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了解一下?
2018-06-21 来源:中国公路网
“未来,智能网联汽车才是我国抢占汽车产业制高点,促进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重要突破口,是关联众多重点领域协同创新、构建新型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载体” 20日上午,北京国家会议,在2018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智慧交通分论坛上,长安大学副校长、教授赵祥模表示。
智能网联汽车不是车,它是一个以智能车与车辆联网技术为基础,以交通核心参与者(人、车、路)作为网络节点,通过多源交通信息感知与融合技术,借助泛在网络的通信交互和普适计算能力,提供本地和远程综合信息服务的一个复杂网络。实现车与车、车与人、车与一切相关环境互联互通——泛在连接。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已开展了以解决道路信息感知、驾驶安全、车车通信、车路通信及远程信息服务问题为代表的一系列车联网研究项目,部分成果已开始部署。美国侧重立法、研发;欧洲注重网联化,自动化;日本侧重车路协同和智能驾驶。
我国政府积极推动智能车制造与智能汽车网联化,促进跨行业融合和合作,2011年11月,清华大学在863项目支持下围绕车路协同关键技术开展了系统研究。 2012年12月,长安大学完成现有汽车试验场的电子化和智能化改造,并承担物联网重大专项。 信部2015年7月公布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到2020年达到1万辆车的示范规模。工信部+重庆市共建,2016年11月正式开园,获得国家“工业强基”项目资金支持。工信部+浙江省共建,主要参与单位:华为、阿里、上汽、浙江移动、华信设计院。工信部+北京市+河北省共建,以未来车联网相关产品技术创新发展为研究方向,分三阶段实施。长春、武汉、广州、深圳、长沙等地也将陆续建设类似的示范基地。
目前,长安大学拥有国内高校唯一的大型智能车路协同试验场,试验场全范围无盲区高精度定位;建成了完整的车辆智能网联异构网络,4G-LTE/Wi-Fi/VANET异构网络;开展了基于长/短程通信的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技术研究;开展了面向智能交通的高精度定位技术研究;研制了室内无人车测试平台;开发了面向网联车辆的集成一体化智能车载终端;开展了交通大数据及其支持下的情景自适应信息服务研究;与清华大学合作建立了“车联网”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建立了国内首个“车联网与智能汽车测试技术”创新联盟。
最后,赵祥模表示,无人驾驶只是在有限的环境、结构化的道路上使用。智能汽车只有经过严密的测试,才能进入商用,以后要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还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