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百千,共话大交通——湖州篇
2016-07-22
“十三五”大幕开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兴未艾,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当此全新历史阶段,浙江交通全力实施“5411”发展战略,努力打造水陆空多元立体、互联互通、安全便捷、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风满征帆,“十百千”计划启动实施,举全省之力建设综合交通的战役全面打响。
建设交通强省,助力全面小康,浙江交通推出《聚焦十百千》,广邀地方党委政府领导谈交通,细数各级交通的发展举措和实效。今天,为大家带来湖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建新的文章,讲述湖州在“十三五”时期,围绕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夏宝龙书记调研浙江交通时的讲话精神和浙江交通“5411”发展战略,加快构建“铁公水”多元立体、互联互通、安全便捷、绿色智能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湖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一市五区”继续发挥基础和支撑作用。
建设“南太湖大通道”打造“半小时交通圈”
□湖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建新
“十二五”期间,我市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4.3亿元,比“十一五”增长13.7%。其中,新建二级以上公路300公里,四级以上航道296.38公里,等级以上客运站8个、货运站3个,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最大、民生改善项目最多、交通转型升级发展最快,让“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梦想变得更加现实。
“十三五”时期,我市将紧紧围绕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夏宝龙书记调研浙江交通时的讲话精神和浙江交通“5411”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以建设“南太湖大通道”和打造市域“半小时交通圈”为抓手,全面对接拾万亿综合交通工程”,实施综合交通“百个项目、800亿投资计划”,加快构建“铁公水”多元立体、互联互通、安全便捷、绿色智能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湖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一市五区”继续发挥基础和支撑作用。
具体来说,就是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构筑南太湖区域立体交通大通道。重点实施“两轴一廊”建设工程。“两轴”即以商合杭铁路、湖苏沪高铁、申嘉湖高速、318国道、302省道及长湖申线航道西延等为主的“沪苏浙皖交通通道”,以及以杭宁高速、杭长高速、钱江通道北接线工程、宣杭铁路电气化改造、京杭运河四改三整治等为主的“杭湖宁交通通道”;“一廊”即以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德清段、杭宁高速、104国道、303省道、304省道,以及德清、安吉融入杭州都市圈轨道交通等为主的“临杭交通走廊”。南太湖区域立体大通道的建设,必将进一步发挥湖州综合交通组合优势,吸引更多的产业、人力资源前来集聚。
二是科学编织市域综合交通网络。围绕湖州“一核两带两轴”城镇空间布局,加快市域交通通道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升中心城区在统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地位。一方面,积极构建中心城区畅通各县(区)、连接各主要乡镇的市域交通网络,实现中心城区至各县(区)30分钟通达;另一方面,继续深化“美丽乡村路”建设,改造提升农村公路等级,完善农村客货运枢纽和港湾式停靠站,进一步畅通城乡通行环境;同时,全面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到2020年,中心城区公交分担率达到25%以上,拥堵状况得到大幅缓解。
三是积极申报“国家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围绕国家“长江经济带”和全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战略,全力实施河海联运工程,加快建设长湖申航道产业经济带和京杭运河产业经济带,推进港产城联动,进一步推进内河水运转型升级,以培育湖州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到2020年,全市内河集装箱吞吐量力争突破50万标箱。
四是加快推进绿色交通示范市建设。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全国绿色交通城市”建设,大力实施生态建设、集约运输、清洁能源、绿色出行等“四大工程”,加强交通领域节能降耗,优化运输结构,建设“美丽交通”,切实提升交通运输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率。
五是继续打造交通运输管理服务升级版。围绕普惠发展、让市民共享发展成果的要求,以湖州交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导向,全面深化行业改革攻坚,推进惠民发展、创新发展,为全市交通运输事业注入不竭动力,打造人民满意交通。
蓝图绘就,号角吹响。我们确信,通过交通运输部门的奋力拼搏和全市上下的通力配合,到2020年底,各县(区)将至少通达1条高速铁路、2条高速公路、1条国道和1条高等级航道,湖州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基本形成,交通运输作为地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先行官”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