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先行官”作用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访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马吉孝
2015-12-23
青海新闻网讯长期以来,交通运输都是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在“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理念的指引下,省委省政府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铁路、公路、民航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增强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交通运输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作用和功能进一步凸显。12月7日,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马吉孝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阐述“十二五”期间青海陆海空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十三五”时期的打算。
问:“十二五”期间,我省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000公里,增长了10多倍;初步形成“一主六辅”民航机场建设格局;青海迈入高铁时代,发展后劲全面增强。作为统筹规划铁路、公路、水路、民航以及邮政行业发展的行政部门“一把手”,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答:“十二五”时期,是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不断加大,成绩最显著,群众受益最明显的五年。五年来,在积极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实践中,我们也积累和总结了一些宝贵经验。首先,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为交通运输发展指明了方向。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工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关心、关怀交通发展,多次深入建设一线调研考察,强调要紧紧围绕治青理政的战略任务,自觉服从省情要求,立足青海实际,主动服务大局,认真思考交通运输的阶段性特征,以及交通运输部门应当承担的责任和需要发挥的作用,力争为“三区”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地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其次,交通运输部、国家民航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大力支持,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保障。我们紧紧抓住国家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发展、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等历史性机遇,主动与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部委进行对接,积极争取国家在项目、资金及政策上的支持。与此同时,省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形成交通运输发展的合力。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们加强与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国土、环保、林业、水利等厅局委的沟通协作并获取支持配合,如省发展改革委积极协调重点项目推进工作,省财政厅拨付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交通建设,省环境保护厅、省林业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等简化程序,限时办结用地、林地占用、环评、水保等手续,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融资,形成了交通运输发展的合力。
问:交通运输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产业,建设投资具有规模大、效益好、见效快的特点,进一步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满足当前需求,服务宏观经济稳增长,而且可以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留有空间。请您谈谈“十三五”有什么打算?
答:“十三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攻坚阶段。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的要求,继续坚持“适度超前、统筹发展”的原则,促进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邮政等各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加快建成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征程奠定坚实的交通运输基矗
首先,是加快“十二五”规划内项目的建设进度,全面完成既定的规划目标任务。
其次,是做好“十二五”与“十三五”规划的衔接,提前组织实施符合“十三五”规划方向,先导作用突出、前期工作完备的项目,发挥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投资增长的拉动作用。
《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期间,青海要建成格敦、格库铁路,力争再开工建设一至两条铁路大通道。加快发展地方铁路,进一步形成快速便捷的铁路网。加快推进国家高速公路网青海省内路段建设,实现西宁至市(州)、重点县高速公路全覆盖;加大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力度,重点建设沿黄公路及旅游公路,全部县城通二级及以上公路;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实现所有乡镇及行政村通畅。全面形成“一主八辅”民航机场运营格局,实施西宁曹家堡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增开国际新航线。建设一批通用机场,不断扩大民航服务范围,形成较为完善的航空服务网络。开发水路运输,有条件水域基本实现通航。建成西宁、格尔木两个综合交通枢纽。补好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力争到2020年,全省基础设施水平整体上得到根本性提升,发展基础更加牢固,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具体到交通运输行业,我们将进一步总结借鉴“十二五”期间成功的发展经验,紧抓国家政策,坚持以解决制约我省交通运输发展瓶颈问题为主攻方向,补齐短板,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家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藏区农村公路,不断完善路网结构;加快推进“四个交通”发展,增强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到“十三五”末基本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奠定基础,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