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成都将建西部经济中心 “十三五”规划首提“幸福城市”
2015-12-07 
  

 未来5年,成都市民能领到哪些政策、民生礼包?在生态方面,城市环境能得到怎样的改善?记者梳理刚刚审议通过的《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罗列出12个关键词,它们涵盖了经济、改革、交通、环境、规划等领域,并将在未来5年对市民的生活产生影响。

 《建议》明晰,成都将建西部经济中心、区域创新创业中心。到2020年,基本形成小街区系统。实施文化民生工程,推进图书馆、美术馆、大剧院、音乐厅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在市域交通方面,坚持轨道交通发展,实现中心城区加密成网、天府新区核心区基本成网、地铁通达卫星城、轨道交通全覆盖,基本形成以“双核”为中心的半小时轨道通勤圈。

 成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

 再有半个月,成都即将挥别“十二五”,迎来下一个的五年。

 回眸“十二五”,成都实现了经济发展高位求进的历史跨越,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重要支撑。成都“十三五规划建议”称,过去5年,成都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成都城市格局实现从单中心向双核共兴突破,市域立体交通网络逐步完善。展望未来,成都将随着向西通道的打通,由过去的“处于长江经济带腹地末端”,“调头”成为向西的前沿。

 成都“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成都要建设国际内陆型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建设国际性区域航空枢纽,建设国际性区域铁路枢纽,以及推进国家区域性高速公路枢纽建设。

 “‘四个‘枢纽’建设,意味着什么?枢纽不是为了满足成都自身的需要,也不是满足西部区域的需要,而是要构建成一个连接欧洲和泛亚的不可缺少的战略节点和中转地。”成都市物流办主任陈仲维认为,随着向西通道的打通,成都由过去的“处于长江经济带腹地末端”,“调头”成为了向西的前沿,能不能把成都建设成面向欧洲的门户枢纽,是这轮发展中的关键,这个机遇必须牢牢抓祝

 “蓉欧快铁目前是每周对开两列,到今年年底共计开达107列。在‘十三五’末期,要实现每天都有对开班列,2016年预计能开达300列。”陈仲维说,“现在成都每年都会新开放3到5条国际航线,‘十三五’期间还会提速,预计再开20条洲际航线。”重点面向欧洲、美国西部和中部,以及开拓东南亚新航线。

 关键词:六大目标

 建西部经济中心 建区域创新创业中心

 《建议》提出了未来五年成都的六大发展目标,其中两个与“中心”有关,4个与“城市”有关。“十三五”期间,成都要建设西部经济中心、区域创新创业中心。同时,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建设国家门户城市、建设现代治理先进城市、建设幸福城市。

 具体来看,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就是要将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初步构建生态制度体系;建国家门户城市,要发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支点城市作用,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日益完善;建现代化治理先进城市,即加快民主政治和法治城市建设。

 而建设幸福城市,就是要全面提升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关键词:产业发展

 成都制造变成都创造 实施“天府品牌”培育计划

 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先进制造业,实施《成都制造2025规划》,推动产业转型。突出发展电子信息、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同时,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让成都制造变为成都智造、成都创造。

 同时,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物流、金融服务、科技信息、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建成国家重要生产性服务供给基地;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加快国际购物天堂、世界美食之都构建。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还要实施“天府品牌”培育计划,建立名牌企业数据库和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

 关键词:政府改革

 规范政府债务管理 完善政府债务风险预警

 未来5年,为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成都将出“重拳”进行改革。在行政审批方面,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等制度;在财税体制改革方面,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理顺市级和区(市)县收入划分,健全预算管理制度。

 值得关注的是,成都还要健全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体系;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体系,完善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关键词:城市规划

 构建大都市区发展格局 基本形成小街区系统

 在城市的规划上,成都要按照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要求和“独立成市”的理念,推进城市形态由单中心城市向“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大都市区转型。

 在此过程中,要推进网络城市群建设,防止区域粘连发展。

 不仅如此,成都还要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实施北改优城战略,加快棚户区、城中村、城郊村、老旧院落等改造,推进中心城区有机更新,实施“小街区规制”,基本形成小街区系统。

 关键词:市域交通

 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 地铁通达卫星城

 随着轨道交通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成都市民的出行将更加方便。未来,成都要坚持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交通发展格局,实现中心城区加密成网、天府新区核心区基本成网、地铁通达卫星城、轨道交通全覆盖,基本形成以“双核”为中心的半小时轨道通勤圈。

 在高速和快速路方面,加密市域高速、快速路网,实现全市快速通道互联互通、高速转换。推进干线公路联网畅通,实现中心城区各组团间、市域内相邻县(区)城市间、各乡镇与快速路网间半小时通达。

 关键词:文化成都

 实施文化民生工程 打造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

 未来五年,成都将提升自己的人文魅力,丰富城市文化生活。实施文化民生工程,推进图书馆、美术馆、大剧院、音乐厅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造全国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促进文化产业与科技、金融等融合发展,努力成为经济支柱产业。

 同时,还要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和文化地标,精心打造大熊猫文化、金沙文化、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等国际文化品牌。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保护,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地标性街区和建筑。

 关键词:生态环境

 提升中心城区绿地系统 大幅减少重度污染天气

 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是成都生态环境打造的重点目标。具体来看,要提升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加强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建设,拓展城市立体绿化空间,打造环城绿廊,建成环城生态区,发展城市走廊间组团式绿地。

 与此同时,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制定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条例和行动计划,大幅减少重度污染天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管理环保“一票否决制”。

 关键词:开放发展

 建4个国际性“枢纽” 建1个国内区域性“枢纽”

 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城市,成都未来要如何融入、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建议》提出,成都将建设国际性内陆型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建设国际性区域航空枢纽、建设国际性区域铁路枢纽、建成国际性区域通信枢纽、建设国家区域性高速公路枢纽,以此打通“脉络”加快城市发展。

 具体来看,成都要在空港、铁路、公路、航运、城市交通等领域发力,完善对外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推动规划建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成兰、成西、成渝、成贵高速铁路,构建连通欧洲泛亚桥头堡和国家向西开放的铁路门户;加快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等建设,搭建成渝西昆贵菱形经济圈高速公路骨架;深化成都与泸州港、宜宾港铁水联运、公水联运,统一协调立体口岸开放体系。

 关键词:教育质量

 成都名校将进乡镇 困难高中生可免学杂费

 教育是市民关注的重点。未来,成都的名校将进县城和乡镇,以努力缩小区域差距。率先在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

 同时,全面与国际接轨,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深化国际友城教育合作机制。实施“留学成都”计划,提升成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居民收入

 建立行业工资指导线制度 推进国企负责人薪酬改革

 未来,成都力争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努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同时,完善最低工资保障,探索建立行业工资指导线制度。

 成都还将推进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从多个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关键词:社会保障

 养老保险多缴多得 推行渐进式延迟退休

 让市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成都未来社会保障服务发力的方向。成都将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推行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探索整合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建立适度普惠性儿童福利制度。

 关键词:健康成都

 实行分级诊疗 艾滋病防治药物免费供给

 医疗改革是健康成都的关键词。《建议》明确,要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实行分级诊疗,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在公立医院改革上,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同时,健全药品供应和质量安全保障机制,理顺药品价格,增加艾滋病防治等特殊药物免费供给。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