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大桥上车流如织记者 邹飞 摄
过去在建的嘉陵江大桥 市城乡建委供图
现在不少市民依然在大桥上步行,往来渝中和江北之间。 记者 邹飞 摄
嘉陵江大桥通车 市城乡建委供图
80年代的嘉陵江大桥 文国斌 摄
商报记者 张瀚祥
池宏君站在嘉陵江桥头端起相机,“咔嚓”一声,又一次将这座大桥带走。
今年69岁的池宏君,是中铁大桥局的一名摄影师,他在牛角沱住了几十年。
50年前的1月20日,嘉陵江大桥通车,结束了嘉陵江重庆段无城市桥梁的历史。在池宏君眼里,这座通往南北的大桥是他“拍桥”生涯的里程碑,更是重庆向南向北经济发展的见证者。
没桥时,封渡要等三五天
“嘉陵江虽然不宽,但想要从牛角沱去趟江北却是难事。”池宏君回忆说,上世纪50年代时,由于没有桥,想要过河都得坐轮渡。“逢年过节要去江北走亲戚,必须得早早起床,去牛角沱码头排队坐船,时间长时得等一个多小时。”
最让人头疼的是遇上封渡。池宏君说,重庆冬天多雾、夏天多暴雨,而遇到大雾、涨洪水时过江渡轮都要封渡,有时过三五天才会解禁。
那时,池宏君和所有市民一样,都希望有座跨江大桥,能改变轮渡的历史。
1958年12月,嘉陵江大桥正式动工。1966年1月20日,大桥通车的那天,池宏君和家人、邻居都到桥上去走了走,感受通车的喜悦。
“我还记得当时从观音桥到解放碑开通了电车,全程只要8分钱,观音桥到牛角沱只要1分钱。”池宏君说,坐上“过江车”,一两分钟就过桥了。
桥通了,老百姓都富起来
池宏君小时候的家,推开窗户就能看到嘉陵江和对岸的江北。在他的印象里,那时的江北就是个大农村。“最明显的就是对岸化工厂的几根大烟囱,每天不停排放着烟雾。华新街的街上只有零星几家门面,再往观音桥方向走,就是成片的农田和荒山了。”池宏君说。
数十年后,曾经的化工厂变成了滨江路,观音桥的农田也变成了步行街和一栋栋高大的楼房。
“大桥刚通车的那几年,从来就没听过‘堵车’这个词,如今无论嘉陵江大桥还是渝澳大桥,都是车水马龙,这就说明经济好起来了嘛。”作为和大桥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摄影师,池宏君说起大桥对经济的带动显得有些激动,“菜园坝大桥、朝天门大桥、黄花园大桥和渝澳大桥相继建设,打通了重庆向南向北发展的瓶颈,老百姓都富起来了。”
望着冬日里青青的嘉陵江水,池宏君会心地笑了。
揭秘
大桥为啥历时8年才建成?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向中富,被誉为“重庆桥梁活字典”,一聊起他心爱的重庆桥梁,可以说上三天三夜。昨日,商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向中富告诉记者,嘉陵江大桥在修建期间停工了一年多,实际上的工期只有六年多。虽然和现在重庆修大桥的速度没法比,但在当时已经是极限了。嘉陵江大桥是重庆第一座江上城市大桥,此前没有经验,加上当时国内钢材短缺等,让嘉陵江大桥的修建困难重重。
向中富特别向记者澄清,此前有传闻说嘉陵江大桥是前苏联的专家来建的,这绝对是误传,嘉陵江大桥主要用的是中国技术,所有技术员、工人都是中国人。
50岁的大桥还能用多久?
向中富对嘉陵江大桥的“健康状况”有过专门研究。他告诉记者,虽然大桥已“服役”了半个世纪,但目前它的主体结构保持得非常好,大桥上的铆钉也没发现松动,钢桁架也未出现裂纹、弯曲变形等。
向中富说,2015年,交通部发布了新的《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规定大桥的基准期和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修建于50年前的嘉陵江大桥虽然不受新规范的限制,但根据其状况来讲,在正常使用的前提下,至少可以再使用50年。
但向中富同时建议,未来要加强对嘉陵江大桥的防护,避免桥墩受到冲击,对桥面问题要定期检查和修复。
对话
重庆要当“世界桥都”还需努力
商报记者:重庆目前的大桥整体情况如何?
向中富:目前全市的桥梁数量已经超过了13000座;主城区跨长江、嘉陵江的大桥(含复线桥)已有37座,在建的有5座,主城以外的跨江大桥还有48座。可以说,无论从桥梁的数量,还是跨度、种类、特色来讲,重庆都已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桥都。
重庆商报:重庆要从中国桥都迈向世界桥都,还有哪些路需要走?
向中富:不仅是重庆,中国想要从桥梁大国到桥梁强国,还需加强建设理念创新、材料性能创新,同时提高造桥技术和桥梁管养水平。需要深化桥梁产业化发展,形成桥梁设计、桥梁施工、桥梁管养和材料产品研发四大产业集群。
典故
大桥通车9年后才题名
现在如果你从嘉陵江大桥人行通道走过,可以在南北四个桥头堡上看到“嘉陵江大桥 一九六六年一月”的桥名牌,字迹虽已斑驳,但却不失典雅厚重。
据了解,1966年大桥落成,但直到1975年,相关部门才委托重庆博物馆首席书法家李德益先生,书写了“嘉陵江大桥 一九六六年一月”的桥名牌挂上去。从那以后,出生9年还没题名的嘉陵江大桥,才算是“上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