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物联网技术在重庆市高速公路示范应用
2015-04-30 来源: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张亦筑 实习生 王华婷)高速公路的边坡、桥梁是否变形,路上的能见度、交通流量如何……这些都可以通过交通物联网技术实时远程监控。4月29日,记者从市科委获悉,由重庆高速集团与重庆大学联合承担的市级科技计划重大项目“面向高速公路运行状态监测的交通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及示范”日前通过专家验收,相关成果已在G50高速石忠段(石柱至忠县)、G75高速渝合段(重庆主城至合川)进行示范应用,今后市民出行更加方便。
项目相关负责人称,交通物联网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运行状态的监测,是通过安装高速公路外场监测设备实时采集数据,通过无线传输到高速公路监控指挥中心进行分析处理,并及时将所掌握的高速公路相关情况通过网络平台、交通广播等媒介发布出去,以便市民出行时做好合理规划。
重庆多山区丘陵,不少高速路段都具有海拔高差大、气候潮湿等特点。该项目结合重庆公路管理和服务的实际需求,针对能见度、路面状况、交通流量等国产化监测设备,以及边坡、中小桥梁等基础设施感知设备和监测系统在重庆地区的适应性应用问题,开展面向高速公路运行状态监测的交通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自2011年启动研究以来,项目总投资已达5000多万元。
项目研究团队结合重庆的特殊情况开展集成创新,成功开发了桥梁远程监控评估、边坡变形监测实时显示和预警、高速公路交通运行状态分析评估等多套软件系统,并已在G50高速石忠段、G75高速渝合段建成了高速公路试点路段交通运行状态智能化分析系统、运行状态监测信息综合发布系统等,提升了公众出行实时交通信息服务能力,以及突发状况应急处理水平。目前,该项目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其中1项已获授权,获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
“该技术在G50高速石忠段以气象环境监测为主,G75高速渝合段则以交通流量监测为主,并对桥梁、边坡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项目相关负责人称,比如在G75高速渝合段的大约60公里示范路段,他们平均每3公里就安装了外场监测设备,通过无线传输将数据传回监控指挥中心,利用交通运行状态智能化分析系统分析处理,再通过运行状态监测信息综合发布系统完成及时发布。
“如果出现突发交通状况,以前都是在巡路人员或普通公众发现之后,向监控指挥中心报警。但引入交通物联网技术以后,系统就可以自动报警。”他说,目前交通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效果正在进一步测试和验证,相关成果可望在“十三五”期间大面积推广应用。下一步,他们还将开发手机APP,让市民在手机上就能查询到实时发布的路况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