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南北交通主动脉全新亮相
2016-02-01
主车道
主车道道路面层结构有4层、工序达5个,路面拥有二环路底层道路的质感
空中线缆
空中“蜘蛛网”全部下地,地下30多年前老管线得到更换
人行空间
全线人行空间提档升级,人行道和人行天桥展现“红星”元素
宽敞笔直的双向8车道、全线连续的全新人行道、简洁大方的新路灯……今天,途经红星路南二环路至北二环的市民会发现,这条我市南北交通“主动脉”以提档升级后焕然一新的姿态亮相了!就在昨天,红星路综合整治工程宣告完工。
红星路
焕然一新
红星logo处处可见
今天,途经红星路的市民可能会发现,南二环至北二环不仅主车道已经全面开放交通,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等也全部结束了施工,全线除了地铁站点的围挡,其余围挡已经全部消失,一条全新的道路展现在市民眼前。
此次进行改造的红星路段全长约8公里,北起二环路刃具立交,南至二环路科华路口,红线宽度40米。其中东大街至总府路(红星路步行街)约600米,不在本次改造范围。整治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桥梁、管网、照明、交通、景观等工程。
此次整治中,为了突出“红星元素”,设计单位做了精心设计。昨天记者在沿线实地体验中看到,在三座进行改造的人行天桥—章灵寺人行天桥、川大西门人行天桥、科华廊桥的栏杆上,特别设置了五角星图案的装饰;与此同时体现“红星”元素的图案也“安家”沿线人行道,塘坝街、红星巷等一些老街巷名也镶嵌其上,给人以回忆。另外,全线还设置了高度为13米、“7”字形的新路灯,其造型简洁大方。新路灯高13米,比老路灯高2米,照明面积更广,且照度提高了15%~20%,光照更加均匀,侧面一条装饰的灯带还能补充人行道的照明。同时,它还是节能的智慧型路灯,在后半夜会自动降低功率,避免“空亮”。
主车道
病害治理
路面达到“二环路标准”
红星路路面改造是此次整治工程的重点。“红星路病害情况复杂,是此次工程的一大难点。”昨天,业主单位成都交投集团路桥经管公司副总经理舒远贵表示。据介绍,红星路建成已久,部分路段已经进行了多次维护改造;由于近年来交通流量不断增加,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等多种原因,路面出现了反射裂缝、龟裂、纵横裂缝等不同程度、不同种类的损坏;而近三年红星路受施工影响,部分路段路面破损较为严重。因为“病情复杂”,导致了红星路病害治理方案的复杂。设计方经过多次现场踏勘并结合路面检测报告,发现现有路面结构形式达11种之多;为“对症下药”,针对不同路面结构形式各自的特点,“量身订制”出了多种合理、经济、便于施工的路面病害处治方案。在此次整治中,红星路道路病害得到了“全面治疗”。而全线主车道上的近2000个窨井盖也同时全部进行了处理,更换为与路面齐平的防盗、防沉降、防响动三防井盖,确保了道路的平整。
“红星路的路面达到了二环路底层道路的标准,市民朋友可能会有切身感受,驾车行驶在上面感觉很舒服。”舒远贵说。一条看上去质感细腻且行驶体验低噪、防滑的路面可不是那么容易形成的!大家现在看到的红星路黝黑光亮的路面,其实就像做夹心饼干一样,不仅要有考究的工序,还要求精细的原材料。据介绍,红星路路面光面层就一共分为了四层,包括最下面1厘米的应力吸收层,以及上面4厘米+6厘米+6厘米的“夹心饼干”式的三层不同功能与材料的沥青层。而在工序上,也是颇为讲究—首先是对路面进行病害治理,确保“外套”之下的“身体”是健康的;然后是贴防裂贴,这就像是给道路贴上了“创可贴”,可以延长道路的寿命,减少道路被底层裂缝“拉伤”的可能性;然后是撒铺透层油,这就好像是给道路涂上一层面霜,可以对道路基层起到固结、稳定、连接、防水等作用;然后是摊铺下面层、铺粘层油以加强层与层之间的粘接、摊铺中面层、再撒铺粘层油、摊铺上面层。看似繁琐而考究的过程,其实都是为了让道路质量有保障、更加健康,寿命更长;市民驾车碾压路面时,噪音更孝抓地感更好,同时在雨天更加防滑。
空中线缆
全部下地
地下30多年前老管线得到更换
昨天记者在完成综合整治后的红星路看到,以前在路上的“蜘蛛网”线缆已经消失了。“红星路道路下面经过各个时期的建设,敷设了各种市政管线,其中最老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自来水管,基本已经到了使用期的‘大限’。在此次整治中,这些临界‘退休’的老管线统统换成了新管线,沿线的空中线缆也全部进行了下地。”舒远贵表示。
据介绍,全长8公里的整治路段,光是需要迁改的管线就达到近十种、长度是整治路段的3倍长,达24公里。此次综合整治工程管线改造的原则是充分利用现状管,合理新增以满足发展要求。通过对现状管的调查,发现由于现有各种管线建设期不同,以及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现状管线非常复杂,管位不规整,有些管道已经占用了本次规划上其他需要新建管道的管位。如何合理地布设新建管线的管位成为该工程的一个难点。与此同时,管线迁改涉及单位众多,施工作业面交叉,情况复杂。为了保交通,打围施工作业面狭窄,同一作业面上需要迁改和新建管线的施工单位最多处达6至7家。
全线公交车站点此次也进行了港湾化改造。改造后的红星路全线设置公共交通专用道,设置公交港湾站,以避免公交车因进出站上下客影响直行交通流。同时优化公交车站的位置,尽量靠近轨道交通车站、BRT车站,确保公共交通无缝换乘。改造中计划调整磨子桥站、新南路站、红星路四段站、红星路二段站、红星路一段站、游乐园站站点位置;除红星路四段站因受道路条件限制,与2号线换乘距离稍远外,其他站点与轨道交通系统都将尽可能实现零距离换乘。
本报记者袁弘实习记者缪梦羽摄影马丁
作者:袁弘缪梦羽马丁
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