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县和水城唱响双城记:生活因水盘高速转变
2015-12-22
制图:徐其飞
排名2105年中国百强县第83位的贵州盘县,多年以来,盘县人的生活却靠“滇”不靠“黔”。
这是因为:水盘高速未开通前,盘县虽距六盘水城区的水城200公里,但驾车到水城需要7小时以上。相反,它到云南省曲靖市只需30分钟,到昆明车程也就1小时左右。天然的地理交通环境,让盘县人的生活朝云南靠拢。
2013年8月水盘高速通车,盘县与水城的距离拉近,还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一曲“双城记”正在唱响……
黔路面孔
小站客运员
穿行在村庄与大山间的水盘高速徐其飞摄
水城县营盘乡位于水城、盘县交界,距发耳镇49公里,是水盘高速过境的乡镇之一。从发耳镇坐火车至营盘乡需20多分钟;高速没通前,从发耳坐客车至营盘要两小时以上,还得不堵车。从六盘水驶往昆明的6061次列车经停17个小站,营盘乡境内的三家寨火车站是其中之一。
12月18日17时15分,火车即将进站。站上候车的乘客,不到40人。“高速开通,很多人都坐客车了。”52岁的杨学文是三家寨站点的一名客运员,从事该项工作已17年。
杨学文回忆,几年前由于公路路况不好、坐车时间长,火车成了营盘乡村民外出赶场的首眩到了附近乡镇赶场的日子,村民们背着红果、白菜等果蔬,早早来到三家寨站点乘车。
“大大小小的背篼、箩筐,摆满了车站。”杨学文说,当时6081次火车上有两节车厢不摆放座椅,专门腾出来堆放货物,当地村民称这列火车为“大篷车”。
近两年来,村民们大包小包背着农产品坐火车赶场的场景,正逐渐减少。47岁的发耳镇村民杨四福,曾是“大篷车”大军中的一员。当天,他来营盘乡售卖烟叶,正准备乘车回家。
“高速开通,很多人不再来‘赶转朝了。”杨四福分析,一方面很多商贩买了货车,直接开到村里收购烟叶,村民在当地就能售卖,不再外出。此外,交通便利后,进货较为方便,各个乡镇的物品供求充足,“赶转潮卖东西的人也少了。
“以前平均每天有300多名群众乘火车,现在只有一半左右。”杨学文说,如今出行的乘客是走亲访友,以前背着山货走十来公里赶火车的村民,基本已看不到了。张鹏朱海
高速通车了
乡村客运旺
高速开通,外地客商在盘县鸡场坪乡街上开起了手机专卖店徐其飞摄
“到发耳的,赶紧上车了,走高速。”12月18日上午,水城县城内,38岁的马耳敏站在一辆中巴车前,招呼着乘客上车。
从1993年开始,16岁的马耳敏就跟着父亲经营从水城县发耳镇到水城县城的往返中巴车,她是售票员。
“以前都是走212省道,路烂、坡陡、弯大,刹车部件平均4个月换一次。”马耳敏说,从水城前往发耳单边76公里,需3小时左右,单程票价一趟要7块钱。“那时一斤姜才买7角钱,村民坐趟车就要卖掉十斤姜。”马耳敏说,她早上出发都会带上盒饭,中午在沿线的村寨老乡家热一下再吃。
2009年2月,在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的组织实施下,全长约91公里、双向四车道的水盘高速开建。
水盘高速北起水城县玉舍乡法窝与212省道相连,南至盘县红果与镇胜高速相连,途经发耳等乡镇。“跑在212省道,却关注着高速路的进展。”马耳敏说。
2013年8月,经水盘高速项目办公室努力,水盘高速开通,水城至盘县的车程由以前的3个半小时缩至1个半小时。其中从水城至发耳的一段长56公里。“虽然走高速要交30元过路费,但比走老路划算。”马耳敏说,走高速1小时左右就能到,省油不说,每天还可多跑几趟。
“高速边上的发耳镇,就像中转站和交易中心。”发耳镇镇政府宣传委员刘鑫说,以前周边村民向外出售农产品主要是坐火车后,在铁路沿线站点售卖。如今很多商贩瞄准商机,从水城将日用品运至发耳搞批发。周边离发耳较近的乡镇群众,不用再去水城,直接在发耳就可买到所需产品。
交通条件在改进,周边一些村民看准乡村客运市场,也纷纷买车加入。从发耳至水城的中巴车数量,已从二十多年前的1辆,增至目前的21辆。
盘县人买车
不用跑云南
水盘高速的一座大桥(左)与附近的铁路桥(右)山间相逢,成为别致景观
“虽然是六盘水人,但一直很难融入六盘水的生活圈子。”10年来,盘县人何勇和妻子刘桂芳的家庭变迁,是六盘水市交通发展的缩影——何勇在水城县某事业单位任职,刘桂芳则在盘县做小生意,多年前,两人正谈恋爱,“谁将就谁”成了小两口的心玻
有两桩事让这对鸳鸯险遭“棒打”。一是4年前刘桂芳用积蓄买车,那时,盘县人流行到邻近的云南曲靖市买车上牌,当地品种多、售后完善、也出台优惠了政策。而盘县既无4S店,新车搞保养还得去云南。
不过,何勇坚决反对,“处理违章还得跨省,万一贵州号牌以后紧俏了,也得过户。”然而,当何勇开着面包车,沿212省道从水城堵了10个小时才到盘县,且车底盘被坑洼路面挂成“花”时,他妥协了。
第二桩事是,亲家早就在曲靖买了套房,2012年两人结婚后,想着能照顾父母,刘桂芳准备在曲靖购房,而何勇坚持在六盘水买房。“为了不吵架,好几次我都找借口拖延交定金的时间。”后来水盘高速将开通,何勇觉得他们的争执也快到头了。
的确,2013年8月水盘高速通车,周末下班,何勇只用个把小时就能回盘县。之后,两口子在盘县购置房产,他又买了一辆车,上了“贵B”牌照。他们说,现在盘县交通便利,去贵阳有沪昆高速,去六盘水有水盘高速。“最重要的是亲戚朋友都在这边,有了家的感觉。”刘桂芳说。
不仅外出买房的盘县人“回来了”,近两年来,越来越多水城人到盘县经商落户。盘县住建局房开办主任雷杨宇说,去年水城有52人在盘县买房,截至今年11月份有78人,与之对应的是,2012年,这个数字一只手就能数完。
“盘县车辆大量外出入户,税费外流,对本地经济是一种损失。”盘县车管所副所长梁勇说,当地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在曲靖等地入户的车辆“回家”。目前,盘县车辆保有量在12万辆左右,较2010年翻了一番。
建立体交通
送盘煤出山
盘县鸡场坪乡新修的棚户区安置房,距高速路不远徐其飞摄
盘县是全国知名的煤炭大县,水盘高速沿线有发耳、松河两大储煤矿区。每天都有运煤的货车从这出发,将煤炭运至四面八方。
盘县煤炭局调运管理中心负责人敖明说,由于以前盘县距离六盘水城区较远,运输路途和时间均较长,盘县煤炭出境主要是选择云南作为通道,并销往该省及广东、广西等省市。
水盘高速开通后,盘县煤炭部分开始通过高速公路,往水城县等地运输。比如,部分精煤被运往位于六盘水城区的水城钢铁(集团)公司、部分运往位于水城县发耳镇的发耳电厂等。
为了让煤炭能够搭上高速快车,“十二五”期间,当地专门修建运煤公路约142公里,以连接省道、国道、高速、铁路,方便“盘煤”出山。
作为能源大县,在立体交通网络日趋成熟的背景下,盘县的煤产业发展在积极谋求转型。在该县鸡场坪乡,贵州盘江煤层气开发有限公司的其中一组9个“蝌蚪井”(抽气设备),正从地下千余米的煤层抽出这种新型能源气体。目前,日产气量9000立方米,节约标煤16.4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93.16万吨。
盘县交通运输局机关党委书记李春仙说,在不断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2016年起,水盘高速将与在建的盘兴高速(至兴义)相连。此外,规划中的盘县至云南宣威高速增加盘县出省通道,即将开建的城市快速环线也优化城市道路功能,将与高速路连接起来。
揭秘水盘高速“生命禁区”工程——
高瓦斯煤层
建发耳隧道
有“生命禁区”之称的发耳隧道徐其飞摄
水盘高速发耳隧道位于水城县发耳镇,隧道进口位于营昌村,出口位于新联村,穿过发耳镇街道和212省道,是一座上下行分离式四车道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左线长2064米,右线长2099米,隧道最大埋深210.47米。
设计地质资料显示,发耳隧道洞身共穿越17层煤,煤层平均厚度在1.01~4.80米之间,瓦斯压力在1.5~3.12兆帕之间,其中,每挖一吨煤,最大释放瓦斯含量达12.95立方米。
盘县的煤层气开发徐其飞摄
按照国家规定,每吨煤的瓦斯释放量如果达8个立方米及其以上就属超标,会有导致瓦斯爆炸的危险,必须进行防治,否则不能施工;瓦斯压力达0.74兆帕后,就有瓦斯和煤一起喷出的危险。因此,发耳隧道被称为“高危难修”隧道,又有“生命禁区”之称。其穿越煤层数、瓦斯含量、瓦斯压力等在国内已建成公路的瓦斯隧道中较为罕见,是贵州当时在建和已建成的第一座高瓦斯公路隧道。
发耳隧道当时由贵州省煤科院专家设计,同时请来重庆煤科院专家进行全程监控。“里面瓦斯含量高,一旦达到最大涌出量,可能发生爆炸。”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孙瑞华表示,隧道各段施工前,专家需提前计算出瓦斯最大涌出量,确定通风风量及风速,并采用防爆型风机、阻燃型防静电风管等设备,及时将瓦斯排除。
因此,隧道施工速度慢,一般隧道每天可以挖二三十米,但发耳隧道最少时每天仅能掘进1米左右。
发耳隧道2009年5月施工以来,承建方培训和配备井下特殊工作人员近200人,组建了对应的防突队、地质队、抽放组、监控组、通风组,建立了完善的煤矿用防爆电气系统、通风系统、瓦斯监控系统、瓦斯抽放系统。经过3年努力后,2012年4月5日,发耳隧道安全贯通。
黔路拾遗
贵黄公路
建设往事
为贵州首条高等级公路
“不是夜郎真自大,只因无路去中原。”这是在贵州省交通运输系统工作近30年的职工李黔刚,对多年前贵州发展遭遇交通瓶颈的深刻感受。在他的记忆中,贵黄高等级公路的开建通车,是贵州交通发展实现重大突破的特殊一幕。
据省交通厅数据显示,1949年,贵州省仅有公路3943公里,其中勉强通车的1950公里。经过30多年努力,至1985年,贵州省公路通车里程达27999公里。然而,“量”的改观并没有带来“质”的发展,贵州仍然没有一条一级公路。
1986年,贵州公路发展迎来转折。同年的8月15日,贵阳至黄果树汽车专用高等级公路破土动工。在经济落后的贵州修建首条高等级公路,这是公路建设从此走向现代化的标志。
李黔刚回忆,全长137公里的贵黄高等级公路,东起贵阳,西至黄果树瀑布,它的建成标志着贵州的公路建设走向新的起点。因此,从1986年8月15日开工至1991年5月16日竣工通车,这条路也受到多方面关注。
“交通部领导曾数次来黔考察调研,贵州省四大班子的领导多次到工地现场办公,为建设排忧解难,也出现了不少‘路专员’、‘桥县长’等的代名词。”李黔刚说,当时,国家关怀贵州,但国家资助与实际需要仍有很大距离,本省财政困难抽不出配套资金。
怎么办?时任贵州省省长的王朝文在《人民日报》上亮出贵州人的招数:“用优惠政策促交通发展。”拆迁构造物由地方政府负责;工程材料实行优惠价格;抽调到工程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工资由原单位发放,尽可能地采取一切措施让有限的资金用到非用不可的地方,让最少的投资发挥最大的效益。
最终,经过全省的努力,贵黄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交通部致信祝贺。同时,贵黄公路还荣获交通部“全国十大公路工程(1978-1993年)”殊荣。
作者:邱宏卫张鹏朱海高松本文来源:金黔在线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