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施工监理 > 正文
洪屋涡大桥桩基础施工克服潮汐影响的技术
2017-03-20 
   1 概述

   洪屋涡大桥地处沿海地区,上跨洪屋涡水道,主桥部分位于R=1500m的圆曲线上,部分边跨位于R=1100m的缓和曲线上,引桥位于R=1100m的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上,主桥(106+182+106)为连续刚构,引桥上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梁;下部结构主墩采用薄壁墩,引桥采用双柱式桥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高速公路标准,双向八车道,桥宽2×19.85米,通航河道施工。

   本桥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区,地形平坦,主要经过洪屋涡水道及蕉园。桥址上覆第四系人工填筑土、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淤泥、淤泥质土、沙层)、第四系下更新统河流冲洪积相沉积层(粉质粘土、沙层),第四系残积层(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下第三系泥岩、泥灰岩。不良地质为液化土<2-5>粉细砂。液化砂土层<2-5>层分部于大里程一侧,厚4~5m,埋深一般约为3~7m。特殊岩土为软土(<2-2>),<2-2>层埋深一般约为0~10m,厚度5~17m,对桩周摩阻力有较大影响。桥区覆盖层一般厚18~25m;厚薄不均,全风化基岩层缺失,强风化基岩4~8m,弱风化基岩埋深24~27m;基岩风化层遇水易软化,基底为缓倾斜岩层,基底稳定。

   桥址区域基本上一年四季都会发生较大的风速,受珠江潮汐的影响,每天有3~4m的波动。潮汐属于不正规半日混合潮,涨潮和落潮历时不等,平均潮差为2.5m。其水上灌注桩施工质量除受地质因素影响外,还受风速、水流、潮汐的影响,而潮汐对施工的影响尤其严重。其潮汐变化高差给水上桩基施工带来极大的破坏力,如果采取处理措施不适当,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锚绳断裂、钢护筒冲歪、钻孔漏浆塌孔等事故,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保证洪屋涡大桥灌注桩施工质量,现就如何处理潮汐给施工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与讨论,并提出其解决方法。

   2 潮汐对施工准备的影响

   洪屋涡大桥水上灌注桩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水上施工平台的安装、定位、插打钢护筒。其中潮汐对施工平台、钢护筒影响较大,因此,施工准备过程中对施工平台的平稳控制和插打钢护筒要求较严。

   2.1 水上施工平台的平稳控制

   水上施工平台一般由浮箱、拼装船与固定、活动梁联结而成,当潮汐变化大、流速超过2m/s时,水上施工平台的横向平衡措施已不能满足稳定要求,自备的锚重量不够,必须增加大锚,防止走锚,并且在施工平台的竖向(流水方向)增加锚重以防潮汐影响施工平台的平衡和稳定。

   2.2 钢护筒的插打

   插打钢护筒时,应控制好护筒埋设的顶端和底端深度。控制护筒顶端高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孔内水位,形成水头(孔内与潮水位之差),保持孔壁稳定。护筒的顶端应高出涨潮时的最高水位1.5~2.0m以上,并采取稳定护筒水头的措施。防止水头波动过大,影响孔壁完整;控制护筒底端埋设深度主要是防止护筒内水位较高时,护筒脚出现冒水,同时防止在松软的土层中塌孔,减少潮汐变化带来的影响。就孔壁稳定性而言,当孔壁土受到土压力和水压力同时作业时,由于地层的环箍效应,减小了把孔壁土推向钻孔中心的径向压力,而环箍效应作用由地层土的抗剪强度所决定,在松软地层中,地层的环箍效应作用小,所以其他层的孔壁土受到径向压力就大,再加上受潮汐变化的影响,其孔壁的支护应力变化大,钻进过程中很易造成塌孔埋钻事故。因此,当地层为软土、淤泥、砂土等岩土层时,应尽可能使护筒底穿越其土层至少大于3m,以减少潮汐的影响。对有冲刷影响的河床,护筒底端应埋入局部冲刷线以下不少于1.0~1.5m。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测量河床的冲刷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在护筒外侧抛填片石,增强护筒抗潮汐能力。

   3 潮汐对成孔工艺的影响

   灌注桩水上施工,潮汐对成孔过程影响最为突出。当潮汐到来时,会造成钻孔的反向渗漏,当潮汐退后,钻孔内泥浆面下降,漏失量增大,很易造成塌孔并埋钻。为避免这种事故发生,施工过程中主要通过选择成孔工艺,控制水头高度和泥浆指标这三个因素来采取措施。

   3.1 选择恰当的成孔工艺

   灌注桩施工中,成孔工艺比较普遍的有两种:正循环与反循环。反循环与传统的正循环施工相比较,具有钻进速度快、排渣效果好、清孔效果好等优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潮汐的变化情况,合理变换成孔方法,可以有效消除潮汐给钻进带来的影响,并保证工期。当潮汐到来时,水面水位升高,造成钻孔的反向渗漏,如果在此时使用反循坏钻进,将会进一步加剧钻孔反向渗漏,影响钻进。因此,在潮汐高潮时应采用正循环钻进,以减轻反向渗漏的程度。而在退潮时,水面水位下降,会造成钻孔的正向渗漏,此时应采用反循环钻进,以减轻正向渗漏的程度。对潮汐稳定期(平潮时),宜采用反循环钻进,可有效提高钻进效率,缩短成孔时间。

   3.2 稳定护筒水头差

   钻进过程中,根据进尺深度、地层情况、水面水位变化情况有效地控制泥浆的液面高度。当潮汐变化时,一般将泥浆面保持高于水面的一定高度上(一般1.0~1.5m),稳定护筒水头,维持孔壁的稳定性成施工关键性环节。如地层存在砂夹卵石等透水层时,应将护筒水头适当降低。因为此时如提高水头,虽然对不透水层有利,但对于透水地层的孔壁,将会产生比支护应力大得多的渗漏压力,水头越高,渗漏压力越大,漏浆量就越大。孔壁稳定性越差,较易造成塌孔事故,因此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控制泥浆液面。

   3.3 调整泥浆指标

   泥浆指标主要关注泥浆比重和胶体率,其中胶体率尤其重要,通过泥浆指标的调整,可以有效减轻潮汐对孔壁稳定性的影响。钻进过程中,正确掌握好潮汐到达的时间和潮高,潮汐到达时,及时提钻、停钻,根据潮高变化情况及时向孔内补浆,适当加大泥浆的密度和粘度可有效地防止塌孔,同时保持一定的水头高度,并注意观察孔内泥浆面,随时检测泥浆指标,进行调整。潮汐退时,如浆液漏失严重,可通过向漏水层投适量泥球进行堵漏的补救措施。

   4 潮汐对砼灌注的影响

   4.1 砼浇注的准备

   水下砼浇注准备工作要充足,电力系统,机械系统要认真检查,确保其正常。应备有后备灌注砼设施,以防不测事故发生时,能连续灌注作业,以免遭受到潮汐的影响而造成断桩事故的发生。

   4.2 砼浇注

   水下砼灌注应选择潮汐的间歇期进行,在砼灌注的过程,如因意外事故发生导致灌注时间过长,遇上涨潮时,就要被迫中断灌注,极易造成断桩事故。因此,除选择在潮汐的间歇期进行水下砼灌注施工外,还应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尽可能提高灌注砼效率,缩短灌注时间。

   5 结语

   洪屋涡大桥水上灌注桩施工完后,经检测全部为Ⅰ类桩,表明以下施工方法是成功的:

   5.1稳固水上施工平台,适当的钢护筒顶端高度和底端埋设深度是施工的关键环节。

   5.2 适当采用反循环施工工艺可以提高钻进效率,并缩短成孔时间。

   5.3 根据潮汐变化,合理选择正、反循环成孔方法,可以有效减轻和消除潮汐给钻进带来的严重影响。

   5.4 采取适当处理措施,可以克服潮汐给灌注桩水上施工带来的影响,保证成桩质量并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 00[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 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 桥涵[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吴智慧(1977―),女,路桥工程师,主要从事施工技术工作。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