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古桥 > 正文
江南水乡桥梁文化
2013-10-11 
江南本是水乡泽国,交通多赖太湖、运河和众多大大小小的河流来贯通。有水必有桥以济之,桥就成了江南一道亮丽的风景。16世纪葡萄牙人加里奥特·佩雷拉于1553年至1563年(明嘉靖年间)在华见到古桥时,惊叹不已,曰:“这些石桥工程如此完美……令我赞叹不已!”湖州自古多桥,据《永乐大典》记载,湖州一府有711座桥,至清同治《湖州府志》记已达1417座,增加了一倍,就足以说明经济之迅猛发展。仅乌镇一地清代就有桥119座,至今尚存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的通济桥。

  明清人喜在桥墩、桥门上刻楹联以表达对桥的遐想或赞颂,这样就有了桥文化。所谓桥文化不仅是指桥梁建筑技术层面而言,更多的是通过桥楹联来深化桥的文化内涵,这才是桥文化的精髓。通过对桥文化的研究,可以诠释明清江南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深刻意蕴,反映这一地域历史文化的嬗变和演化。当年的文人骚客就是通过桥联以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民俗的描摹,也有对善人善举的颂扬和历史的怀念。桥的修建自然基于交通的需要,桥建成后就能促进四邻的交往和经济发展,而建桥除官府行为外,大多还是地方人士、寺庙、商人等出资作为善举而为之。由于年代久远,桥圯字毁或字迹模糊,搜集桥联已属抢救之举。

  王江泾的长虹桥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东边是浙江嘉兴王江泾,西边是江苏吴江盛泽,跨越运河,连接江浙两省。长72.9米,宽4.9米,从水面抵桥高18.8米,斜坡30米,两边各57级,3孔。“南北通一隄,估舶闻川市。小桥纪邮程,三里讫九里。”(唐佩金《闻川缀旧诗》卷一)余杭通济桥建于东汉熹平四年(175年),洪武元年(1368年)改为三孔石桥,长50米,高9.6米,宽8.6米。塘栖广济桥,又名通济桥,俗名长桥,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七孔石拱桥,长83米,169级。这些都是江南有名古桥。古桥大都有楹联,如乌镇通济桥,又名西高桥,其桥联曰:“寒树烟中尽乌戍,六朝旧地;夕阳帆外是吴兴,几点远山。”“通霅门开数万家,西环浙水;题桥主人三千里,北望燕京。”长虹桥桥联更多,诗情画意甚浓:“淑气风光架岭送登彼岸;洞天云汉横梁稳步长堤。”“福泽长流物阜民安国泰;慈航普渡江平海晏河清。”“虹影卧澄波,登高供远瞻;南浮越水白,北接吴山绿。”“劝世入善,愿天作福。”“千秋永庆,万古长龄。”桥楹联见景生情,传递诗情画意,真是很好的文学作品。

  明清时湖州为江南经济社会文化发达地区,尤以蚕桑丝绸著名。王士性说:“浙十一郡惟湖最富,……而湖多一蚕,是每年有两秋也。”外国来华人士眼中的湖州更是富庶之地。罗马尼亚人尼·斯·米列斯库:“湖州府位于大(太)湖之滨,是中国富裕的大城市之一。……处于水乡,丝绸产品丰富多彩。……这里丝绸的产量如此之多,以至一个小城镇每年缴纳的丝绸什一税就达50万两黄金。”繁荣的经济离不开交通的畅达,水乡就离不开桥梁,如双林镇就有万元、化成、万魁三座古桥。这些古桥至今仍在通行着,可惜风雨侵蚀,有些桥联已风化,字迹不清了。
上一篇: 破溪桥
下一篇:古桥:兴衰过往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