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规划河南经济成长新路径
2016-01-28 
  “十三五”开局之年,河南省勾画出了清晰的成长路径,让亿万百姓看到了河南经济社会成长的美好愿景。1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谢伏瞻在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透露出的信息,让人欣喜,给人信心和力量。

 区域经济的惯性成长方式失速,寻找成长新动能,是实现河南省“十三五”发展目标的必然之举。《报告》明晰了五大发展原则,其中有: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着力促进转型提质增效;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给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成长路径。

 在新旧动力转换之际,要改变以投资为导向、实现以消费升级趋势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转变,《报告》清晰指出了河南经济竞争力的发展目标: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

 为此,在供给结构调整上,《报告》提出了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升级上、在电子信息产业上、在食品工业增创新优势上、在新能源汽车商业化、汽车整车制造上、在生物医疗产业上、在生产性服务业上等多个产业领域实现新的供给,提供河南区域经济的新动力。

 特别醒目的是,在需求结构调整上,《报告》提出了要以民生消费为导向促进消费品工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部署,并明确提出壮大提升纺织、服装、家电、厨卫、首饰、生活快消品等生活性服务业,包括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转型升级等。

 显见,不管是新产业的供给,还是消费端产品的供给,培育“河南品牌”,是河南经济实现新供给拉动增长的前提。

 当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市场出清也是题中之义。对此,《报告》也明确了思路与办法,实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与补短板的目标,整体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

 培育“农”字头产业竞争力

 在新动能的挖掘中,农业生产潜力的释放,是河南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力量所在。《报告》中把“建设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河南经济提质增效的一个切入点,显然,看到了现代农业对河南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地位。

 记者观察,在未来的区域竞争力发展上,河南农业一定是最具产业话语权的产业领域,特别是在养殖加工产业领域,这一点,市场已经证明。无论在生猪养殖、生猪屠宰加工、肉鸡、肉鸭的养殖与加工等方面,都在全国市场前列。

 不过,对于河南来说,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当务之需。毕竟,即便包括养殖业在内,河南在种养加产业链建设、

 高效农业发展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此,《报告》指出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在于,“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和品牌农业”。

 记者认为,在发展现代农业上,从增加产能上入手做文章的空间不足,市场反馈的信息极为清晰,种粮比较效益下降,解决农业种粮积极性的努力,除了政府补贴之外,必须走规模化的发展之道。这方面,河南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但是,不可否认,其中的难题仍然不少。

 事实上,单从农业种植的结构上调整,难以提质增效。而能够突破的是在养殖结构上调整,这是河南现代农业突破的重点。比如,在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上,提

 升畜牧渔业的转型升级,则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这是有产业基础的。河南畜牧业中,特别是养殖和加工上已经形成全国性品牌的企业有很多家,已经显现出超强的竞争力。那么,有理由认为,如果河南把养殖业作为河南农业发展中的主导性产业定位,加大政府与市场的资源供给,经过多年的努力,必将打造成全国性的畜牧养殖加工强省,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效率与质量。

 因此,加大河南畜牧业的品牌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市场主体已有强烈的品牌意识,不过,政府仍然需要强化引导,通过典型引路的方式,实现畜牧业的转型升级。

 要素资源的开发支撑

 无论是新动能的挖掘,还是新的竞争力培育,都离不开产业要素资源的匹配,特别是土地、区位、产业平台等要素资源的供给。事实上,河南在交通与区位资源的挖掘上,已经下了很大的力气。不过,有效需求仍然需要释放,要素供给仍然大有可为。

 《报告》认为,新型城镇化,不仅是促进城乡一体、区域协同发展的需要,其实,更是提高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记者注意到,《报告》将除在“加快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上着力之外,在“促进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上的投资驱动仍然有着很大的空间。

 比如,在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建设上,河南仍然有提升的空间。对此,政府将实施“1816”投资促进计划,在包括城镇化、交通领域在内的十大领域,实施800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6万亿元。

 可以显见,有效投资力度在“十三五”仍然不减。

 产业平台建设,是河南经济再上台阶的跃升平台。特别在国家三大战略(国家粮食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实施上,在河南四化建设(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上,都依赖发挥产业平台的功能。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郑州国际商都建设、各地的产业集聚区发展、产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等,这些要素载体的建设与开发将支撑河南经济增长的产业平台。

 对此,《报告》特别强调“强化基础支撑能力建设,加快推动局部优势,单一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化”,这是河南蓄积发展后劲的基础性工程。

 记者观察到,在这些平台建设中,有效供给的领域很广泛,包括高铁建设、高速公路网建设、内河航运建设、通用航空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高速宽带网络和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等。而人才要素资源的匹配,对于河南经济新动力的启动尤其关键。

 对此,《报告》明确了“人力资源保障”功能。事实上,在人才的吸引上,只有人才吸引的激励机制与投入机制以及人才服务的保障体系相互作用,才有可能吸纳到优秀人才为我所用,为河南经济增长提供智力保障。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