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尖端技术护航长江水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长江水运安全风险防控技术与示范”启动实施
2016-04-01
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江内河水运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将面临更多潜在的安全风险。近日,旨在为长江水运安全保驾护航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长江水运安全风险防控技术与示范”正式实施。该项目由交通运输部科技司组织,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长江海事局信息中心、武汉理工大学和民生轮船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将对5个课题下的14个专题、53项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将成果进行示范应用。长江水运面临着哪些安全风险,要进行哪些研究,取得什么效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于日前采访了该项目负责人、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专家张宝晨。
背景
打通黄金水道发展安全瓶颈
“为了摸清长江水运发展面临的安全风险和所需技术,早在2013年项目组就开始调研。”据张宝晨介绍,2013年10月,项目承担单位11位科研人员组成了两个调研组分赴武汉、南京和重庆、宜昌等地,深入港口、航道、海事部门以及航运企业、港口企业和轮渡公司进行了现场调研,内容涵盖了长江安全风险防控的所有方面,包括危险货物储运、通航(含渡口渡船、桥区安全)、航道、船闸及三峡库区、船舶与船员、环境安全、应急处置与救助打捞。参与调研活动的领导和专家近200人,大家建言献策,梳理了长江黄金水道主要安全风险,共商安全风险防控技术与管理需求。
航道狭窄、老旧船舶多,航运安全监管主体多,航标、通航标志以及船岸通讯系统尚不能满足安全需要……据介绍,项目组在调研中发现,长江水运存在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运输装备技术水平差、通航环境较差、支持保障系统不配套、应急与搜救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并根据问题梳理出长江水运九大主要安全风险,即化学品船货物泄漏,江上取水口附近船舶污染水体,港区危险品储罐爆炸或泄漏,客船、渡船及滚装船沉没,桥区等复杂航段的船舶碰撞,船闸火灾等安全事故,三峡库区沉船事故,挖砂船、捕鱼船安全事故和港口作业安全。
“长江是沿岸人们生活饮水的主要来源,也是南水北调的主要水源地。长江干线沿线共有生活和工业取水口427处,每日取水量3300万吨,涉及人口约1.4亿。一旦发生溢油、有毒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将危及沿线百姓的生活和稳定。此外,长江干线上的采砂运砂非常普遍,仅在重庆辖区内航行、作业的砂石运输船舶就有286艘,而且超载现象严重,该行业不属于交通运输部门管辖,监管难度大,发生事故的风险较高。”张宝晨介绍说,诸如此类的风险还有很多,随着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实施,这些隐患将愈发凸显。因此,该项目将通过技术研发和应用消除安全隐患,为长江黄金水道大发展打通安全瓶颈。
研发
高新技术对症下药
“消除长江水运的安全隐患需要从机制体制、管理政策和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入手,该项目则是从技术角度切入,而且是高新技术。”张宝晨告诉记者,该项目的5个子课题研究方向各有侧重。课题一“长江水运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研究”,梳理存在的风险,开发基于GIS的长江水运风险动态分析及管理系统,实现对于长江水运安全风险的系统性动态分析、跟踪、评估。
课题二、三、四、五则针对具体的安全风险进行研究。其中课题二“内河智能交通控制网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北斗智能导航和VTS专用固态雷达技术,通过提升长江水上交通智能化、网络化管理控制水平,降低船舶交通安全风险。课题三“危险货物船舶运输安全控制与应急技术”,应用物联网在线全程监控技术,提高对在运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的掌控能力,提升长江危险品运输事故预警与应急处理能力。课题四“港区储罐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揭示港区储罐与管线安全事故成因机理和规律,实现安全风险快速检测和预测,提高区域性安全风险的预见和应急能力。课题五“复杂航段安全驾驶与应急能力提升技术及应用”通过应用通航和应急仿真技术,提高内河船舶驾驶员船舶操纵模拟培训的仿真度,实现模拟培训效果的即时评估,实现船员和海事监管等人员水上交通事故应急的模拟演习。
目标
成果示范降低三成事故率
“实现长江干线电子巡航覆盖80%以上、事故应急分钟级响应和示范区域重大安全事故率降低30%以上的目标,显著提高长江水运安全风险防控水平,为打造长江黄金水道经济带提供技术保障。”记者在该项目可研报告中看到,项目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十分可观。在社会效益方面,研究成果不仅可以有效提升长江安全防控能力与技术水平,保障长江黄金水道安全通畅,而且还可全面推广应用至“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其他内河流域,对提升我国内河运行安全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该项目中研发的危险货物运输监测、控制、监管等关键技术将显著提高对长江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监控能力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对保障长江水域免受严重的危险化学品污染,实现绿色水运,有重要的环境效益。
在经济效益方面,以该项目研发的“船舶危险货物动态监控船载终端”为例,当前我国国内运输危险货物的通用集装箱量约200万TEU左右,以初期推广在内河有10万TEU计算,每套监测装置售价约为3000元/套,则相关装备的市场规模约为3亿元。由于该装置还可以用于冷藏集装箱、精密仪器等高价值货物运输,保守估计有5万TEU,则装备的市场规模约为1.5亿元。通过建立危险货物监测服务平台,将可为用户提供危险货物状态的信息查询等增值服务,每年约1亿元。同时,系统的生产与营销将带动众多企业参与其中,带动相关的技术产业链,其经济效益较为可观。通过关键技术的示范与运营,还可为长江沿线行业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安全预警、安全监管、安全信息相关服务,为沿线上万家的行业企业每年共节约上百万的安全系统建设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