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我国公路桥梁进入“建养并举”新时代
2016-09-29 
        (原标题:我国公路桥梁进入“建养并举”新时代)

        原标题:10万危桥引关注我国公路桥梁进入“建养并举”新时代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新媒体专电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齐中熙、齐健

        目前,我国公路桥梁总数接近80万座,其中大桥、特大桥将近9万座,桥梁数目和规模均居世界之首。与此同时,我国公路路网中步入维修期的在役桥梁日渐增多,有超过10万座桥梁为危桥。

        我国桥梁工程技术发展,正面临“以建为主”向“建养并举”转型。如何让桥梁健健康康地“出生”、少灾少病地“成长”,直至“高寿”?

        垮塌事故时有发生10万危桥引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公路桥梁迎来大建设大发展时期,大桥、特大桥快速增加。与此同时,桥梁垮塌事故也时有发生。

        现代大桥结构宏伟、跨江越海、荷载巨大,如果因质量问题出现垮塌,其结果可想而知。

        相关统计显示,自2007年至2012年间,国内有37座桥梁垮塌,平均每年超过6座“夺命桥”,导致180多人丧生。这些垮塌桥梁中,近六成为1994年之后所建,桥龄还不到20年。

        与此同时,经过30多年公路大发展,步入维修期的桥梁数量日益增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公路路网中在役桥梁约40%服役超过20年,技术等级为三、四类的带病桥梁达30%,超过10万座桥梁为危桥,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就大桥、特大桥而言,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此前曾指出,从近年来建成通车的桥梁看,造价越来越高,有人工、材料上涨因素,也有桥型选择追求“长、大、高、特”等因素。反观桥梁使用寿命,很多桥梁质量没有与工程造价的增长成正比,有些桥梁建成没多久就出现大修、有些通车几年就重新进行桥面铺装。

        对中小桥梁来说,业内人士指出,在庞大道路交通体系中承担重任的中小桥梁,面临材料劣化、地基沉降等渐变型风险和车船撞击、车辆超载、地质灾害等突发型风险,使得桥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桥歪歪”劣质工程与“重建轻养”弯路

        针对“桥歪歪”等劣质工程的出现,一些专家表示,我国桥梁建造存在“抄近路”现象,即有的桥梁不严格按照要求建造。本应该是百年大计的大桥,因为“抄近路”只数年时间就暴露出严重的质量问题,导致桥梁垮塌或快速老化,需要整修或拆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量大幅增长,行车密度及车辆载重越来越大,如何保障桥梁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功能,已成为目前桥梁工程界的巨大挑战。

        武汉二航路桥特种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王蔚撰文指出,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桥梁存在一定的先天不足和后天的不堪重负,使用状况不容乐观,加上桥梁型式复杂多样,未来桥梁养护管理任务十分艰巨。

        “在国内桥梁建设过程中,我们曾走了重建轻养的弯路。”王蔚说。

        建管并重,让桥梁更“高寿”

        对于桥梁建设,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指出,质量安全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大桥建设,受到施工工艺复杂、深水、高空等条件约束,容易引发质量安全生产事故。桥梁方案选择上,要把质量安全当作首要因素考虑,决不能刻意追求“新、奇、特”桥型结构,以防止出现质量安全隐患。与此同时,改进桥梁养护技术,全面提升桥梁服役性能。

        这位负责人表示,桥梁工程技术发展面临以建设为主向建养并重转型,需要我们在桥梁养护理念、方式、设备与材料、养护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与改进。我国公路桥梁发展,要坚持“创新引领,建养并重”。

        王蔚表示,桥梁全寿命周期中,建设期仅仅占桥梁寿命不足10%,其他均属养护期。桥梁的长期正常使用,不仅取决于建造质量,更依赖于后期的管养水平。

        “在桥梁建设过程中,我们曾走了重建轻养的弯路。建养并重、管养分离,是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特点。”王蔚说。

        英国桥梁专家巴里·科尔福德认为,从世界范围来看,桥梁界对大跨度桥梁的维护关注度还不够。桥梁的维修养护问题,必须在桥梁设计建造之初就要高度重视。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桥梁行业发展得实在太快了。以后中国新的桥梁需求可能会相对减少,但老桥却需要维修,这个问题便显得越来越重要。”科尔福德说。

        随着桥梁跨度日益增大,总长1000米或单跨150米以上的大型桥梁的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由于结构复杂、检测困难、数据量巨大等因素,长期以来,工程人员想要了解大型桥梁的安全状况,只能限时检测大桥的部分部件和一些特定环境,很难及时有效地掌握桥梁的整体状况。

        如遇突发的外力影响,大桥会不会“生脖?“生脖后从哪里下手治疗?

        由中交公规院研发的西堠门大桥、金塘大桥结构安全监测综合管理系统,是国内首个将结构监测、巡检、养护和管理技术进行同平台研究应用的系统。在项目设计阶段,公规院将监测养护系统融入设计方案,指导施工作业,2009年12月随大桥建成通车同步投入运行。

        专家认为,设计、施工、养护管理,是桥梁生命中的三个重要环节,建设百年桥梁,靠建更靠养。因此,桥梁在设计之初就应“谋长远”,充分考虑后期的养护需求。

        “按照规范的要求,桥梁每1-3年要进行一次定期检查。每个月要进行一次经常检查。在桥梁遭遇地震、台风等特殊灾害时,还要进行特殊检查。”中交公规院董事长兼总经理裴岷山说。

        近日,中铁大桥局建设的“桥梁医院”--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将重点研究如何让桥梁更“高寿”。

        “以我们的远程监测系统为例,一座主跨460米的桥梁,全线会敷设300多个监测点,几乎密布全桥。桥面哪个部位有超载、超速车辆,该系统都可以精确地感应出来,并在远端的监控屏上以警示标识显示。出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精准发现,并利用云计算手段开出养护修理药方。”中铁大桥局桥梁科学和研究副总经理、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钟继卫说。

        中铁大桥(南京)桥隧诊治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华认为,保障桥梁安全,必须深入开展桥梁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强化桥梁的养护管理责任,做到及时消除桥梁的病险病害;加大治理超限超载的力度;严格在建桥梁的安保工程、监督管理。

        (原标题:我国公路桥梁进入“建养并举”新时代)

        本文来源:新华社新媒体专线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