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向外打造高铁枢纽中心市内构建六主两辅铁路客运网(1)
2015-07-23 
        

        昨日,来自国内外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生态城市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家学者1500多人参加本次大会。

        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主任彭高峰。

        广州发展珠江论坛透露多个利好

        昨日下午,第十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一口气同步进行了11个论坛。作为城市发展与规划领域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本届大会为广州量身定制“广州发展珠江论坛”。在论坛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孙一民详解琶洲规划,他还透露琶洲电商总部将建设成为全国街区尺度最小的园区,有轨电车也有望绕进琶洲电商总部。

        图/新快报记者宁彪

        文/新快报记者周雯罗仕实习生刘影婷曾纯之

        大会焦点

        焦点1·广州规划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主任彭高峰:拓展南沙港内陆腹地打造世界级航空枢纽

        作主题演讲,上任满半年的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主任彭高峰,以“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寻找新的增长点”为题,详解创新集聚导向下的广州规划探索与实践。

        自“打造国际航运中心枢纽港”的战略目标提出以来,彭高峰透露,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将作为引擎,带动构建海陆空三位一体、内外互联互通的战略支撑骨架,以促进区域创新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集聚,提高广州的国际竞争力。

        对于海港建设,彭高峰提出,将拓展腹地,通过铁路-海港联运,发展无水港,并通过江河-海港联运,疏通珠江-西江航道,串联海港与内河港。具体而言,将拓展南沙港的内陆腹地,完善南沙港疏港交通系统,打造内陆无水港、南沙港、黄埔港等为主体的国际航运中心的港口体系,建设珠江口向泛珠三角延伸的临海产业经济带。

        而陆港和空港将配套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陆港方面对接丝路经济带,新增铁路线西联东盟,西北联系中东、欧洲。利用广汕铁路,实现广州与东南沿海及华东地区的直达高铁联系,打造国家高铁枢纽中心。通过贵广~贵昆铁路向西联系东盟,通过贵广~渝黔~兰渝铁路向西北联系中东、欧洲,全面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市域内构建包括广州站、广州东站、广州南站、广州北站、南沙站(万顷沙)、广州新东站(增城火车站)、新塘站、庆盛站等“六主两辅”的铁路客运枢纽格局。

        空港则拓展机场腹地范围,加强广州北站白云机场的高效联系,实施空铁联运,完善白云机场集疏运道路系统,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交通骨架网络,提高枢纽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和现代产业综合承载力。彭高峰表示,通过打造穗莞深、广佛环、广清城际区域一体化的城际轨道系统,加强与珠三角高速公路网的连通,双管齐下,打造世界级的航空枢纽。

        焦点2·南沙新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尹稚:南沙国际地位一定有上升机会

        “5年前,你做南沙城区规划的时候注重产城融合、水乡特色,现在再回头看这个规划,我们要分别强化和弱化什么”在听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尹稚的《南沙新城规划实践与展望》发言后,常务副市长陈如桂现场问道。

        对此,尹稚表示,一方面是要高度强化粤港澳合作职能,此外,南沙可能分解广州的国际职能,“这些职能往往需求的空间比较大,要求建设标准和工程支撑系统标准比较高,不宜在老城区再加强,应该由新区去落实”。他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和深化粤港澳合作的发展,南沙的国际地位一定还有上升机会,“北京干这事干晚了,现在看到的通州是一个盖花了的大农村,现在突然赋予副中心的职能,改造量非常大,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南沙现在有机会,应该在南沙为这些职能做足够的预留、准备”。

        尹稚表示,要在离市区较远的南沙留住人,一定要公共基础设施优先,而且要做到相当标准的优先,同时公共服务要跟主城达到同一水平,甚至特殊领域超越主城,“这样才能形成更好的吸引力,才能真正形成承担广州主城国际化职能的一个新区”。

        焦点3·慢行交通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院长邓兴栋:打造慢行路线串联历史名胜

        广州要建慢行交通系统,到底怎么建昨日下午,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院长邓兴栋在城规会“绿色交通、公交优先和综合交通体系”的论坛上透露,广州的慢行系统将进行以核心区、外围区与生态区进行区分。值得一提的是,核心区的慢行系统将与文化相绑定,打造“三横三纵”文化旅游慢行系统。

        随着《广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出炉,广州慢行系统将达到“居民出行方式中自行车方式分担率12%,轨道站点的自行车集散方式比例达到20%”的指标,广州市民可以期待一个更加舒适的交通体系。

        邓兴栋在论坛上提出,未来交通体系将遵从“走出去,慢下来”的原则,“而慢下来,一是文化慢下来”。据悉,未来广州将在历史文化地区,打造串联各历史文化保护景点的旅游慢行路线,在老城商业区加强精细化设计、优化地面铺装与绿化。

        文化慢行路线形成“三纵三横”格局,在20.39平方公里的历史城区,串联起广州的各历史名胜,打通各景点之间的慢行系统。“三纵”从西向东包括西来初地、历史纪念和革命情怀,“三横”包括中山忆祠、西关漫游、民国风情,将东风路、中山路、沿江路等区域的景观连接。

        为了打造完整的文化慢行道,邓兴栋透露,广州市专门为避让风貌建筑让路,规划取消28条道路,缩窄89条道路红线,以保护历史街区的传统格局。以恩宁路为例,为保护这条“广州最美老街”,将道路红线由26米调整为18米。

        (原标题:向外打造高铁枢纽中心市内构建六主两辅铁路客运网(1))

        本文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