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专业优势尽发挥海事服务发展当先行
2016-01-07 
        如果说海事事业近五年的发展成就好似一曲气势恢弘的乐章,那么“服务发展”则构成其中一段最扣人心弦的旋律。

        当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成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组成部分,取得进驻国际海事领域的“通行证”时,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难掩内心的激动:“北斗将为世界航海用户提供全天候与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提高作业效率,保障航行安全。”

        作为祖国最南端的海事机构,三沙海事局自2012年成立以来便将三沙的开发建设与自身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三沙市委书记、市长肖杰坦言:“三沙海域非常复杂、敏感,海事部门发扬三沙精神,为三沙海上交通安全稳定做了很多工作,为三沙市维权维稳开发保护战略的实施保驾护航,作出了积极贡献。”

        得益于“幸福船员”品牌的打造,江苏国际海员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耀军感到海事部门的服务越来越好,跑基层更勤了,推出的举措也更实了。他说:“海事让我们企业和船员有渠道知情、有机会说话、有办法排忧、有地方求助,真切体会到‘获得感’。”

        随着广西龙滩库区“学生渡”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的建立,乐业县雅长乡村民罗顺倦再也不用为孩子上学难的事情发愁了。他感慨道:“经济负担减轻了,孩子安全也有保证了,海事部门推动‘校船’开通,真是政府为老百姓办的一件大实事。”

        无论是地方政府、水运企业,还是普通的船民、百姓,他们对海事的深刻记忆都不约而同地与“服务”有关。从融入国家战略到保障社会民生,从主动为企业解决难题到切实为每一位相对人提供方便,“十二五”期,海事系统精准定位,踏准节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用热情优质的服务,担当起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职责。

        率先作为的勇气

        位于上海外高桥基隆路9号的自贸试验区综合服务大厅内,集结了包括了海事、海关、检验检疫等口岸管理部门和工商、税务、质监、公安等市政府驻区职能部门办事窗口。如今在这里,船公司只需要提交一次材料,所有数据就可以在平台上被四家口岸单位查阅,实现申请一口受理,数据一次提交,审批并联进行,结果一口发布。“再也不用东奔西跑重复递材料,真是方便多了。”一位前来办理业务的船舶代理公司负责人由衷地说。

        随着自贸区建设的深入推进,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办事流程可谓大势所趋。上海海事局积极响应国务院号召,主动作为,会同海关、检验检疫、边检等口岸监管部门将“串联式”通关模式改为“并联式”,打破各口岸单位间的部门壁垒,畅通信息共享渠道,通过设立“单一窗口”,海事部门可以依据其他三家单位的放行信息发布准予船舶离港的信息,办结时间因此大幅缩短,通关效率大幅提升。

        上海经验在随后设立的津闽粤自贸区建设中得到了复制和推广。目前已有9个直属海事局完成“单一窗口”中船舶进出口岸审批电子化和口岸联检联放功能建设,成为海事部门发挥在口岸查验单位中的传统优势,服务自贸区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全局的典型例证。

        “十二五”期,全国海事系统主动适应、顺势而为,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在“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中,他们积极参与国际海事事务,在国际海事组织和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的框架内,加强与沿线国家在海事执法和应急搜救等方面的合作,以共同维护海上重要战略通道的安全畅通,大力推动交通运输“走出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他们加强区域内海事部门的协调和合作,在实现沿海港口资源共享与统一管理过程中,研究建立完善渤海中西部水域船舶定线制,重新规划调整公共锚地功能和布局及搜救责任区;在长江经济带战略中,他们以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依托功能和保护水源地安全为主攻方向,促进江海直达、干支直达运输,完善长江沿线安全与防污染联动机制……海事人主动融入、先行先试、率先作为的勇气与担当可圈可点。

        付诸行动的干劲

        由于港珠澳大桥建设跨越广东海事局辖区的多个海事行政区域,为了办理相关许可审批,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第Ⅱ工区项目部HSE(健康、安全和环境)总监黄超曾一度要奔波135公里。而今,就在唐家总营地,项目部距离大桥办(部海事局港珠澳大桥建设水上交通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广东海事局港珠澳大桥建设水上交通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办公室均设在广东海事局,合署办公,简称大桥办)只有350米,走路几分钟,递交材料后立等办证。

        从135公里到350米的跨越,让和黄超一样的建设者们尽享便利,背后却是海事部门开展的一场从“监管”到“服务”的自我变革。他们打破传统海事行政区划,将分散的港珠澳大桥建设所涉相关海事事权集中收回,经过优化整合后,再授权广东海事局统一行使,从而建立起以大桥办为窗口的“统一对外”机构体系,解决了业主、施工单位需面对多个海事机构的顾虑。

        近五年来,围绕着长江黄金水道、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海事系统在口岸通关、临港经济开发、涉水工程建设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持和安全保障,积极服务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江苏泰州长江大桥、西气东输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事例不胜枚举。与此同时,他们积极助推水运行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组织拟定《“十二五”推进船舶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稳步推进LNG燃料动力船舶试点;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设立船舶排放控制区,为全面控制船舶大气污染奠定基矗

        此外,在亚信峰会、青奥会、博鳌亚洲论坛等重大活动的水上交通安全保障中,在马航客机事件、“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等急难险重的救援和应急处置中,在抗击超强台风和雨雪冰冻等重大自然灾害中,海事人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用竭尽全力不辱使命的表现,诠释出“先行、做实、尽责”的全部内涵。

        心系民生的情怀

        在海事部门的积极推动下,2015年8月29日,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我国政府批准加入《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从此,我国65万船员的体面工作和生活有了明确约定,船员的合法权益将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在海事部门的不懈努力下,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信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营,船公司和船员家属可以实时免费掌握船舶的动态信息,从而天涯变咫尺;近5000艘内河船舶免费安装上AIS设备,有600万元资金支持的“救生衣行动”令客渡船救生设备配备标准进一步提高,在全国改造800道标准化渡口的任务于2015年年底超额完成,兑现了交通运输“更加贴近民生10件实事”的庄严承诺。

        在海事部门的协同创新下,船员的培训、考试、发证更加方便,海员证可以个人办理,船员的利益与诉求越来越得到重视:山东海事局创新“五个一”管理模式和“五到位”船员服务模式;浙江海事局建立行政与司法合作机制,直接或间接化解海上劳资纠纷600余起;长江海事局开办长江船员流动学校,设置了84个船员流动学堂和教学点;重庆市地方海事局将船员职业档案备案机构设在重庆航运人才服务中心,搭建船员培训就业与再就业公共服务平台……

        “十二五”期,海事系统关乎民情、服务民生的事例比比皆是。每当气象条件恶劣,影响船舶航行和作业安全时,船方和码头相关单位会收到海事人发来的温馨提醒短信;每当煤、油、气等重点物资运输船舶进出港口时,总能受到海事人特事特办、一路绿灯的优待;在陆岛运输的“民生航线”上,在偏僻乡间的“民心渡口”旁,总能看到海事人现场值守的身影;在政务大厅的窗口,在流动执法岗所到之处,总能看到行政相对人满意的笑容……这无一不在彰显海事人心系民生的情怀,他们是真真正正把老百姓放在了心坎上。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