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要让交通违法者不敢再打小算盘
2016-03-30 
        

        华安

        生活在上海这样的超级大城市,出行是一件很吃成本的事情——不仅有经济上的成本,也有时间上的成本,甚至还会有情绪上的成本,多重成本的叠加也使得出行往往会成为一件并不愉快的事情:当你和朋友约好饭局,随后冲入滚滚的车流之中,在使出平生所学杀出一条血路,最终带着未消的“路怒”抵达,却依然难逃面对残羹冷炙的结局时,任何人恐怕都免不了对交通又是一阵无奈地吐槽。

        出行难,这早已经成为了这座城市无法回避的话题,而随着一场交通大整治的展开,这个话题也再度从个体的吐槽上升到整个社会综合治理所需要面对的难题。在这个凡事喜欢计算成本的时代,如何在个体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取舍中下好交通这盘棋,这其实是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的。

        如果你是开车的人,你可能满眼都是非机动车和行人的违章行为;如果你是行人或非机动车驾驶员,你则可能对违章的机动车有数不尽的怨念。在城市交通这个社会活动中,每一个人都难免有自己的“立潮,但很多人却在有意无意中忽视了一点:交通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任何人都可能存在“立潮转换的可能,或许转眼之间,你就成为了你自己骂过和鄙视过的那个人——在交通出行,这场再平常不过的社会活动中,人性的复杂丝毫不亚于任何错综复杂的路况,而人性的弱点甚至会成为交通恶化的催化剂。

        人性中的趋利性其实并不奇怪,所以交通违法行为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不以为然”,虽然交通法规中明令禁止,但部分的机动车驾驶员、非机动车驾驶员、行人在明明知晓的情况下却屡屡违法甚至成为了一种习惯,无论是机动车“随意变道”,还是“非机”、行人无视信号灯的穿行,节省时间,谋求捷径都是他们的“合理”借口,而这些借口的背后则正是对违法“成本”的计算。

        正是因为每一个抱有侥幸心理的违法者心里都会有一个不上台面的“小算盘”,又因为习惯成了自然,这副“算盘”终于还是在申城空前的交通大整治中被人堂而皇之地摆上了台面——当百度快递的助动车小分队悍然占据人行道,面对警察执法时,所谓的“主管”竟然毫无顾忌地高喊出“一会儿自己去交罚款,然后回公司报销”。

        这位主管所传递的信息足够明白:和企业追求的所谓效率和效益相比,交通违法的成本根本不值一提。其实,在这场和交通执法的博弈中,这位快递主管的叫嚣声并不孤独,某家互联网打车平台也犹抱琵琶半遮面地打出了报销罚款的招牌,“不怕罚”背后的经济杠杆,也正是这些快递、司机可以频繁违法,而且敢于频繁违法的最大动因。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互联网+”的横空出世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面快捷,优化生活的功劳无法抹杀。然而在互联网“颠覆一切”的思维中,消费观念可以被颠覆,消费模式可以被颠覆,但任何颠覆都不应该建立在对社会公共成本的“窃缺上——在这些以经济杠杆来变向对抗执法的案例里,企业“理直气壮”的底气来源于对自身经营成本的计算,而除了企业把成本和收益的算盘打得响之外,其业态自身的利益闭环也是他们无视交通法规的原因。无论是订餐快递的按时送达,还是打车平台上车辆的随叫随到,在交通违法过程中,包括客户在内的相关方都间或成为违法的“受益者”,却无需承当由违法带来的社会成本——在经纬交错、复杂多变的交通环境中,任何一次交通违法行为的后果都可能被无限放大,任何一次对交通违法的执法都可能涉及到多重社会资源的消耗。

        补好城市交通的短板,上海这场交通大整治的剑锋所指,不仅仅是加强执法力度,升级技术手段,从硬件上提升法网恢恢的空间和时间范围,更需要补上“观念”这块短板——对任何社会群体或个体违法“不以为然”的思维需要持续纠偏,对部分企业这种公然违法的行为更要从违法成本核算上给予重击,要让任何觊觎挑战法规的“创新”彻底断了念想。本文来源:新闻晨报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