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中国公路学会公示2021年院士推荐候选人
2021-02-24 来源:养护与管理 

  2021年1月,根据《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1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科协办发组字〔2021〕2号)的精神,我会正式启动了2021年两院院士候选人推选工作,并严格按照《中国科协推荐(提名)院士候选人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中国公路学会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规定,经各省级公路学会、我会各分支机构和会员单位推选,经我会推选院士候选人专家委员会初审和投票,并经材料审核,确定3位同志为我会向中国科协推荐的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

  现将我会2021年两院院士候选人推选人选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时间自2021年2月23日起至2021年3月1日止。公示期间,如有疑义请实名告知我会。

  杨林江

  一、基本情况

  1961年11 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国际圣马力诺科学院博士学位,土木工程材料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浙江兰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为2009和2011年有效院士候选人。

  二、在工程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和贡献

  杨林江同志专注于沥青材料与装备技术和施工应用研究,在沥青改性、沥青再生、沥青乳化等技术的研制中均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主要成果和贡献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沥青改性集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有力地提升了工程建设质量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的沥青改性技术落后于国外。杨林江团队提出物理改性、化学稳定的技术路线进行攻关。成功研制出剪切机率高、溶胀充分的装备和流水线工艺,实现了改性剂的微米级细化,并均匀地分散于沥青基体中,形成网状结构,使沥青兼具改性剂的技术特征;创新研发的高效助剂,能分别与SBS和沥青质发生键合,保证了液态高性能改性沥青的体系稳定,并显著地提升了物理力学性能。

  1.建筑用沥青改性集成技术研发

  研制成功“七五”攻关项目建筑用改性沥青防水材料,达到耐高温110℃、耐低温-35℃,并自主研发首台套国产装备。

  2.路用沥青改性集成技术研发

  我国高速公路初期发展阶段,用的是国外引进技术。杨林江带领团队在“七五”攻关项目的基础上,成功地研制了路用改性沥青及其首台成套装备,创新研制的高粘度沥青,60℃动力粘度指标高于行业标准20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3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列入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

  3.工程应用

  分别应用在85公里寒冷的黑龙江哈绥高速;400公里沈大高速;全长35公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等。

  (二)沥青再生集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实现了沥青混合料的循环利用

  自2000年联合长安大学研发沥青再生装备,2004年作为交通部沥青再生研究项目组组长,与长沙理工大学和湖南交科院协同创新沥青再生成套技术,2008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0年列入国家发改委十大重点示范项目和财政部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3年获国际碳金大奖。

  1.发明系列沥青再生剂和特种沥青

  基于化学热力学理论,探明了沥青产生老化的原因,运用相似相容原理和组分调节理论,研制出对沥青质具有很强分散溶解能力、渗透性好且不易挥发的系列沥青再生剂,使旧沥青获得高效的再生,获国家发明专利。创新研制的特种沥青融合再生混合料中,在保证低温性能的同时,高温性能动稳定度高达12800次以上。

  2.研制连续式双滚筒沥青再生成套装备

  采用双层滚筒设计,新骨料余热和内筒辐射热间接加热旧料,避免了明火和高温热气流与旧料直接接触,杜绝了旧沥青的二次老化;逆流式加热和全面回收辐射热,提高了热效率;气流设计形成的烟气二次燃烧,使排放更环保。从工艺和装备上保证了废旧沥青混合料高质、高效、节能、环保地获得再生。

  3.工程应用

  在云南玉元高速、安徽312滁州段国道、杭州市政道路等工程中应用,效果优异,为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与低碳经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承担863计划高铁用CA砂浆的研制项目,应用于国家高铁网工程建设

  2008年,作为国家863课题组长,带领浙大、浙工大、武汉理工、铁科院等科研团队,充分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攻克了有机的乳化沥青与无机的水泥砂浆混合施工的难点,开发了控制砂浆稠度、胀缩性、含气率的外加剂和专用加工设备,形成了高铁建设用CA砂浆生产和施工的集成技术。产品在京沪高铁等工程中成功应用,为我国大规模高铁建设攻克了重要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关键技术国产化。

  (四)5G新基建车路协同技术的探索研发,取得了前沿技术零的突破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研究的承重型光伏发电道路项目,于2017年取得重大技术零的突破,铺设了试验路,并联合有关大专院校协同创新,研制完成了“光伏发电道路+移动无线充电+智能无人驾驶车+车路协同+5G”的“五合一”多学科跨界技术集成,多项发明专利获授权。

  张劲泉

  一、基本情况

  1963年6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同济大学学士学位,桥梁工程专业,二级研究员,现任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院)所(院)长。

  二、在工程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和贡献

  张劲泉同志主要从事服役公路桥梁检查养护、安全运行、性能提升和大跨悬索桥建设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实现众多创新应用,是我国公路桥梁检查检测、试验监测、评估鉴定和性能提升领域的先行者、开拓者和带头人,系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其主要科技成就和贡献如下:

  (一)创建了以“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应急调查、状况评定、分类养护”为核心内容的公路桥梁检查养护技术体系

  针对我国公路桥梁养护技术落后的局面,构建了公路桥梁的“经常检查评定与日常养护决策”和“定期检查评定与大中修”技术体系;创建了公路桥梁使用功能和技术状况评定方法、养护需求分析方法与养护资金最优分配模型;建立了桥梁经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的方法及要点,制定了公路桥梁检查评定实施细则,并在全行业进行了推广应用。依据成果修订了行业标准《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桥涵养护规范》,制定了《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开发应用了中国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系统,推动了我国公路桥梁检查养护技术整体步入“并跑”状态。

  针对我国公路桥梁灾后应急调查评估技术空白的问题,研制了桥梁应急检查评估手册和快速检测评定指南,提出了桥梁震害应急处治方法及技术体系,研制了可快速架拼的应急保通专用装备,支撑了汶川、玉树、彝良等震灾的桥梁应急评估与抢通保通。

  针对我国公路桥梁事故调查技术缺失的状况,突破了桥梁垮塌破坏现场快速复原的关键技术,构建了破坏现场图像取证与数字化再现技术,创建了破坏现场材料取样与试验鉴别技术,研发了桥梁垮塌过程反演分析技术,为健全完善公路行业应对工程突发事件和开展灾变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创建了以“材质状况、缺陷损伤、隐蔽工程、无损检测”为核心内容的公路桥梁特殊检查技术体系

  针对我国公路桥梁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短缺的局面,构建了公路桥梁特殊检查的技术及标准体系,研发了钢筋保护层、钢筋锈蚀状况、混凝土电阻率等无破损检测装置,制定了《公路桥梁现场检测技术规程》(行业标准报批稿),推动了我国公路桥梁特殊检查技术的跨越进步和关键设备的自主供给。

  针对我国公路桥梁缺陷、损伤和隐蔽工程检测的技术需求,创立了用超声脉冲量测精轧螺纹筋有效预应力的方法,解决了桥梁竖向预应力工后无法检测的难题。提出了桥梁水下基础表观缺陷双目立体视觉量测方法和内部缺陷旁听感知测试方法,建立了土中混凝土桩身缺陷雷达测试标准谱图及判据表达式,创立了综合利用反射应力波和旁孔透射波检测桩长与完整性的方法,解决了水下和土中混凝土桩基无法检测的难题。率先提出了用非线性超声检测混凝土构件应力增量的方法,开拓了混凝土构件持久状态应力无损检测的新途径。

  (三)创建了以“承载力鉴定、耐久性评估、损伤度分析”为核心内容的公路桥梁服役可靠性评估技术体系

  针对我国公路桥梁承载力鉴定的技术短板和不足,首次采用旧桥检算、承载力恶化、截面折减和活载修正四个评定系数,建立了以近似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桥梁承载力荷载、抗力、系数检测评定方法;创建了利用现场检测的质量状况、缺陷损伤、耐久状态和结构性能指标参数,量化确定评定系数的方法及模型,制定颁布了我国首部《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行业标准。

  针对我国公路桥梁改扩建中下部结构鉴定利用的技术需求,创建了桩周土附加应力、弹性模量等评定参数的计算方法,构建了极限侧壁摩阻力、桩端反力的取值方法及标准,研发了侧壁摩阻力和桩端反力演变幅值的判定方法及分析模型,研制了服役桩基础冲击激振加载试验装置,提出了服役桥梁桩基础承载能力检测评定技术;为我国公路桥梁下部结构服役能力鉴定提供了科学手段。

  针对我国公路桥梁开裂、下挠带来的安全问题,创建了混凝土梁桥有效预应力迭代-拟合评估方法和考虑开裂引起应力重分布的计算分析方法,解决了发生开裂与下挠的连续刚构和连续梁桥安全评估难题。提出了考虑开裂引起内力重分布的三平铰拱非线性分析方法,解决了拱脚发生位移的服役圬工拱桥安全评估难题。

  针对我国服役桥梁性能衰变和耐久寿命降低的问题,牵头开展了公路桥梁长期性能的观测研究,揭示了桥梁承重构件的劣化机理,提出了材质与耐久状况检测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建立了桥梁性能衰变模型和寿命预测方法,提出了拉吊索应力及腐蚀的检测评估方法,制定了我国首部《公路桥梁耐久性检测评定规程》(行业标准报批稿)。研究团队被评为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四)创新发展了以“病害治理、加固补强、性能提升”为核心内容的公路桥梁大中修技术体系

  针对我国公路桥梁传统加固修复技术不够健全完善的问题,明确界定了桥梁加固修复的内容、步骤与要求,提出了加固修复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完善了增大截面、体外预应力、顶推复位等22种加固方法的适用条件、技术要点、构造要求、施工工序和工艺及标准,建立了加固工程质量检评方法及标准与后评价方法,制定了用于行业的《公路桥梁加固技术应用指南》《桥梁检测加固手册》,被《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采纳,为我国实施公路危旧桥改造计划提供了技术支持。

  针对我国公路桥梁病害整治和能力提升的技术需求,创建了用增厚腹板调整单箱多室箱梁剪力流提升箱梁抗裂性的技术;提出了用斜拉协作体系加固大跨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技术;发展了用分布式预应力、横张预应力提升桥梁承载力的方法;发明了不中断交通桥梁同步顶升装置、加固用预应力钢丝锚具、高效柔性灌封胶和不锈钢丝拉吊索装置,为我国公路桥梁病害治理和加固补强提供了针对性的技术。

  针对我国服役公路桥梁暴露出的耐久性问题,通过组织实施 “公路桥梁耐久性关键技术”交通运输重大科技专项,研发了桥梁表层混凝土强化与再碱化技术,研制了既隔热防渗又能修复表观病害的混凝土耐久性能提升材料、使用寿命大于25年的钢桥表面防护材料,研发了拉吊索更换技术和控制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缓蚀控释技术,提出了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合理时机决策方法,开发了混凝土桥梁预防性养护决策与评估系统,为提升服役桥梁耐久性能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供给。

  (五)创新发展了以“架设安装、监测控制、性能验证、多塔连跨”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大跨公路悬索桥的建设技术体系

  通过承担“虎门大桥悬索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课题,率先提出了主塔、主缆和钢箱梁架设的卡尔曼滤波最优控制方法和灰色理论控制方法,研制了基于节段合理间隙和焊接应力最优的钢箱梁节段架设与拼接程序,提出了用静动力荷载试验检验成桥状态和施工质量的验收方法,为我国大跨悬索桥建设贡献了关键应用技术。

  通过依托泰州长江公路大桥悬索桥牵头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多塔连跨悬索结构及工程示范”,提出了采用合理配置悬索结构重力刚度、中间塔抗推刚度来控制塔顶纵向水平变位、提高结构刚度、减小结构变形的设计新思想,创建了多塔连跨悬索结构重力刚度、中间塔抗推刚度、用弹性索控制连续主梁纵向变位等的设计方法,推进了我国现代大跨公路悬索桥的创新发展。

  张劲泉同志作风正派、治学严谨、学术造诣深、创新能力强,曾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是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谭忆秋

  一、基本情况

  1968年1月生,汉族,民革党员,哈尔滨建筑大学博士毕业,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教授,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二、在工程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和贡献

  谭忆秋是我国寒区道路耐久与安全领域学术带头人,创立沥青路面抗冰防滑技术体系,突破改性沥青绿色化生产和低温粘弹评价技术难题,建立大温差、强冻融条件下沥青路面结构-材料一体化设计理论与方法;成果服务于长安街大修、北京大兴机场飞行区、绥满高速、拉萨机场等公路、机场、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中,取得显著经济与社会效益。主要贡献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 路面抗冰防滑技术体系

  1.发明主动抗冰防滑路面建造技术:研发宽温域缓释型低冰点填料、自应力除冰雪路面材料、相变微胶囊材料;提出了抗冰防滑路面材料星点设计效应面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揭示抗冰防滑路面抗冰雪能力长效机制;发明能量转化型路面融雪系统,建立兼顾融雪性能、路用性能与经济效益的运行策略。

  2.发明冰雪路面运营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与原位检测装备:建立考虑冰水相变的路面抗滑行为预测模型,研发路面冰雪传感器,构建冰雪路面运营安全监测-预警平台系统;自主研发胎-冰-路三相体系路面动态摩擦特性测试装置、冰-路界面粘结特性量化评价方法等路面抗冰防滑原位性能检测装备。

  (二) 寒区改性沥青绿色生产与低温粘弹评价技术

  1.揭示沥青基材料低温流变行为与破坏机理:发现沥青粘弹比例对高低温性能影响,提出沥青高低温性能统一评价指标,阐明沥青路面松弛-收缩竞争机制;发现复杂环境与重复荷载下沥青伪劲度特性,揭示沥青疲劳流变机理,建立损伤流变影响区辨识准则;探明沥青紫外老化机理,阐明老化对沥青路面疲劳寿命影响规律。

  2.发明寒区高品质改性沥青绿色生产工艺与技术标准:发现沥青与改性剂存在配伍性,提出兼顾耐久性与储存稳定性的沥青原材料选用原则;揭示改性剂-沥青分散体系均匀性与稳定性提升机理,开发“改性剂细度预处理与二次剪切二次发育结合”的改性沥青绿色生产工艺,建立寒区改性沥青质量控制方法与技术标准。

  (三) 寒区沥青路面结构-材料一体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1.开发沥青路面结构动力响应足尺加速加载测试装置与智能监测技术:设计建造自然环境足尺环道加载与控制环境高频直道加载的材料与结构评价装置;开发系列低模量路用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构建沥青路面结构动力响应监测技术;提出沥青混合料七参数非线性粘弹本构模型,建立基于监测信息的路面车辙与疲劳性能预估方法。

  2.建立寒区沥青路面结构-材料一体化设计理论与方法:提出基于结构性能要求的寒区沥青路面功能分区方法和典型结构,建立不同层位沥青混合料设计参数及性能验证指标体系,并提出相应技术标准;明确不同层位沥青材料评价指标和相态要求,形成寒区耐久性沥青路面结构-材料一体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