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全面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
2016-07-28
日前,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山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水平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计划自今年开始,用两年半的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服务区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工作,打造“山东高速服务”优质品牌,树立服务区行业典范,最终创建全国一流服务区。
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节点和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直接关系区域经济社会提档升级。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巡视员范正金认为,开展服务区提升工作,不仅可以满足公众出行多元化的实际需求,而且可以进一步促进区域产业布局优化,有效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滞后
近年来,山东省以高速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路网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348公里,96%的县市区通达高速公路,“五纵四横一环八连”高等级公路网基本形成。
在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同时,相配套的服务区建设也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区已达到120对,网点基本健全,布局相对合理,硬件设施、服务能力以及服务水平基本满足了高速公路运营服务的需要。
不过,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相比,山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范正金坦言,部分服务区在重大节假日期间车辆进出难、加油难、旅客如厕难、环境卫生差等问题突出,同时服务区自身建设还存在着经营管理理念落后,站点布局不合理,服务设施陈旧老化,旅游、物流、智能、救援、医疗等配套服务功能薄弱,文明服务水平不高,缺乏管理和服务品牌等一系列亟待改进的问题和不足。
为此,《意见》明确提出,着力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服务规范、安全有序、生态环保”的现代化服务区,实现“三个明显一个更加”:一是设施状况明显改善;二是环境卫生明显改观;三是服务品质明显提高;四是公共秩序更加规范。
提升
“用两年半的时间完成服务区的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力争2016年初见成效,2017年取得阶段性成果,2018年打造出一流硬件设施和一流管理服务。”范正金指出,此次服务区提升工作,除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大幅度改善外,在服务区运营管理方面,将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不断强化机制创新,切实提升山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管理水平。
一是择优引进社会知名品牌,加快培育自主品牌,推进专业化、连锁化经营管理,统筹相邻服务区资源配置,促进资源集约与高效利用。
二是因地制宜开展特色经营,积极探索“物流型”、“旅游型”、“休闲型”服务区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满足公众多样化需求。
三是创新建设经营模式。开放服务区建设运营市场,支持当地政府或社会资本与服务区运营管理单位采取合资、合作等方式,在保证高速公路封闭通行的前提下,依托服务区拓展旅游、物流、休闲农业等方面的延伸服务。
四是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建立健全服务区建设、运营、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标准和规章制度,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实现山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运营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
作为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管理单位,山东高速集团和齐鲁交通发展集团也是紧抓机遇,各显神通。
山东高速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洪斌表示,首先,将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经济实用”的原则,科学确定服务区位置、规模,优化服务区内部设施布置,合理分配各功能区位置和建筑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强化服务功能。
其次,规范运营管理,创建高速优质品牌。参照连锁商业企业的管理模式,对服务区超市、自营餐饮、客房、汽修厂等基本服务功能,实现品牌连锁式经营,创建山东高速自己的服务品牌。
最后,发展“服务区+”商业模式,引领行业新发展。一是以旅游资源和交通优势为依托,着力打造旅游服务区和主题文化服务区;二是招商引资,与知名餐饮、购物、休闲娱乐、地方特产等品牌开展合作,满足多元化服务需求,建设品牌化服务区;三是实施“互联网+”,建立服务区统一监管平台,将各项业务板块与互联网整合,实现智慧化统一管理;四是坚持环保低碳理念,发展光伏发电站、充电桩、LNG加气站等绿色能源产业,建设绿色产业服务区。
据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程技术研究员张西斌透露,此次服务区提升工程,齐鲁交通发展集团估算用两年半时间投资约5.5亿元,突出抓好厕所新建、改建,落实“旅游厕所”标准,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设施以及增设第三卫生间、母婴室和洗澡设施等项目。大力推行“亲情化”、“人性化”服务。下力气把服务区打造成“基本功能+高端服务”的商业综合体,切实满足司乘人员以及社会公众的各种需求,进而带动服务区经济效益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