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红谷隧道两节沉管顺利合体
2015-07-23 
        7月9日红谷隧道第二节沉管(E2沉管)顺利浮运后,经过11天的作业,E2沉管最终在20日20时许,与今年6月份安装好的首节沉管顺利对接。由此,红谷隧道过江段已延伸至230米。22日,通过实地探访,记者揭开了水下作业的层层面纱。信息日报记者王燕、实习生黄婷/文

        

        潜水员即将上岸

        

        潜水员潜入水下作业

        偏差控制在3.5厘米内

        据该项目部副经理万超介绍,长115米、宽30米、高8.3米、体重2.8万吨沉管从干坞浮运到隧址后,要进行调整以对准已经在赣江底部挖好的宽35米的U型基槽,然后在沉管内的加载水箱逐渐加水,使之逐渐下沉。两节沉管在水下完成对接,其中两边横向偏差、纵向偏差、轴线偏差要控制在3.5厘米之内。

        “沉管放到水下后是看不到的,只能在指挥室分析沉管在水下的情况。通过测量仪不停复合,去慢慢沉放,实现水下对接。”万超说,“为了减小误差,首先得安排两名潜水员潜到江底,实时查看沉管在水下对接的情况,同时通过GPS定位看对接精度。”

        江水浑浊加大潜水员探摸难度

        在沉管对接工作中,潜水员必须辅助对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当潜水员探摸的数据与测量仪测量的数据基本一致时,才能进行对接工作。据悉,在对接过程中,有20名潜水员随时待命,每组两人进行水下作业。

        来自广州的张石仕就是其中一名潜水工作人员。22日11时30分许,张石仕结束了长达2个多小时的水下作业回到岸上,他告诉记者,由于赣江江水比较浑浊,水下能见度低,原本用眼睛就能测量到沉管的偏差现在只能通过触觉以及微弱的光线对沉管状况进行检查,这就加大了工作难度。

        此外,由于江底水压较大,潜水员极易出现说话走音、身体摇摆、听力模糊、四肢疼痛的症状,因此潜水员在下水前都得穿上带有浮性、防割、海绵材质的潜水服,并且还要不断减压。

        记者了解到,潜水员在水下工作时间一般在1.5小时以上,因为工作强度大,江底水压大,每作业一次,需隔24小时才能再次作业,只有身体素质过硬、技术经验丰富的潜水员才能胜任这项工作。

        橡胶止水带保管节间滴水不漏

        沉管对接后,下一步工作就是保障两段管节中滴水不漏,此时就需要用到橡胶止水带。

        “沉管对接后沉管连接处最终只有15厘米距离,这是两节管段橡胶止水带的‘夹缝’。一方面,我们在接缝处用止水带进行水下压接止水,同时,接头内侧用止水带作为二次防水保障措施。”万超解释道,止水带相当于一个大的胶圈,两节沉管拉合到一定程度后,胶圈形成密封的状态,这时候将两个管节封闭门之间的水和空气抽掉,就形成了一个真空的空腔,江水巨大的压力将会推动沉管往前压,使橡胶止水带充分压缩,从而完成了两个沉管的对接。

        沉管可抗7级地震

        说到此,或许不少人会担心隧道沉管会受船只“触礁”或抛锚而产生危险。为此,万超告诉记者,红谷隧道可抗7级地震,在南昌地区基本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此外,红谷隧道作为过江通道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寒冷天气时,八一桥、南昌大桥等过江通道容易结冰,造成交通隐患,而红谷隧道因其深埋江底不会结冰,因而不会影响过江交通。

        据悉,沉管浮运沉放是红谷隧道最为关键的一个工期,并且受赣江水位季节性影响,沉管分两年在丰水期沉放,每年沉放6节。目前,红谷隧道已经完成了今年2节沉管的沉放,还有4节沉管要在11月前完成浮运。

        “按照最初计划,原本是一个月完成一节沉管,然而受赣江水位持续下降的影响,整个浮运工作也进行了调整。”万超告诉记者,E3管段最迟在下周会进行开工,接下来就是对坞口的破除、检漏,此项工作将在8月初全部完成,然后就会进行下一管段的浮运工作。“总体来说,今年11月份能够完成剩余4节沉管的浮运工作。”

        作者:王燕

        (来源:中国江西网-江西手机报)本文来源:大江网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