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推出立体交通规划:未来铁路里程将达8000公里
2018-09-19 来源:新浪网
对第二经济大省江苏而言,加快交通资源整合,打造现代化综合运输交通体系,也是江苏加快补齐经济发展短板、以适应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
近日,《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规划(2018-2035)》(下称《规划》)经省委省政府同意正式印发,提出确保2020年基本建成、2025年全面建成“面向国际、承东启西、辐射南北、顺畅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到2035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服务和支撑江苏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这其中,铁路和民航基础设施的建设颇为引人关注。在铁路方面,比起周边省份,比如浙江和安徽均仅有两个设区市没通高铁、福建各设区市全部通高铁,铁路仍然是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突出短板。
数据显示,目前,江苏全省铁路总里程2791公里,列全国第22位;高铁里程846公里,列全国第11位;每万平方公里铁路里程260公里,列全国第12位;每百万人口平均拥有铁路营业里程35公里,列全国第30位——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江苏铁路尤其是高铁发展水平显得极不适应。
今年5月,江苏省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分析指出,江苏希望通过江苏铁路集团的成立,铁路建设面向社会资本开放,以融资等方式筹措资金,自主建设铁路,自主运营,采用多元化的形式加速铁路网尤其是高铁在江苏的覆盖,解决铁路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本次《规划》提出,要加快建设北沿江高铁、南沿江铁路,构建横贯江南江北的沿江高铁通道,提升江苏省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力。以沿江高铁通道为主轴,加快完善高快速铁路网络。
按照《规划》,到2020年,江北干线铁路主骨架基本形成,全省高快速铁路里程达到2700公里左右,覆盖超过70%的县级及以上节点,所有设区市之间2小时基本可达。到2025年,江苏将形成以南京为中心的“米”字形1.5小时高铁放射网。江苏境内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高快速铁路项目基本建成,形成“三纵四横”高快速铁路网,高快速铁路里程达到4800公里左右。
到2035年,全省运营铁路达8000公里左右,其中高快速铁路里程达到5200公里以上,省际接口达26个(苏鲁6个、苏皖10个、苏浙3个、苏沪7个)。
作为城市群发展的基础,高铁、城际轨道将是未来城市群建设的一大重点。在江苏省加快构建扬子江城市群(沿江城市群)的过程中,高铁、城际轨道的作用十分关键。
《规划》显示,到2025年,沿江城市群城际铁路里程达到500公里左右。到2035年,沿江城市群城际铁路将实现公交化运营,宁镇扬、苏锡常地区实现“0.5-1小时城市通勤圈”。
江苏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树华此前对第一财经分析,扬子江城市群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过程中,高端资源要素的流通对大运量、快捷、准点、安全性高的交通需求更高,因此扬子江城市群是在顺应产业升级情况下,依托高铁环的框架,推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的过程。
铁路之外,航空是江苏交通发展的另一大短板。数据显示,江苏境内共分布有9个民航机场。不过,去年江苏旅客吞吐量居仅全国第9位、华东地区第4位。江苏航空发展状况和经济大省的地位不匹配。尤其是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加快,航空业发展与新经济、新兴产业之间的需求不相适应。
9月15日,东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暨集团筹建工作推进会在南京西康宾馆举行。东部机场集团依托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成立,注册资本由75亿元增至120亿元。而目前国内最大机场之一首都机场集团的注册资本也仅为120亿。增资后的东部机场三家股东单位持股比例不变:江苏省国资委持股占比44.00%,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持股占比28.70%,江苏交通控股持股占比27.296%。
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田伯平对第一财经分析,江苏在机场发展的过程中,不少地方盲目追求机场的规模,开通了很多航线,形成了重复建设和浪费,存在不经济、利用度不高等问题,影响了企业运营的效益。因此,通过成立机场集团,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更好的配置航班、航线等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这是江苏省优化机场资源的重要举措。
按照《规划》,未来江苏将系统谋划机场布局定位,加快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运力投放和航线开辟力度,提升运输保障能力,共建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到2035年,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进入全球前50位,全省运输机场客货年保障能力分别达到1.3亿人次和220万吨;全省机场出入境客流比例提高至18%左右;建成类型多样、服务广泛的通用航空体系,基本实现15分钟航程覆盖全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