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探寻中国首条沙漠铁路的“生存法则”
2017-06-18 
        (原标题:探寻中国首条沙漠铁路的“生存法则”)

        从空中俯瞰防护带,500米宽的防护带将铁路紧紧包裹。

        新华社银川6月17日电(记者张亮)1958年建成的包兰铁路因穿越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而被称为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在第23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记者实地走访守护沙漠铁路数十年的兰州铁路局中卫固沙林场,探寻中国首条沙漠铁路的“生存法则”。

        有了防护体系的保护,火车在包兰铁路上运行无阻。包兰铁路是连接中国西北和华北的重要干线,其中在宁夏中卫市要穿越腾格里沙漠55公里。早在上世纪20年代,民国政府就对包头到兰州的铁路线路进行过多次实地勘探,并计划修建包兰铁路,然而因为技术条件和地理环境的限制,计划一直没有实施。新中国成立后,包兰铁路被纳入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规划,1958年8月1日,包兰铁路正式建成通车。

        包兰铁路建设之初,也曾受到风沙侵蚀(资料照片)。

        “包兰铁路建成通车时,参与铁路设计的苏联专家预言,最多30年它就会被沙漠淹没。”年逾七旬的张克智老人说,他在中卫固沙林场工作了将近40年。24岁时,张克智被分配到兰州铁路局宁夏中卫固沙林场工作,和一批来自中国科学院的专家以及当地群众一起,研究如何阻止流沙危害铁路。

        国外专家的预言依据非常简单,包兰铁路迎水桥至甘塘段穿越腾格里沙漠东南部边缘,周围沙丘裸露,植被覆盖率不足5%,干沙层厚达10厘米至15厘米。“那时候中卫沙害特别严重,早晨起来会发现被子上盖着一层沙子,铁轨也经常被沙子掩埋导致行车中断。”张克智说。

        为了保护铁路,固沙林场的职工和中科院的科学家们尝试了多种固沙治沙方式,都以失败告终。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中,治沙人最终根据“寸草遮丈风”的民间谚语,发明了麦草压沙法,并不断完善,最终创造了治沙魔方——麦草方格。在沙丘上扎设1米乘1米的草方格沙障,有效阻挡了沙丘流动。

        固沙林场的职工和中科院的科学家们创造了治沙魔方——麦草方格。

        在此基础上,包兰铁路两侧形成由固沙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树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组成的“五带一体”防风固沙体系。随着防护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沙漠入侵铁路轨道的现象越来越少见。自从1991年以后,这样的现象就再也没有发生过。如今包兰铁路每天运行客运列车11对、货运列车36对,是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

        因为治理沙漠有方,中卫固沙林场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环境保护500佳单位”称号。此后,国内外专家慕名而来感受治沙奇迹。

        有人将麦草方格称为“治沙魔方”。其实,它更是荒漠化治理的“中国经验”,也是保证包兰铁路60年安然无恙的法宝。如今,这种治沙模式被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共享。

        (原标题:探寻中国首条沙漠铁路的“生存法则”)

        本文来源:新华社新媒体专线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