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地理中心”如何升为交通枢纽?
2016-03-23 
        原标题:“地理中心”如何升为交通枢纽?

        制图:秦茂群

        待解题

        地处珠三角“A”字形的中心位置,中山充当着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要塞角色。在珠三角一体化不断推进、协同发展不断提速的语境下,交通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正日渐成为区域变革的核心要素。在即将到来的“大桥时代”,中山如何发力设施建设,将地理中心兑现为珠江西岸的交通枢纽?

        兴中策

        提前谋划加快布局,构建“四纵四横”的高速路网和“三环十射”的快速路网框架。

        内通外拓

        自翠亨快线通车后,市民从中山城区到南朗的距离至少缩短了一半。

        从博爱路拐入南阳山隧道,不到20分钟便可抵达翠亨新区。待深中通道中山侧接线建成后,翠亨快线还将成为一条连接深中通道的接驳线。

        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过程中,围绕珠江口湾区打造世界级城镇群,形成与港澳共建世界生态宜居湾区的目标,中山市借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不断密切与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的联系。进入协同发展更加强化、区域合作更加紧密、产业转型不断加速的“十三五”时期,中山“走出去”的发展诉求需要更加开放、完善的交通支撑。随着3大城际轨道、3大铁路网、“四纵五横”高速路等交通网络的确立,中山将步入前所未有的大交通时代。

        这是城市腾飞的基础,也是一场需要“接得妆的基建考验。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罗丽娟

        铁路规划

        接入国铁1条融入海铁联运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广东团分组讨论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快工作进度,争取今年启动深茂铁路深圳—中山—江门段建设。陈良贤希望国家将深茂铁路纳入“十三五”规划,“而且要加快步伐”,未来将成为拉动珠江口东西岸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干线,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深茂铁路中山段设置中山北站、横栏站和民众站,并在岐江新城规划深茂铁路—广珠城际联络线。此外,还将规划建设深茂铁路及广珠城际联络线,经深圳北站接入国家铁路网,辐射范围扩展到海峡西岸和长三角。

        根据《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未来几年规划动工的铁路不止深茂铁路一条。在未来的大交通版图中,中山还将积极争取广珠城际开通国铁长途线路,即争取广珠城际引入国家铁路功能,通过广州南站接入国家铁路网,辐射范围扩大到湖北湖南、中原经济圈及京津地区。

        第三条铁路,是南沙港铁路中山港支线。按照规划,该项目自黄圃引出支线直达民众港区,构成海铁联运重要条件,将有效拓展港口腹地,降低运输成本。

        城际轨道

        争取接入国家铁路网全市增加95公里

        在公交化趋势下,未来广珠城际轨道的客运服务功能将进一步强化。根据《规划》,广珠城轨将通过增加发车密度,缩短发车间隔等方式,不断强化城市内部及城市间通勤功能。

        此外,广中珠澳城际(湾区西线)和中南虎城际线则有望成为途径中山的城轨新成员。广中珠澳城际(湾区西线)规划经过广州市番禺区、南沙区、中山市民众镇、中心城区、沙溪镇、三乡镇、坦洲镇,珠海市南湾、横琴区,线路长度约152.60公里,其中中山市境内约68.45公里,与广州、珠海共同推动前期研究,全力争取纳入珠三角城际轨道网,形成珠江西岸第三条南北向城际通道。

        中南虎城际线串联起中山—南沙—虎门三个地区,与深茂铁路共线,服务沿线横栏镇、中心城区、民众镇等,中山境内长度约27.00公里。这两条城际轨道将极大地提高中山融入珠三角城市群的速度,境内城际线公里数增加95公里。

        高速系统

        “四纵五横”打造珠江西岸桥头堡

        “十二五”期间,中山启动并完成了《中山市干线公路网规划(2012—2030年)》,力争拓宽对外连接,加快内部骨干路网建设。

        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局长余锡盆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广珠西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广中江、江珠北延线也在加快建设,中开高速及小榄支线准备开工,同时加快推进东部外环、香海高速的规划建设,形成中山市“四纵五横”的高速路网。“加上深中通道、深茂铁路等重要通道,中山市将成为珠江西岸的交通桥头堡。”未来,中山将重点加快推进深中通道建设,强化与深圳的交通联系,并逐步建设与之衔接的中开高速路、深中通道广珠连接线、深罗高速等,完善中山市高速路公路系统。

        在畅通内部的骨干路网方面,中山则规划了11条干线公路主干线,形成“六纵五横”的市域骨干公路网。根据规划,中山将建成沙古公路、福源路、中环路等一批高等级干线公路,完成国道G105细窖至沙朗平交口改造工程。同时按照“改造一环、建设二环、规划三环,加快推进十条射线”的计划,中山一环和二环正在加紧改造建设,三环的规划已提上日程。

        通用机场

        北部三角扩建为一类南部神湾布局为二类

        早在两年前,《中山市综合交通规划(2012—2020年)》就透露了中山将新增航线、水道交通路线的消息。

        本次规划提出,中山将加速建设神湾通用机场和三角支线机场,以提高中山市商务、旅游、特种航空服务。据悉,在2012年底,由珠海、中山、江门三市发改部门印发实施的《珠中江区域紧密合作规划(2012—2020年)》就提出了在中山建设通用机场的设想,但并未对具体的地点作出规划。《规划》提出,中山拟把三角镇的原飞行培训基地机场扩建为一类通用机场,承担公务机、其它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起降保障功能,用地规模1500亩;《规划》在神湾镇规划布局一个直升机场(二类通用机场),占地规模500亩,以保障直升机起降为主。

        根据“升级与周边枢纽机场联系方式,高效辐射国内国际两大扇面”的规划框架,在对接国际方面,中山将针对共享香港机尝白云机场及澳门机场进行交通衔接强化;而在对接国内方面,未来将发展以深圳机场为主,白云机场为辅的交通网络布局,充分利用广珠城际轨道、深茂铁路、港深机场联络线等升级交通联系方式,还将发展水路客运码头,直接接驳香港机场和澳门机常

        港口航运

        泊位升级“一港五区”呼之欲出

        不仅仅是铁路、城际轨道、高速公路、干线路网进入建设高潮,中山市的港口和内河航运也迎来大调整时期。

        随着中山港东移战略的推进、口岸升级、“一港五区”的形成,港口水运布局进一步完善,中山正由江河航运时代迈向海洋航运时代。

        根据规划,未来5年中山将进一步加强港区建设,主港区向横门水道转移,建设民众港区作为中山主港区,重点发展中山港区、马鞍港区、神湾港区和小榄港区,开发建设黄圃港区,形成大中小泊位相互配合、专业化泊位与通用泊位相互补充、公用码头与企业专用码头相互协调的“一港五区”布局。

        其中,中山港区规划以集装箱、石油运输为主,分为东西两大功能区。东部主要兴建中型油品泊位,与石化、发电厂码头一起形成规模运输功能;西部主要兴建中型集装箱泊位,开通近洋、南北航线运输,加强中山市与北方城市的联系,促进经济的发展。规划主体功能迁至横门水道北岸的民众港区。

        小榄港区以集装箱、化工运输为主,规划建设1000吨级的泊位;黄圃港区以集装箱、化工运输为主,规划建设1000吨级通用泊位,预留3000吨级;神湾港区以集装箱运输、旅游和发展临港工业为主,规划扩建1000—3000吨级泊位;马鞍港区以集散货、杂货、油品为主,主要为临港工厂服务。

        在内河航运方面,则将继续完善与整治洪奇沥水道、磨刀门水道等珠江三角洲深水航道,提升航道等级,扩容航道通过能力,为发展内河水运事业创造条件。其中小榄水道为西江干线沟通伶仃洋的通道,长30公里,规划为港澳航线三级航道;横门水道规划为港澳航线一级航道,可通航3000吨级海轮;横门出海航道全长36公里,规划为10000吨级海轮航道;洪奇沥水道全长41公里,规划为港澳航线三级航道。磨刀门水道全长46公里,规划为可通航3000吨级海轮的一级航道。

        货运枢纽

        完善水陆接驳实现多式联运

        铁路和城际的建设,将形成“一主三辅”铁路枢纽体系。即打造中山北站主枢纽和小榄站、中山东站、中山站辅助枢纽。

        高速公路和干线路网的加密,则将形成“七主九辅”的公路客运枢纽,其中“七主”包括中山市汽车客运总站、城南汽车客运站、火炬开发区客运站、小榄汽车客运站、三乡汽车客运站、中山北站汽车客运站及翠亨新区汽车客运站;“九辅”包括沙溪汽车客运站、大涌汽车客运站、民众汽车客运站、三角汽车客运站、古镇汽车客运站、东升汽车客运站、黄圃汽车客运站、南头汽车客运站、坦洲汽车客运站。

        中山将建设新中山客运港,设置香港、澳门等机场候机楼,与城市轨道、中运量系统便捷接驳换乘,打造中山市海空联运门户,远景目标1000万人次/年。

        在货运物流方面,中山拟建设5个综合物流基地,20个物流中心,形成“520”货运枢纽体系。其中5个综合物流基地包括西北部组团产业物流基地、中山保税物流基地、港口城市配送物流基地、火炬商贸中转物流基地、坦洲“9+2”物流基地等。

        此外,该市还计划完善多式联运货运场站布局规划。建设中山港区、小榄港区、马鞍港区、黄圃港区、神湾港区等重要水运货运节点,黄圃货运场站、马鞍货运场站、民众货运场站等铁路货运节点,和公路货运节点有效联系,实现多式联运。

        ■声音

        中山市交通局局长余锡盆:

        打造“内通外拓”网络贯通珠江东西动脉

        “十三五”是中山的大交通建设年。这期间,中山将迎来真正的“内通外拓”大工程时期,在连接国家铁路、接驳珠江东岸、疏通市级交通道路、完善市内交通末梢方面都有不同的计划。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指出,“十三五”期间,中山要动工建设深中通道主体工程,加快中开高速及小榄支线、广中江高速等建设;同时要争取深茂铁路深圳—中山—江门段尽快启动,并启动一环、二环贯通工程,动工建设一环长江路、二环东段,推进二环南段(南外环延长线)和北段(沙港公路)、广珠中线二期等工程,还要实现中山港大桥扩建、古神公路二期北段等建成通车,改造番中公路、105国道南段、康华路等,动工建设大沙南路、富康北路等,全面完成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

        其中,深中通道不仅是中山连接深圳的一条路,也是中山连接未来发展契机、重塑交通枢纽区位的一条路,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这个项目的建设。中山未来很多贯通市内、连接外市的项目,都考虑到了如何对接这条打通珠江东、西岸大动脉的问题。

        现在,中山深中通道的连接线已经规划好,有几条也已经开建。一条是中开高速,连接中山和开平,项目还包括了一条小榄支线,总投资是250亿元,其中中山段是150多亿元,目前已经动工,明年要全面铺开建设;第二条是中山东部外环,投资120多亿元,计划在2017年动工,这条路就在马鞍岛上方,使之与深中通道成为十字交叉的一条线;第三条是中江高速的东延长线,使现在的中江线连接到南沙港。这是几条与深中通道直接对接的高速。

        除此之外,还有几条干线公路。比如翠亨快线现在已经通车了,今年将继续完善辅道。另外,二环东段的改造、S111的改造都与深中通道有直接的关系,未来中山对接深中通道的交通网络会越来越完善。

        ■记者手记

        接驳“大交通”不应忽略“小末梢”

        深中通道一桥跨海连接珠江东西岸,深茂铁路途经中山三镇,中山的交通版图将迎来蜕变。站在一个新五年计划的端口讨论中山这座珠江西岸中心位置城市的交通项目,必然跟深中、中佛融合发展,跟深度融入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紧密关联。

        的确,对于处在转型拐点的中山来说,对于处在三大自贸区“包围”之中的非自贸区来说,“大交通”项目之于城市空间及功能的重塑作用尤为明显。作为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一批工业城市,中山未在上一轮大交通建设潮中搭建起相应的配套,直到高铁建设潮的来临,才结束了“没有轨道的历史”。这一次的基建热潮,中山显然已经铆足了干劲儿要跟上速度“跑起来”。

        但以何种姿态融入“大交通”圈,以何种方式加入“大基建”,以何种面貌迎接“大桥时代”,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它恐怕更多地指向了一种开放、积极、主动的对接态度。因此,在这个角度来讨论中山对接珠三角半小时生活圈、创新圈的问题,就不可能单单是多建几条接驳支线的问题——更关键的地方在于更隐秘、更容易被忽略的地方。例如,讲好“多镇一品”的故事,必须要先突围镇际断头路的障碍;要承接来自深圳和港澳地区的产业外溢,必然要有足够充分的物流竞争优势;要扩大开放打好粤澳游艇自由行的牌子,必然要有足够完善的连接路网……

        与大交通项目同样值得被提及和重视的,是镇际之间、镇域内部多年悬而未决的道路。诚然,继镇际断头路工程之后,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工程也在很大程度上疏通了交通末梢,但从整个城市的产城融合诉求来看,力度及进度远未达到内在的生产、生活要求。目前,仅在城区已经确定新建、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有不少计划年内动工的项目仍处于勘察阶段;而市内周边镇区与珠海、佛山等市计划打通的断头路中,真正有进展的项目也寥寥无几。接驳“大交通”不应忽略“小末梢”,放眼未来,还需从脚下的路开始走起。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