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广州构建南北向城市快轨 时速200公里左右
2016-09-20 
   《广州市综合交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在昨日的市政府常务会议上获得审议通过,记者独家获悉了该规划的详细内容。未来无论是航空、铁路、高速公路还是地铁、公交、自行车出行等方面,广州市民都能享受到更大便利。

   空港

   到“十三五”期末

   2018年建成白云国际机场第二航站楼

   推进第三航站楼、第四第五跑道、第二国际货站的建设

   开展第二机场规划选址

   白云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将超过8000万人次

   国际航线 150条

   绿色交通

   实现全市90%公交为清洁能源车辆

   规划新增3万辆公共自行车

   公共交通

   高峰期间市域范围依托公共交通到达核心区平均出行时间不超过60分钟

   分期启动建设15条(段)、里程规模413.5公里的地铁新线

   重点构建时速200公里左右的南北向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走廊

   公路

   初步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三环十五线”区域高快速公路网络格局

   广州市高速公路超过1206公里(新增里程约235公里)

   2小时机动车时空圈覆盖珠三角以及清远、 韶关等周边主要城市

   铁路

   广州火车站改造

   将在既站原址上对广州站进行改造

   站场共设10站台20股道(其中城际2台4线, 综合场8台16线)

   将省、市客运站合二为一后迁至广州站枢纽内,形成一个综合枢纽体

   广州铁路枢纽

   年客运量15800万人次 货运量为6500万吨

   打造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1小时城际交通圈

   海港

   广州港年货物吞吐量6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2500万标箱

   加快实施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

   空港:建3高速4轨道串机场交通体系

   目标:到“十三五”期末,通过搭建以广州为起点的“空中丝路”,与国内、东南亚主要城市形成“4小时航空交通圈”,与全球主要城市形成“12小时航空交通圈”;白云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将超过8000万人次(其中国际旅客占总旅客比重25%、国际中转客流比例为15%),国际航线150条,货物吞吐量将达到250万吨;客、货运输量进入全球全十位。

   措施——

   完善机场基础设施。力争 2018年建成白云国际机场第二航站楼,推进第三航站楼、第四第五跑道、第二国际货站的建设,积极推进城际(市)轨道交通、高快速路等引入白云国际机场,有效提升机场集疏运能力,开展第二机场规划选址,强化白云国际机场对中南地区机场群的龙头作用。

   强化机场航线网络。力争把白云国际机场建设成为亚洲核心航空枢纽,进一步做大做强中转航线市场,增加国内中转航线数量,加密重点航线;巩固、新增和培育国际直飞航线市场, 开通国际航线150条,形成以白云机场为核心的“枢纽-干线-支线”机场网络,加强和优化国际-国内中转的衔接性。

   加快3条高速公路(机场第二高速、花莞高速和北三环二期)、4条城市道路(空港大道、广州大道、沙太路和广花一路)、4条轨道交通(穗莞深城际、广佛环线、广清城际和地铁九号线)建设,构建形成高效便捷的地面和地下交通服务体系,串接T1、T2航站楼,形成以白云国际机场为中心,覆盖珠三角地区的陆路交通1小时服务范围。

   此外,实施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加快建设南沙新区城市副中心商务机场和通用航空产业园,规划建设从化、黄埔、增城、番禺等通用机场,完善广州公务机运营保障服务配套设施,构建以广州为枢纽的省内直升机运营网络。

   铁路:在原址上改造广州火车站

   目标:到“十三五”期末,形成“双人字型+三横”(总规模超过 1800公里)的铁路网络格局;巩固广州作为全国四大铁路客运中心地位,成为辐射湖南、广西、贵州等泛珠三角地区的南方铁路主枢纽;广州铁路枢纽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年客运量15800万人次、货运量为6500万吨,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打造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1小时城际交通圈。

   措施——

   理顺广州地区铁路枢纽功能定位。以广河、广湛客运专线引入以及近期线路的建设为契机,从区域一体化和协同发展的角度,按照“客内货外、动内普外、多站布局、多点到发、综合换乘”的思路,统筹规划广州地区铁路枢纽布局,并对既有火车站扩能改造,提升铁路枢纽的承载能力,完善新塘站、广州北站等铁路枢纽的功能定位,实现铁路枢纽与城际轨道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公路的无缝衔接,推动构建由广州站—广州东站联合枢纽、广州南站、广州北站、增城站、佛山西站、新塘站、南沙站组成的广州铁路客运枢纽新格局,以及形成以大田集装箱中心站为核心的空铁联运、海铁联运、陆铁联运的铁路货运枢纽。

   具体关于广州火车站的改造方式上,规划中也透露,将在既站原址上对广州站进行改造,站场规模扩大,站场共设10站台20股道,其中城际2台4线, 综合场8台16线;同时将省、市客运站合二为一后迁至广州站枢纽内,形成一个综合枢纽体。

   此外,还将完善铁路和城际轨道线网布局。(1)筹划广河、广湛客专以及相关联络线等战略通道的规划建设,形成串联东盟及北部湾经济区—珠三角—长三角及海西经济区大通道。积极开展建设湛江—肇庆—广州—河源—梅州客运通道、京九客专支线(赣深客专广州增城联络线)、贵广客专广宁至广州北站联络线、广州东北客运支线(增城至广州北站)等项目的前期工作,打通广州铁路枢纽东西向通道,实现广州与粤东西地区快速交通联系,完善衔接西南地区、北部湾地区、海西经济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战略大通道,强化广州枢纽在国家路网中地位。(2)加快广汕客专、深茂铁路等高快速铁路项目的建设以及广深铁路 III、IV 线、广茂铁路电气化改造(广州境内铁路总长181.4公里,“十三五”期间完成166.8公里),增强广州铁路枢纽往东部、西部沿海方向辐射力,完成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和南沙港铁路项目建设,推进广茂铁路电气化建设、广深铁路改造,发挥广珠铁路功能,打通粤赣皖苏、粤黔滇川、粤桂海铁联运物流通道。(3)加快广清城际(清远-广州北站段)、广佛环线(广州南白云国际机场段)、穗莞深城际(新塘至广州北站段)等7条(段) 城际(总长度203.7 公里)的建设,串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南站等主要节点,强化城际轨道、城市地铁与主要客运枢纽无缝换乘,实现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 1 小时城际交通圈。

   海港:推进南沙国际邮轮码头建设

   目标:到“十三五”期末,完善港口码头和航道设施以及集疏运体系,提升广州港在世界港口前列的战略地位,为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的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实现广州港年货物吞吐量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500 万标箱。

   措施——

   加快实施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珠江口公共锚地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南沙港区四期、南沙港区通用码头、南沙国际邮轮码头等一批重点工程规划建设,推进新沙港区二期工程建设,加快黄埔新港、新沙港区扩能,实施内河港区升级改造,加快老旧港区散货码头搬迁和转型升级,加快江海联运码头以及内陆“无水港”等设施的建设,提高港区集散能力和多式联运能力。

   公路:构建2小时机动车时空圈

   目标:到“十三五”期末,初步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三环十五线”(总规模超过1206公里)区域高快速公路网络格局,构建泛珠三角高速公路网络中心;实现广州至泛珠三角所有省会城市及泛珠三角地区所有地级市均有高速公路直达,2小时机动车时空圈覆盖珠三角以及清远、韶关等周边主要城市,公路运输年客运量超过10亿人次、货运量9亿吨。

   措施——

   加快推进机场第二高速、广中江高速、虎门二桥以及花莞高速等项目建设,开展江中高速东延线等项目前期工作,构建形成“肇花高速-机场高速北延线-北三环二期、花莞高速-花莞高速东延线、广惠高速-凤凰山隧道-华南快速三期-广佛肇高速以及佛清从高速-增从高速”四条大通道,加强粤港澳、穗莞深及广中江等经济圈的互联互通,强化“海陆、陆空”等多式联运,拓展机场和港口的腹地范围,为国际航运枢纽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强化广州中心城市功能,加强与周边城市道路衔接。加快佛清从高速北段、汕湛高速等项目建设,加强与佛山、惠州、东莞、中山、肇庆、清远等周边城市的交通互联互通。实现到“十三五”期末广州市高速公路超过1206公里(新增里程约235公里),“三环十五线”的高速公路网络格局基本形成,构筑以广州为中心,外部辐射华南、连接国内的区域高速公路网络格局,形成2小时机动车时空圈覆盖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清远、韶关等主要地区。

   公共交通:高峰时段60分钟可达核心区

   目标:到“十三五”期末,建成开通地铁里程超过 520 公里、形成“环线+放射线”结构,高峰期间市域范围依托公共交通到达核心区平均出行时间不超过60分钟,常规公交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与小汽车的出行时耗比例不超过 1.5,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出行服务,进一步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措施——

   推进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1)积极开展新一轮地铁线网规划的规划报批工作,分期启动建设15 条(段)、里程规模413.5公里的地铁新线,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全市联通、市中心与外围主要城区快速互达,有效疏解中心城区人口、改善中心城区交通,并与珠三角城际线网形成有效衔接。重点构建时速 200公里左右的南北向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走廊,加快建设空港与南沙枢纽为两端、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及南延线与广佛城际东环线无缝连通的城际快轨通道,以及南沙新区城市副中心直达天河中心和广州南站枢纽的18 号线、22 号线城市快轨通道,引导和整合中心城市功能沿走廊向南部重点开发地区拓展。(2)在新一轮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中,根据客流需求科学合理选择编组、车型,并预留发展空间,并适度增加轨道交通出入口数量,加强地铁站点出入口与住宅小区、商业设施及过街通道的联系,实现地铁与周边建筑一体化。(3)加快完成海珠线、琶洲创新区加密线、荔湾广钢新城、海珠线等新型有轨电车项目。

   在黄埔、增城、从化、番禺、白云、花都等区的重点功能区适当超前规划新建新型有轨电车线网。

   绿色交通:探索自行车专用快速通道

   目标:鼓励自行车和步行方式,推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的使用。逐步加大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力度,到“十三五”期末,实现全市90%公交为清洁能源车辆;至 2020年,当年新增和更换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比重为90%(其中纯电动公交车占新能源公交车比例的70%);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量65%、绿色交通分担率为75%。

   措施——

   完善自行车道网络,对于新建、改建的城市道路应同步规划、建设自行车道,完善自行车道网络,构筑安全、连续、舒适的自行车网络,并积极探索自行车专用快速通道的可行性。

   增加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规划新增3万辆公共自行车,形成与地铁、公交、水上巴士等衔接一体化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解决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

   完善慢行交通指引系统,在步行街区、购物区、CBD、旅游区及交通枢纽点等行人流量较大的区域系统地规划和布局人行道、自行车道交通指引,确保行人、骑车者快速到达目的地。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