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行通济”穿越佛山的时光隧道
2016-02-22 
        原标题:“行通济”穿越佛山的时光隧道

        “行通济”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广州日报记者何波摄

        文/广州日报记者杨博

        又到元宵节,再叹“行通济”。尽管明代天启六年版的通济桥几经重修、改造,甚至曾因河道断流而一度变为旱桥后再经过了复原,但“行通济”的民俗活动却历经数百年而几乎未曾中断过。特别在近十多年间,从珠三角和全省各地赶到佛山“行通济”的人流,由10万人迅速发展为20万人的规模,随后不断刷新40万人、53万人和70万人的纪录,令人叹为观止。

        这项浓缩了广府文化结晶的年俗活动,虽仍以祈福为内核,但其内容其实已远超传统上祈福的范畴。通济桥虽只是一座小桥,在古人的心中却可“联广宇”。也就是说,经由这里的水道可以通向整个天下,这其中得包含着多大的视野和气魄。而在当下,“通济天下”的精神也注入“行通济”活动中来。特别在2005年,禅城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制作了大型生菜灯,用于倡导引菜(财)归家,后来还把生菜灯拍卖所得捐献给本地福利事业,可谓创新不断。

        在“行通济”中,文化不只体现了人们的物质需要,更主要体现了人们在精神层面上的满足和追求。相信只有真正亲自去行过通济的人,才会对一路上人们溢于言表的喜气洋洋留下深刻的感受。的确,“行通济”带给人的不只是期待和满足,还有最单纯的欢乐。或许也正是由于欢乐的动力,才让抛生菜即使与“买棵胜意菜回家”的传统相悖,也能一直延续至今。

        诚然,与最初的“行通济”相比,现在“行通济”的时间和一路上携带的吉祥“标配”,如此种种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些改变,总是接连引来各种褒贬不一的评价。笔者倒是认为,在专业人士还原“行通济”的本原和让人们铭记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要坦然面对传统年俗的改变。因为,当一项地方特色民俗逐渐对珠三角乃至更广大地域人群和文化产生积极影响的时候,改变势必不可避免。

        站在通济桥牌坊北望衔接同济东路的骑楼通道,让人联想起2001年市政府斥资1700万元的修复工程。彼时,加建的骑楼通道,到底是采用明末清初的青砖硬山锅耳房,还是采用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南洋建筑风格,曾有过争论。而南洋建筑风格方案因既能体现历史积淀,又能与周边建筑环境相协调呼应,最终“胜出”。这最近一次围绕通济桥的修复工程,值得让人反复体会的是,传统要得以活化和发扬,务必要与当代城市的发展相对接。

        那么,在“行通济”行进线路上的街区里,是否有可能诞生更多记录城市记忆的景观设施呢?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们,是否有可能在一年365天中的任何一天,都会有兴趣沿着“行通济”的景观道路,流连在佛山别具魅力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呢?“行通济”,仿佛是从历史深处延伸至今的一座时光隧道,让人不由得对其未来的变迁充满期待。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