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泉州桥隧管养“智慧”转型
2018-05-23 
        

        “老队伍”有了新定位

        20世纪50年代,南安芙蓉桥建设集结了泉州全市公路系统大半数量的技术能人。工程竣工后,依托芙蓉桥施工技术主力,桥隧中心的前身——泉州市公路局工程处成立。

        随着公路交通从“大规模建设为主”向“建管养并重”转变,普通公路建设项目日趋减少,管养项目增多,泉州市公路局工程处承建市场日渐萎缩,持续发展面临的矛盾日益突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泉州桥梁隧道进入建设高潮,由于多实行属地分散管理,养护规模受限,管养职责不明确,存在一定的隐患。

        2011年,福建省公路管理局推行桥梁隧道专业化管养试点。泉州市公路局率先响应,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利用工程处这支“老队伍”长期沉淀的技术优势,专养桥梁隧道。2013年,经过职能调整和人员分流安置,工程处正式更名为“桥梁隧道管理中心”,改变了以往公路桥梁的粗放管理模式,将桥隧养护管理从一般性养护工作中剥离出来,工作更趋细化。

        “数据+”提高信息采集时效性

        通过专业管养经验的积累以及对新技术、新理念的探索,泉州市桥梁隧道管理中心以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发展为契机,不断更新管护理念,让“数据+”发挥更大作用。

        2017年8月,在泉州市通港西街路面“白改黑”施工现场,市桥隧中心技术人员利用“数据+质量管控”,让公路在建工程的质量抽检事半功倍。技术人员待现场取芯的检测结果出炉后,将关键数据录入数据上传系统,反馈到后台终端主机;市局、分局及项目部等管理人员只要“一机在手”,就能第一时间动态掌握压实度、平整度等抽检数据。新技术的应用使数据采集时效性、真实性显著提高,为质量监督、管控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数据支撑。

        “数据+传统养护”,更频见于泉州公路桥梁养护工程。2017年,泉州市永春县内格大桥安装了桥梁健康监测系统,24小时不间断对桥梁裂缝、拱圈的应变情况进行采集、上传、数据初步分析,并连接电脑、手机终端自动生成报告。

        如今,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和多功能道路综合检测车在安溪、德化、晋江、石狮等地的应用普及,使病害位置、病害尺寸、病害类型等原始数据无所遁形;未来,此类智能监测系统将在全市桥梁、隧道、边坡推广运用。

        定量化精细养护

        在泉州市公路局局长郭根才看来,不论是“数据+质量管控”,还是“数据+传统养护”,都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基于数据的专业管养才是公路人孜孜以求的目标。如何由“数字桥隧”向“智慧桥隧”发展,泉州公路人勾画了新蓝图。

        未来,泉州桥隧中心将通过核对基础技术数据,采集基本信息以及病害数据、影像资料等,逐步完善桥隧技术档案;继续加大桥隧改造提升力度,发挥桥隧中心集中作用、规模效应,实现缺陷段的定量化精细检查及精细化养护,提高桥隧预防性养护水平。推进路况巡查智能化,根据系统收集到的图像,对公路主要路况进行分析对比,作为检查评比和下达小修养护计划的参考依据;充分利用道路综合检测车进行基础数据库的采集,作为各地上报养路计划的依据。

        桥隧中心还力争全面互联、深度整合,实现对数据的实时获娶实时分析、实时决策等。当问题出现后,可直接汇到市公路局应急指挥中心进行处理,无需层层汇报,高效快速。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创新,理念的更迭,给公路事业发展带来的进阶东风风头仍盛,泉州公路将不断探索革新、寻求自我突破。”郭根才说。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