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国能蒋大龙:智能电力公路项目将向全国铺设推广
2018-06-22 来源:网易汽车
   

   6月20日,“智能电力公路‘三网融合’平台暨上海国能新能源汽车基地启动仪式”在上海市松江区G60科创走廊举行。国能汽车董事长蒋大龙、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NEVS)副董事长&CEO Stefan Tilk、瑞典智能电力公路公司董事长Gunnar Asplund接受了网易汽车的采访。

   蒋大龙表示,新能源电动汽车是趋势,但单纯的依靠电池进行能量转换和汽车驱动一定不是最终的方向,智能电力公路项目将帮助减少大量成本。据悉,在瑞典能源部和运输部的支持下,智能电力公路系统已在瑞典部分开放式道路上完成2公里铺设和项目测试。Stefan表示,未来瑞典将全力支持中国市场的人才培养,持续为国能提供先进技术。

   蒋大龙:新能源的发展要找到新路

   网易汽车:国能汽车提出的三网融合描绘了一个很好的前景,能否具体讲一下和这个项目相关的内容?

   蒋大龙: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政策已经有了退出机制和退坡机制,未来企业与行业的发展如果单纯依靠补贴是不现实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一定要找到一条新的技术路径。这些年我们一直在研究,不能走别人都在走的路,一定要找一条新路。

   其实这条新路我已经关注二十多年了。Gunnar Asplund教授在瑞典一直从事电力公路技术的研究。我曾问他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向?他说新能源汽车是趋势,但是单纯的依靠电池进行能量转换和汽车驱动一定不是最终的方向。

   当时,智能电力公路项目因为技术的局限性,还有很多问题还得不到解决。于是我就和他约定,如果我确定要收购萨博汽车公司,就会专注于可持续出行领域,他答应会助我一臂之力。

   目前行业内电动轿车的续航里程基本在400公里左右,在这个项目的运营模式中,普通轿车只需要50公里的续航里程就足够了,老百姓买车便宜了很多。使用成本方面,一千公里的电费在50块钱左右,一辆汽车能坐五个人,这样的运力和成本就有市场竞争力,新能源汽车也就不用靠国家来补贴了。这种模式对于大卡车也一样有效,能把5吨的电池降到600公斤,这样能省下来成本就太多了。所以这样的解决方案可以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之路变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汽车智能化也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我们在数据库技术上收购了瑞典著名的数据库开发公司MIMER公司,我们的想法是在不单纯依靠增加电池重量解决电动汽车的长距离运输问题,这样成本将大大的下降,而且电动汽车可以比传统燃油汽车更便宜,运输成本也更低。

   国能蒋大龙:智能电力公路项目将向全国铺设推广

   网易汽车:现在智能电力公路项目落地具体的时间安排是什么?

   蒋大龙:我们的基地很快也会开始铺设实验路段,同时在交通部公路院实验中心,我们也要进行路试。配套设施方面,我们希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设备的国产化,相关项目也会优先选择国内的厂家来进行合作,从而助力产业链上其他企业的发展,为未来行成产业链聚合效应做好准备。

   目前我们掌握的道路改造技术基本上可以实现一条龙服务,现在通过自动化设备能达到一小时铺一公里的施工进度。在实现大范围的铺设之前,更多精力将聚焦在国内的试验性测试上,未来几个月,国能预计能建成在三个不同气候特点的试验路段。

   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我们也希望在年底之前能够完成技术标准的制定并与设备制造企业实现对接。在技术与配套的工作完成的基础上,智能电力公路项目将向全国铺设推广。

   Stefan Tilk:瑞典将为国能中国市场持续提供先进技术

   网易汽车: 国能汽车将瑞典质量、全球化视野与中国市场相结合,这样做有何优势或者经验可以分享?

   Stefan Tilk: 国能汽车的发展布局符合中瑞两国“以创新思维开展两国各领域合作,推动中瑞关系不断迈向新台阶”的战略方向。

   中瑞两地在技术、市场等资源上的优势互补。国能汽车汇集了全球新能源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依托创新的商业模式,结合国内的市场优势、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以及众多优秀的合作伙伴,将大大降低产品开发周期和制造成本,形成强大竞争优势和市场影响力。

   网易汽车:瑞典方面作为国能汽车的大本营未来会发挥什么作用?

   Stefan Tilk:瑞典会有两个角色,一个是作为中国市场的技术支持者,另一个是作为下一代产品的研发者。未来瑞典将在进一步完成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全面的支持集团全球化战略和中国业务发展。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创新。无论技术创新还是企业发展创新,这些软实力的承载者都是人才,所以国能汽车未来会加强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未来瑞典将持续输出先进技术,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创新能力,为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塑造绿色出行,共建可持续未来”的愿景注入新的活力。

   网易汽车:三网融合项目上国能汽车目前和哪些第三方机构进行了战略合作,各方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Stefan Tilk: 智能电力公路“三网融合”平台由国能汽车联合产、学、研等多方共同发起,微软、萨瑞、Elways、Mimer、安联、博世等全球科技巨头积极参与到项目中,为构建智能电力公路“三网融合”平台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不仅如此,国能汽车将联合熊猫新能源有限公司,结合商用车的应用场景共同开发纯电动物流车,力求在体系、网络、结构、资源等多维度、全价值链上实现交通网、能源网和信息网“三网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Gunnar Aspund:充电公路是电动汽车的未来

   网易汽车:能否详细的介绍一下智能电力公路项目及其价值?

   Gunnar Aspund: 智能电力公路项目通过高效便捷的自动化设备进行道路改造,可供经过特殊设计的电动车在行驶中移动充电,并实现有线与无线网络协调控制,是一套推进“三网融合”的全新生态系统。该系统适用于所有道路设施和运输工具,为电动车续航与充电等难题提供了新的技术解决路径,能大幅减少汽车电池使用与充电桩建设。同时该系统可以提升废弃电能利用率、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并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智能移动出行提供更加可持续且更加安全的生态系统保障。

   国能蒋大龙:智能电力公路项目将向全国铺设推广

   网易汽车:有人认为充电公路是终极解决方案,您怎么看待这个观点?您认为这个项目在中国的推广是否会遇到成本方面的瓶颈呢?未来是否会选择和政府合作?

   Gunnar Aspund: 我赞同充电公路是电动汽车的未来这种看法,我们的“智能电力公路”项目经过近10年的持续设计优化,8年的道路测试,采取自动化设备在普通公路上即可进行改造,造价低、效率高,同时拥有1、减少充电桩数量约90%、降低充电基础设施造价约70%;2、减少电池使用量约80%、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约3倍;3、电动汽车应用将适用于所有道路运输工具;4、加快无人或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广泛应用;5、减少碳排放及噪音污染;6、降低电动汽车造价、延长车辆使用寿命等优势。

   我们的智能电力公路在设计和用材方面没有选用很稀少很昂贵的材料,中国在航天和高铁等方面都已经做得非常好了。所以说把这个技术在中国进行产业化不是一个很大问题。当然,未来我们会考虑扩大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

   网易汽车:智能电力公路项目实现之后,普通用户会面对什么样的使用场景?这套方案的铺设成本层面大概是什么情况?

   Gunnar Aspund:随着智能电力公路项目的广泛实施,普通用户也将受益不少。因为新能源汽车采用更少的电池,未来用户购车所花费的成本将大大减少,而移动充电则可以使用户摆脱续航和充电麻烦,作为普通用户,将不再会有任何的里程焦虑,不用担心任何要去找充电站加油站的问题。

   关于成本方面,这个技术方案一旦在道路上进行推广,因为实际道路会承载成千上万的车辆,我们做过的实际测算中,智能电力公路要比汽油车的成本低很多。

   网易汽车:据了解瑞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电气化道路,汽车在上面行驶时,这条道路就可以给汽车充电,作为该项目的支持者,您认为智能电力公里路最主要的优势在哪里?

   Gunnar Aspund:在我们的智能电力公路模式中,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用停下来充电或者加油,可以开很长的距离,这是现有的其他技术都不能满足的,尤其是现在我们开电动车跑长途是一个难点,如果采用我们的这个方案,比汽油车都方便很多,充电都不用停下来。这就可以让出行不再受汽车续航的限制了,这也是未来智能交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保障。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