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美国“超级高铁”梦更近学者:对中国高铁并无影响
2016-05-21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高晓梅5月17日北京报道】美国“超回路1号”公司近日在内华达州荒漠首次对“超回路技术”中的推进系统进行公开测试,测试结果符合预期。外界普遍认为,这代表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提出的超高速管道运输(简称“超级高铁”)梦想距离实现更进了一步。对此,中国学者分析,“超级高铁”技术距离商业化推广仍有不小的距离,在相当时间内,高铁依然是绿色交通的重要选择。

        新技术距离商业推广还有距离

        对于有人称超高速管道运输的公开测试使得中国高铁技术在未来发展中遇到了更加强劲的对手,西南交通大学磁浮技术与磁浮列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中低速磁浮列车研究团队负责人张昆仑表示,“超级高铁”与中国高铁并非一类系统,两个系统间不会构成竞争与对手的关系。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运输管理工程系主任、教授徐瑞华也指出,就技术层面来讲,两者属于不同层面的技术,将其做比较并不合适,“这一产物的诞生暂时对中国高铁不会有任何影响。”

        徐瑞华还指出,“超级高铁”要实现商业化面临着不少实际问题“超级高铁”,“目前它仅仅是做了一个测试,只证明马斯克提出的管道真空的这种技术的原理是可以实现的。要实现运输功能和载客,还有很长的距离。比如磁悬浮本身的高技术成本、远距离真空管道建设和维护的高昂投入,以及在超高速情况下保障乘客安全性的要求等都需要得到解决。”

        根据马斯克的计算,修建从洛杉矶到旧金山的管道高铁只需要60亿至70亿美元。加州的高铁项目预算为680亿美元。据悉,一项丹麦的研究在调研了近一个世纪全世界250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后发现,90%项目的实际造价都超出预算,平均超出幅度为45%。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韩宝明则认为,要通过磁悬浮技术实现一种新交通运输方式的商业化推广,必须要建立在合理性的经济基础上,“只有通过这项技术运输带来的经济效益足够支付研发和建设成本,这样的交通方式才可能被接受。韩宝明同时补充,一项大型交通工具的普及和推广与一般的商业行为不同,除了商业和资金的支持,政府的立项和民众广泛的接受也非常重要,即使这项新技术已经成熟,距离他广泛推广和使用,仍然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高铁仍然是绿色交通重要选择

        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贾利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全球都面临如何推动区域一体化、气候变化以及交通安全水平低下等问题,在更先进技术成熟并商业推广前,高铁依然是目前最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的绿色交通方式,“因此,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高铁的发展。”

        贾利民指出,在全球范围内,中国轨道交通技术水平高、成本低、服务好、制造设计以及交付服务的体系是最完整的,因此也面临最大的机遇。

        徐瑞华对此表示认可,他称,“超级高铁”的试验,其实给了中国一个巨大的提示,“世界对新交通方式的关注代表人类对于更高效、节能、环保交通方式的巨大需求。在高铁依然是最符合这些要求的运输方式的当下,中国高铁应在已有的基础上,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和优化交通运营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继续培养大量的国际化高铁技术人才,坚持中国高铁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未来中国高铁走向世界仍大有可为。”

        (编辑:张晓白)

        分享到:新浪微博微信QQ好友FacebookGoogle+Twitter更多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