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长株潭城际铁路项目施工纪实:潇湘大地巨龙腾飞
2016-10-27 
        (原标题:长株潭城际铁路项目施工纪实:潇湘大地巨龙腾飞)

        长株潭城际铁路时代特大桥。

        长株潭城际铁路湘潭湘江特大桥转体施工。

        长株潭城际铁路云龙梁场箱梁浇筑。

        红网长沙10月26日讯(通讯员王子文)经过长达六年的辛勤建设,备受湖南长沙、株洲、湘潭三地人民关注的长株潭城际铁路终于正式开始联调联试。潇湘大地上,一条将推动经济社会深刻变化的钢铁巨龙正蓄势腾飞,三地2000万人民期盼多年的“城铁梦”在年底将变成现实。在“城铁梦”即将实现的背后,有一支深深扎根于湖南本土六十余载,在长株潭城际铁路工地上奋战数千个日夜的铁军——中铁二十五局三公司长株潭城际铁路项目建设者。六年来,他们用汗水和智慧撑起了家乡人民的“城铁梦”。

        背水一战,湘潭湘江特大桥6个水中墩赶在汛期前“出水”

        2010年10月,中铁二十五局集团三公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该公司和集团兄弟单位共同参建的长株潭城际铁路综合Ⅲ标正式动工。该城际铁路地处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中心地带,线路正线全长95.51公里,共设车站21个,线路等级为双线电气化客运专线,速度目标值为时速200公里。由该公司负责施工的长株潭城际铁路Ⅲ标站前线下工程全长40.9公里,桥隧比达到81.52%,特别是长达13.4公里的长株潭城际铁路第一特大桥——湘潭湘江特大桥,因湘江季节性因素对大桥深水基础施工制约大,大桥跨湘江段成为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施工难度特别大,将极度考验施工单位在复杂地质及水文条件下的作业能力。

        进场后不久,第一个十万火急的任务很快摆在项目部面前:湘江水位季节性变化大,水中墩施工就是与时间赛跑,河西6个墩的深水围堰施工,必须赶在湘江汛期来临之前“出水”,如果不能完成,整个大桥的工期就不得不延后一年,工期延长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项目部以决战决胜的勇气迎难而上,全力加快工程建设速度。施工中,项目部狠抓动态过程控制,将工作计划细化到每一天,落实到每一名参战队员,以日保周、周保旬、旬保月,严防死守,确保工期兑现。6个深水墩共有68根桩,为确保墩身在汛期前浮出水面,工地4台旋挖钻同时开钻,测量、试验、自检、复检等技术控制同步进展,24小时不间断施工,全体作业人员全部三班倒。

        2011年4月底,湘江水势渐大,但是,在全体作业人员的艰辛努力下,湘潭湘江特大桥的6个水中墩比江水上涨的更快,汛期来临前,6个水中墩犹如6朵出水芙蓉,屹立在江面上,避免了2000万的经济损失,得到了业主湖南城际公司的高度好评。

        重点突破,重达1.1万吨的“双翼”高空完美转身

        进场之初,项目建设者们就清醒地认识到,该工程复杂性、困难程度空前,项目点多线长,控制性工程多,工程多处于城乡结合部、居民聚集区、交通枢纽和主干道上,征地拆迁困难大,施工环境复杂……面对困难,项目部想方设法攻坚克难,极力推进工程进展。作为二十五局集团重点项目,集团公司领导更是高度重视该项目工作,多次予以指导和帮扶。2013年10月,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建国亲临项目摸底把脉、鼓劲打气,高屋建瓴对项目整体推进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他明确指出,项目部将强化管理、突破重点、抓住关键,作为解决矛盾的突破口。只有抓住重点难点,才能盘活施工全局。集团公司总经理苏建斌多次深入到项目指导工作,帮助项目理顺管理体系,理清管理思路,解决实际困难。

        2015年7月,项目面临最关键节点:长株潭城铁第一特大桥——湘潭湘江特大桥上跨湘潭火车东站客场,桥梁跨过包含沪昆铁路上下行、湘钢铁路专用线在内的5股道,主跨125米连续梁采用挂篮施工,该连续梁是我国跨越铁路股道数最多的转体连续梁。因施工对铁路运输影响太大,公司与项目部技术团队经过反复论证研究,选择了自平衡平面转体施工技术。该技术减少了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对铁路行车安全的影响,可以先在铁路一侧浇筑梁体,然后通过转体使主梁就位,再调整梁体线形,封固球铰转动体系的上、下盘,最后浇筑合拢段,使全桥贯通,难点是转体对接精度要求比较高,转体梁中线误差必须小于1厘米,施工中稍有偏差就功亏一篑,是极具高度挑战性的施工工法。

        “转体启动17月9日下午14时,在前期试转取得成功后,随着现场指挥一声令下,大桥开始正式转体,在桥梁承台中部巨型转盘的旋转带动下,长株潭城际铁路湘潭特大桥两段悬臂长度为61.5m,宽12.2m,重达1.1万吨的双翼,在高空逆时针分别转体36度和26度,实现完美转身,全体建设者一个月的艰辛付出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湘潭湘江特大桥成功转体极大地鼓舞了项目全体员工的士气,全体员工一鼓作气,项目施工一路突飞猛进。2016年6月21日,项目发挥公司既有线施工“王牌军”的优势,再次突破关键节点:长株潭城际铁路控制性工程,同时也是全线高风险工点的株洲火车站站场改造施工。在克服列车运行密度大、运输给点困难、协调工作量大、站场设备错综复杂、施工时间长等困难后,顺利完成全部封锁施工,这为该项目最终胜利垫下了最后一块基石。

        创新驱动,多项施工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项目发展上台阶,不能光靠要素投入、资源投入来拉动,也要把着力点放在技术创新上。”年轻的项目团队不仅仅拘泥于埋头苦干,更会抬头巧干,施工中,始终保持着蓬勃的创新意识,将技术创新贯穿于施工生产的全过程,有力地推动了工程建设。

        湘潭特大桥跨湘江段296至298号墩位于湘江主航道,为减小对通航的影响和排洪、泄洪的压力,设计采用双壁钢围堰进行桥梁基础的施工。但实际施工中项目部发现,双壁钢围堰堰体为全钢结构,单堰体重量可达到250多吨,堰体固定难度大;双壁钢封底混凝土极易被冲刷,双壁钢围堰体嵌入岩石难度大,且采用船舶拖拉定位对湘江通航影响较大。针对此情况,项目部立即组织技术力量展开攻关,攻关小组通过对以往类似工程进行反复研究,结合本工程实际特点,提出并应用了“锚固桩精确定位”“环形封底”及“钢护筒桩固定”等技术措施,使双壁钢围堰在石质河床急流深水地段得到成功应用,大大减少围堰体底部石质开挖深度、封底混凝土面积及双壁钢围堰高度,有效减少了石方开挖、混凝土浇筑及钢材使用量,节约了材料消耗,降低了施工成本。且此技术大大减小了施工对航道的影响,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效果也十分明显。2014年10月,该成果《石质河床急流深水地段双壁钢围堰施工工法》通过中国铁建工法关键技术成果评审,其关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部贺家冲隧道全长1125米,以V级软弱围岩为主,是全线代表性山岭隧道。进场施工后,隧道施工超欠挖严重、炮眼痕迹保存率低、进度缓慢。针对此情况,项目部立即组织技术力量,制定出可行性的对策措施,最终取得了突破性成效。推广应用后,隧道钻爆开挖效果显著提高,开挖轮廓壁面平顺、炮眼保存率达96%,施工成本每循环节省约1222元,全隧道节省约500万元。同时,施工进度更是有较大提高,由之前1-1.5m/天提高到3-4m/天,一个月可成洞100米,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展,取得了良好效果。其成果《减少隧道超欠挖提高钻爆施工质量》经评选,还获得了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

        六年来,在内外结合下,项目部各项创新成果层出不穷,获得了省部级及以上创新成果10余项,多项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依托项目施工,项目部自行设计的“一种可打捞的带钻杆钻头的打捞器”更是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取得实用新型国家专利证书。

        一路沐雨栉风,一路披荆斩棘,辛勤的汗水洒在追求的沃土里,孕育出了累累硕果,六年的实干成就了建设者们精彩的人生。这些勇敢的建设者的脚步不会停下,等待他们的将是下一个依然充满挑战和征服,交织着汗水和荣耀的新的征程,他们将再次用汗水和智慧抒写新的辉煌。

        (原标题:长株潭城际铁路项目施工纪实:潇湘大地巨龙腾飞)

        本文来源:红网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