式通航以来,飞雄机场取得了长足发展,日前再传喜讯:新增航线3条,总航线达到14条,今年预计旅客吞吐量突破55万人次,远远超过了“到2020年实现年旅客吞吐量20万人次”的目标。

        对于建设机场的意义,毕节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用临空经济理念引领机场价值规划,超前打造临空经济区,以运输和民航综合服务为先导产业,在以机场为中心10至15公里半径范围内,带动配套服务、物流配送、商务餐饮、住宅开发和高新技术等产业的发展,为试验区人民铺就一条通往富裕、和谐、幸福的小康大道。

        公路穿乌蒙

        连接东西南北

        在徐永淑眼里,今年初夏是在游客们的阵阵喧闹声中度过的。

        她的家在赫章县平山乡对江村马桑坪组。毕威高速公路通车后,逢樱桃成熟,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自家的2亩多樱桃地边,等着游客到地里采摘樱桃:“门票”费每人10元,摘下来的樱桃5元1斤照称。

        最高纪录,徐永淑一天曾卖出1600多元,“相当于这两亩多地种一年包谷的收入。”徐永淑数着手里的钞票说。

        质朴的百姓,只知道家里的收入越来越高了,却不知道他们正与所有毕节人一起,分享着公路交通建设带来的红利。

        2010年5月5日遵毕高速公路正式开工,2012年12月全线通车,这仅是起点。

        在地质复杂、气候多变的乌蒙山区,毕节一次又一次的刷新着高速公路建设速度。

        2015年10月22日,被称为厦蓉高速“咽喉要塞”的织纳高速全线通车,标志着毕节提前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500公里。然而,这并不是终点。

        到今年年底,随着贵黔等高速公路的全面建成通车,毕节境内的“一环十二线”将全部建成。

        此外,毕节市正全力疏通国省干道“大静脉”,畅通县乡道和通村通组公路“毛细血管”。今年年底,全市所有国省干道将全部改造成二级公路,1.2万公里通村公里将全面硬化结束。

        连绵大山深处,条条玉带般的公路蜿蜒缠绕,车辆流动穿梭。越织越密的公路网,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幸福,一头连着小康……毕节人民在富裕和谐美丽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铁路进深山

        出入畅通无阻

        每逢列车发出或到来时,络绎不绝的人群让织金火车站热闹非凡,来来往往的出租车、公交车等来回穿梭,庞大的人流、物流从这里输出输入。

        王艳在织金县城经营一家服装店,铁路让她大受其益:“火车开通降低了我们从安顺、贵阳等地发货的运输成本,再加上出行更加安全便捷,大量人流涌入城里,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利润也比以前高。”

        与王艳一起感受到铁路建设好处的,还有织金的旅游业。自从黄织铁路客运列车开通以来,到织金洞的游客成倍增长,对织金洞而言,旅游再无淡季。

        可以说,黄织铁路的建成通车,是毕节铁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它既让织金县丰富的矿产资源源源不断地外运,又让织金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使织金旅游产业实现了一次跨越式的发展。

        一“通”一“变”,在毕节铁路沿线,还有无数个这样的传奇。

        变化,得回溯到2009年,毕节迎来铁路建设的机遇。

        当年4月,铁道部与贵州省按照国家建设毕节试验区的总体要求,依托毕节地处川、滇、黔结合处的区域优势,着眼毕节新型工业化城市的发展和结合未来铁路通道的建设,决定加快毕节地区铁路建设步伐,建设毕节铁路综合枢纽。

        于是,就有了“十二五”期间林歹至织金、黄桶至织金、织金至纳雍、织金至毕节等铁路项目的相继开工建设。如今,一条条铁路,承载着毕节人的梦想和希望,穿山越岭,奔驰向前。

        雄关漫道,天堑变通途。当“云山阻隔行路难,望断天涯空嗟叹”不再是困扰,人们现在的愿望是——更快速更便捷。

        穿越云贵川三省的“山区高铁”成贵铁路正在建设中,预计2019年建成通车。

        “十三五”的脚步渐渐清晰,站在新的起点展望,毕节试验区将彻底打破交通“瓶颈”,“大进大出,畅通无阻”的战略定位将从蓝图变为现实。

        本文来源:大河网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