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网络城市群新增3条高铁出川通道
2016-04-21
提要
■新型网络城市群
特点: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
■《成都市工业空间布局规划》
策略: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实施大智造、推进大融合、实现大集约
■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构建:由32条线路构成、总里程超过19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推进《成都市蓝线规划》编制
任务:保护市域水网骨架,稳定市域水网体系
4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原则同意《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成渝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我市将从总规、工业、交通、生态等多个方面,迅速启动与《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对接。昨天,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介绍。
总规
深化“互联网+”网络城市规划研究
“首先是强化城市规划顶层设计,深化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城市规划研究,统筹生态、生产、生活三大布局,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以有形及无形网络紧密联系,推动网络城市群中各城镇承担区域性功能并‘独立成市’,通过‘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发展路径,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新型网络城市群。”昨天,该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还将进一步优化“一轴双核六走廊”的新型城镇结构。结合天府国际机场和临空经济区的建设,进一步优化我市“一轴双核六走廊”的结构。一轴即成都市城市中轴线,双核即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直管区)构成的都市核心区,六走廊即成青走廊、成灌走廊、成温邛走廊、成龙淮走廊、天新蒲走廊和天府新区-新空港经济区走廊。
同时,利用已经启动的总规修编工作,评估从城市功能与发展战略、城镇体系与城市规模、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与空间管制、中心城区空间布局、历史文化保护、综合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实施机制、强制性内容落实情况等方面,对现行总规进行分项评估,并就规划实施的主要成效进行梳理总结,结合新形势和新要求,对现行总规作适应性评价并提出修编的必要性,以此为基础,提出新一轮总规修编的工作建议。
工业
《成都市工业空间布局规划》出炉
该负责人还表示,我市正在开展大都市区规划研究。“通过大都市区规划,统筹大都市区范围内实现交通、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协作统一发展实现四个同城化。此外,开展大工业规划,为成渝城市群提供发展动力和经济技术支撑。”据介绍,《成都市工业空间布局规划》按照“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实施大智造、推进大融合、实现大集约”的发展策略,确定工业发展方向并打造重大产业集群。该负责人表示,工业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整合,有利于我市加速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市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矗同时,对于广大企业来说,未来的成都将有更多的投资机会和投资选择,有利于企业依托成都这个大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未来将有更多的“成都造”走向全国。对于广大市民来说,产业的发展也将带来更多、更广泛的就业、创业机会和选择,实现个人发展的“成都梦”。
交通
轨道交通网络总里程将超1900公里
在外联交通方面,市规划局规划新增3条高铁出川通道(成达西、成达万利、成资自宜/泸),实现全国主要城市8小时可达、周边省会城市4小时可达、成都平原城市群1小时可达。规划新增1条地铁快线1条地铁普线,构建临空经济区“环+十字”结构的轨道交通骨架,同时通过规划13号线、18号线、19号线和20号线强化与临空经济区的联系。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及“中心城区加速加密成网,天府新区核心成网,两核互动加强,放射骨干形成,全域基本覆盖”的工作要求,市规划局牵头组织完成了我市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本次规划构建了由32条线路构成、总里程超过19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实现了三大转变——从轨道交通服务城市规划区到市域满覆盖的转变;线网结构从单中心线网结构到“双核”相对独立成网的结构转变;从中低水平线网密度到较高水平线网密度的转变。
开展最大规模全市综合交通调查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我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各项决策科学性的要求,市规划局将于今年牵头开展全市综合交通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将是我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覆盖地域最广、投入资源最多、调查内容最全、采用技术最先进的一次综合交通调查。
调查将系统掌握我市交通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并依托全面、真实的交通基础数据建立起完善的交通数据分析研究平台,为编制全市交通发展规划、制定优化交通出行环境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调查范围覆盖成都全域,调查内容包括居民出行调查、流动人口调查等共20余项。其中,核心项目居民出行调查是把握全市交通需求的基础性调查,其对象涵盖全域共计11万户家庭近40万人,调查员将利用手持平板电脑通过入户访问的方式获得市民的交通出行方式、出行时段、出行时耗、出行费用等特征信息。要顺利实施此次综合交通调查,关键依赖于市民的支持和配合,市规划局方面表示,交通调查的信息来自于市民,也必将服务于市民。
生态
首次编写成都市蓝线专项规划
为保护我市核心生态资源,防止城镇无序蔓延,保障市域生态安全,市规划局系统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生态保护规划编制和规划标准制定工作,以为全域生态保护提供坚实的规划支撑。
制定生态保护规划,奠定生态保护规划基椽—2014年,该局编制了《成都市生态保护总体规划(2014-2030)》,首创性地在1:2000的地形图上划定了市域的生态红线,规划“两环两山,两网六片”的生态保护格局,稳定“多中心、组团化、网络化”市域城镇发展格局。制定蓝线规划,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快推进《成都市蓝线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划定全市主要水体保护线,保护市域水网骨架,稳定市域水网体系,为城市发展营造良好的水生态和水环境。“这是我市首次编制针对水系的蓝线专项规划。该规划将使沿河湖水系的空间管理变得更加规范,生态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成都历史上河湖水系很发达,对河湖水系的规划管控很有必要。”该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袁弘实习记者缪梦羽李云良
原标题:构建新型网络城市群新增3条高铁出川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