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打造交通枢纽城市不能仅满足于修路
2016-05-10 
        (原标题:打造交通枢纽城市不能仅满足于修路)

        不久前,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来中山视察时指出,随着深中通道的建设,中山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提升,在全省的交通枢纽位置更加凸显,中山将成为对接珠江东岸的桥头堡。

        4月29日,中山召开的交通建设大会明确:“十三五”期间,中山将打好交通建设攻坚战,建成沟通珠江东西岸、通往粤西乃至大西南的重要战略通道。仅从近期的建设规划来看,“十三五”期间中山将开建8条高速公路、22条干线公路,其中大部分工程都将在2020年前后建成。未来五年,中山公路建设计划投资近600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2.6倍。

        与公路交通齐头并进的,是中山的铁路和轨道交通。根据规划,深茂铁路将成为连接珠江口两岸第二条“深中通道”;更让人们期待的是,“十三五”期间全市还将开建3条城市轨道交通。

        综合各种消息可以预见,未来五年,中山的区位优势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彰显,几乎是珠三角交通红利最大的城市。但笔者认为,无论是高铁还是高速,只是构成交通枢纽型城市的“硬件”;以公交、快速公交为代表的交通“软件”,才是保障出行畅通无阻、提高生活品质的生态系统。

        交通软件,可谓中山交通的“传统短板”。2009年,在全省进行的公交满意度调查中,中山排名全省倒数第五;2010年,在中山市举行的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中,公交服务在十个调查项中再度“敬陪末座”。

        “十二五”期间,中山市委市政府坚持“交通先行先行再先行,公交优先优先再优先”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城市交通规划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力,不遗余力地恶补历史欠账。不可否认,近五年来中山通过发展快速公交、镇区公交,公共交通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与周边城市相比,公交依然是中山软肋所在。

        对于宜居城市的认定,国际上有一个全新的标准:公交出行分担率不得低于50%。截至2015年底,中山的公交出行分担率只有26%。多年来,中山人向来以宜居城市自豪,却不知道在公交出行分担率这一项“硬指标”上,不仅大大落后于国际水平,也逊色于珠三角周边城市。

        有一组数字可供参考:2015年底,深圳的公交出行分担率已达到55%,2020年将超过60%;2015年底,佛山主城区的公交出行分担率已达到40%,珠海则已达到38%;到2020年,珠海的公交出行分担率将超过50%。

        城市交通是系统工程,公共交通的滞后势必产生连锁反应。据相关部门统计,2015年中山全市汽车保有量已突破67万辆,并正在以年均15%的幅度高速增长。以中山现有320万常住人口计算,几乎每家每户都拥了一辆小汽车。私家车的快速上涨,一方面体现出中山经济繁荣、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另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这也是中山公共交通相对落后倒逼所致。

        私家车快速增长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据交通职能部门统计,仅在中山城区,停车位缺口就接近10万个。换言之,城区近一半的车辆无处可停,这直接造成了中山城区的交通拥堵。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城市空间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张,停车位也不可能无限制地开发。随着深中通道等战略性通道的建成,中山将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产业、人口高度繁荣,交通流量也必将高度增长。公交优先优先再优先,在锻造交通硬件的同时,必须被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

        郑平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