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古桥 > 正文
隐山八桥:古桥明树两相依
2012-08-16 来源:湘潭日报
隐山,这个孕育了千年湖湘文化之地,古桥必然成为它积淀历史、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也就有了闻名于世的“隐山八桥”。

  “隐山八桥”,位于湘潭县排头乡黄荆坪管区,也称“隐山八景”,即隐水桥、流叶桥、通箭桥、珂理桥、栗林桥、神仙桥、龙王桥、狮龙桥。这八座古桥全部架在发源于隐山东麓山谷的隐水之上。据当地的村民介绍,隐水呈“之”字型流动,因此,村民们为每一段河流都取了名字,如:高山坝、黄土坝、石元坝、湖田坝等。古桥沿不同河段次第排开,成为村民出行的重要通道。不过,由于通箭桥在1958年被拆除,后又重建了新的公路桥,因此,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隐山八桥”实际上只有七座桥而已。

  “七月稻谷金黄黄,挥汗如雨‘双抢’忙。”已经是“双抢”季节,我们行走在排头乡的田野乡间,到处可以看到收割机、插秧机来回穿梭地忙碌着,村民们正在抓紧晴好天气收割稻谷。田地里,还能看到不少农民正在抢插晚稻,挥汗如雨。在两片稻田中间,我们见到了一座残破的一拱青石桥。桥身布满青苔,桥面石板的缝隙里长满了杂草,十二级石阶保存得较为完好,但中间的间隔却损坏得比较严重,上面隐约还能看到土车碾过的痕迹。村民告诉我们,这座桥名叫栗林桥,因河边的山上多栗树而得名。“桥头本来还有三块石碑,后来都被拆毁了。”村民说。

  距离栗林桥的一公里处,我们见到了一座被大树遮盖的一拱古桥。住在桥旁的陈阿姨说,这座桥是神仙桥,相传在修建时,参加修桥的恰好百人,而就餐的却仅有99人,到开工时清点人数又是100人,人们都认为有一人肯定是神仙,因此而得名。在桥头,陈阿姨栽种了许多葡萄藤,绿色藤条爬满了整个桥身。在桥旁,有一棵寿命为260年的重阳木,枝繁叶茂,烘托着沧桑古朴的石桥,为它遮风挡雨。

  神仙桥的一公里外,有着一座更大却更破旧的石拱桥。桥面已被完全毁坏,石阶也被磨成了斜坡,桥上黄土纷飞,杂草丛生,甚至连桥旁那棵参天古树的叶子也是稀稀拉拉的。我们站在桥上举目四望,方圆几里都不见有人经过,一片空寂的景象。但从桥上远眺,周遭的景致着实令人心旷神怡:蓝天白云,绿水青山,金灿灿的稻谷一浪盖过一浪,与繁茂的草丛交相辉映,犹如置身仙境一般。同行的《湘潭县志》执行主编黄剑业说,这是隐山八桥中最大的石拱桥,名叫龙王桥。“桥的北侧就是清朝左宗棠的故居。”黄剑业指着北边说。

  在探访“隐山八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几座古桥都是用花岗石、青石架设的单孔石拱桥,桥孔均为拱圈石纵联砌置,形状如弯月,而且紧挨着古桥头的不远处,总会有一棵古风古韵的参天大树重阳木。地方史专家周磊说,这是当时村民为了能有个休憩之处,特意在修建古桥的同时种下来的。“这种树名叫重阳木,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生虫,而且是常绿树,为村民休息遮荫提供了一个最佳场所。现在已经是一种名贵树木。”周磊说。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