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灾后重建中的四川交通铁军
2016-04-26 
        (原标题:灾后重建中的四川交通铁军)

        阳春三月,雅安,雨后初霁。

        从雨城区出发往芦山、天全方向行进,国道318全新入镜,宽阔的油路面、白色的标志线,簇新、清亮,一路可见“四川路桥与灾区人民共建美好家园”“建灾后优质工程、树百年路桥丰碑”“攻坚克难、敢于奉献、勇于胜利”等标牌。

        同样崭新的,还有临路而建的多功乡南天新镇。南天饭馆里,村民兼老板孙东军迎来送往,忙得不可开交。灾后重建,孙东军和村民们住进了新房子,开始了新生活,现在又憧憬着好日子:“路通了,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1

        路,系着灾区浴火重生的希望。在国道318线的恢复重建中,400多个难忘的日日夜夜,四川路桥用汗水、用智慧、用真情,点亮了无尽的希望,将“交通铁军”的印记,深深烙印在这片热土上。

        陈风文/图

        系情为了灾区发展

        4月20日一早,项目经理耿立才同往常一样巡察工地。从项目部到标段尾端龙尾峡隧道,28.4公里路程,电话接连不断,都和工程有关。材料调配、协调组织,“每天通话时间都超过3小时,我们认真做好每个细节,随时接受‘检阅’”。

        说起艰辛,这位37岁工龄却有19年的“老路桥人”不住摇头,“重建项目特别是国道改扩建工程需要协调的事项太多了。”但是,汽车疾驰在崭新的318国道上,他又忍不住说起来:“这段加宽了5米,提高了国道的通行能力,路好走多了,也更安全了。”“这段比老线下沉了4米多,我们5天5夜完成了10万余方土石方开挖及回填。”……一路行来,每一处都有难忘的故事,都有自豪的情怀。

        这种情结,早在3年前就已深深相系。

        2013年4月20日,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四川路桥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抢通生命线”的重担,耿立才担任突击队队长。地震发生后两小时,挖掘机、装载机等抢险保通设备就调集出发;当天下午4点,四川路桥作为震后第一支专业抢通保通队伍率先抵达震中芦山;当天晚上,在余震不断,飞石接连滑落的艰险情况下,耿立才带领突击队员冒着生命危险连续奋战30多个小时,打通芦山至灵关的生命通道,为救援提供了交通保障。

        急难险重,难不倒素有“交通铁军”之称的四川路桥人。一年多后,当雅安灾后重建进入关键时候,国道318线雅安A项目原施工单位因故无法履约,在交通恢复重建严重滞后的情况下,省政府、省交通运输厅再次将重任交付于四川路桥,耿立才再次临危受命。

        临行前,省铁投董事长、四川路桥董事长孙云特别叮嘱:“灾后重建,事关灾区发展、群众幸福,一定要不负使命1

        正是秉承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厚谊,传承着新时代的四川路桥精神,国道318项目一班子人,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将“交通铁军”精神融入重建之路中。

        保通5天征服烈羊背

        行进在国道318线雅安段上,来往车辆巨多,重车、大型货车不断线地跑,双向2车道的路面难以超车,若其中一辆速度稍缓,后面就会跟着一长群“尾巴”。“国道318是从雅安市区到芦山、天全、康定的必经之路,每天车流量在2万辆以上。”项目副经理何平说,要在保证国道畅通的前提下,对既有道路进行改扩建,是施工面临的一大难题。而且,时间是最大的敌人。

        抢时间,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2015年3月5日,项目部接到指令后“跑步入潮,7天时间人员、设备全部到位,并完成两个拌和站及驻地建设。施工过程中,多段多点同时作业施工,“白+黑”24小时连轴转,上千名工人奋战在一线,每天浇筑混凝土2000方(相当于平常10倍的量)。因半幅通行半幅施工保通困难,40余名保通人员轮班维护交通,耿立才更是24小时现场指挥、车内办公,项目70%的工程量均是在夜间完成,但却实现日均产值达100万元的建设新速度。

        抢时间,并不是简单的“人海战术”,还有科学的施工组织。国道318线烈羊背段,需从现有路基下挖4-5米,以平缓纵坡、加宽路面,经雅安市政府特许后断道施工,但只有5天时间。“破碎头、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60余台(辆),聚集在3—4米宽的工地上,如何摆?如何挖?”何平回忆,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路基施工组织计划及交通管制方案,并在两侧新征两个弃土场,合理组织挖掘、运输及回填。机械轰鸣声不断、连续奋战夜不休,5天5夜昼夜攻坚,硬是完成了10万余方的土石方开挖及回填,相当于日常一个半月的工程量。

        抢时间,建设中大胆启用新工艺。国道318线因保通只能半幅施工,作业面狭小,若用常规的路面施工方法,全线施工时间将大幅拉长。项目部大胆采用水泥级配碎石底基层、基层两层连铺、一次成型的工艺工法,使用标号更高、凝固时间更短的水泥,在确保质量的同时又有效缩短了养护时间。

        又快,又好。凭着多年的建设经验,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省铁投董事长、四川路桥董事长孙云,路桥集团总经理熊国斌等负责人的多次现场指导下,项目部齐力攻坚,各节点任务势如破竹——“4·20”芦山强烈地震两周年后,青衣江顺河特大桥全幅架通,国道318道路加宽形象初步展现;“7·20”恢复重建两周年,基本完成14公里路面施工,多路段交通压力得以缓解;“9·30”节点,不到20天抢完9公里砼水沟、8公里路面;“12·31”节点,提前完成顺河桥至始阳场镇21公里路面工程,解除交通管制实现通车目标;震后3周年,全线28.4公里路面全面顺利完成。

        参与灾后重建的400余天,就是四川路桥国道318线雅安项目的一部“攻坚史”。因为如此,省国资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冶煤机电工会“优秀班组”、省委宣传部“岗位学雷锋先进集体”……一系列荣誉称号,实至名归。

        四川路桥用奉献与担当,赢得了雅安人民的赞誉,推动着省铁投集团、路桥集团与雅安市政府的深化合作。

        攻坚隧道洞口植铁桩防滑坡“突突突——”飞仙关隧道1号支洞旁,10来米高的斜坡上,一台大型旋挖机发出巨大的响声,将铁臂向地下掘进。裸露的山体中,岩石和泥土混杂。

        “山体太破碎了1耿立才叹气,洞口几乎是边打洞边滑坡。洞内也不轻松。入口处只掘进了200多米,就因内部垮塌而不得不暂停。

        不过,办法是想出来的。几经失败后,建设更改了洞口设计,在旁边的斜坡上“植入”19根桩基,灌入混凝土以固定,让山体不再滑落。洞内掘进则提高等级,每次少量爆破、加固支护、少量掘进,“一般的隧道每天挖3米,我们这里就0.5米。”

        虽然慢,但仍在前进。工地挡板上,“四川路桥:攻坚克难能手,抢险保通先锋”的大字分外显眼。

        国道318线依山而建,部分路段逶迤在高山深壑之间,山体塌方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灾后恢复重建中,为避开飞石滑落等危险地段,新建了飞仙关隧道和龙尾峡隧道,正有序推进建设,“攻坚”成为关键词。

        从既有道路到龙尾峡隧道工地的施工便桥,横跨在90米宽的天全河上,桥上的对联气势磅礴:“铁马金戈排天障、千锤百炼筑隧道”。

        “这是建隧道的真实写照。”耿立才指着隧道前宽阔的施工场地说,这里的场地原本是没有的,开路之初,工人们绕行两公里,循山上小道而来。

        破除了天障,最让他们头痛的是交通难题。整个灾区都在重建,材料紧俏不说,重车、货车多而路又窄,经常堵车,炸药、混凝土等无法及时送到。“工人都轮班,只要材料一到,马上上工。”

        隧道出口处的龙尾峡大桥,墩柱成型,即将架梁,与天全县城无缝衔接。国道318雅安段,将成为一条安全、快捷的大通道。

        重建之路在脚下。而希望,由路而生。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