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社科院报告: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展最大
2017-06-06 
        (原标题:社科院报告: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展最大建议增加津冀用地指标)

        导读:6月5日,社科院一份报告指出,京津冀产业转移协作、交通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要素流动等领域取得进展,但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尚未充分显现,北京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津、冀辐射仍显不足,中央企业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力度还不够。报告认为,应该引导京津优质服务资源向河北辐射,大力推进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完善产业转移协作利益共享机制,国家应该适当增加津冀两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社科院一份报告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在产业和公共服务向外疏解方面仍需改善。

        6月5日,中国社科出版社和中国社科院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联合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报告(2016)》。该报告指出,2005-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总体呈现上升的态势,特别是2014-2015年上升幅度更大,这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阶段效果比较明显。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超过九成受访者认可北京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成效。同时,还发现京津冀产业转移协作、交通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要素流动等领域取得进展,但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尚未充分显现,北京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津、冀辐射仍显不足,中央企业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力度还不够。

        中国社科院工业所副研究员叶振宇指出,调研显示北京的很多产业在加快疏解,但是实际落地比较难。比如河北一些土地指标大多给重大项目,很多产业转移到了河北市县,没有土地指标所以无法在当地建厂。他建议,应该给河北、天津部分地区增加一些土地指标,这有利于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加快

        根据上述报告,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近期取得了巨大进展,整体上呈现上升态势。

        具体而言,2005-2011年是稳步上升阶段,2012-2013年是下滑阶段,2014-2015年是企稳回升阶段,京津冀三地发展差距呈现缩小趋势。

        调查结果也显示,非首都功能疏解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认可非首都功能疏解已取得进展,其中45.71%的受访者更是肯定其成效,仅2.86%的受访者认为非首都功能疏解没有进展。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取得最大进展的是交通一体化。在1102位京、津、冀三地受访者中,近65%的受访者认为京津冀交通出行环境更便利,23.48%的受访者认为交通出行环境略有改善,10.51%的受访者认为交通出行环境没有明显变化,1.19%的受访者认为交通出行环境更加恶化。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在上述报告发布会上指出,在京津城际高铁开通前,两地短途列车每天只有4趟,现在最多时每天有110对,这是不可想象的。另外,港口之间的协作也有进展,而不是像过去河北和天津的港口布局和发展都是各干各的。

        孙久文建议,非首都核心功能向雄安新区疏解,要注意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否则雄安新区虹吸效应太强,可能在周边地区产生新的贫困带。

        目前,雄安新区的规划正在制定,涉及产业、交通、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具体在交通方面,北京到石家庄、九龙的高铁都要经过雄安新区,天津到雄安新区,以及雄安新区到忻州也在规划高铁线路。

        中国社科院工业所所长黄群慧认为,非首都核心功能向雄安新区疏解,有望经历行政推动疏解转移、市场培育转型换挡、自主成型发展3个阶段。未来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将在该地聚集,国家应该将可以试点的政策用于此地,推动智能制造等产业快速发展。

        黄群慧认为,雄安新区最后总体投资可能要达到上万亿元,光靠政府投资是不够的,还是要让市场发挥主导性作用。

        建议增加津冀用地指标

        上述报告还认为,应该引导京津优质服务资源向河北辐射,大力推进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完善产业转移协作利益共享机制。这方面,国家应该适当增加津冀两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目前,在京津冀一体化以及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方面,实际的产业疏解和医院、教育等公共服务方面疏解进展不是很大。

        课题组对一般制造业、商贸物流、金融服务(主要是金融后台)、健康养老、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医疗、教育、培训等)等行业对外转移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般制造业和商贸物流业对外转移最为明显,而金融服务(金融后台)、健康养老、社会公共服务功能等行业向外转移进展相对缓慢,其它行业进展介于中间。

        在512位京、津、冀三地受访者中,20.7%的受访者认为京津冀产业转移合作项目多,已取得实质性进展;53.3%的受访者认为产业转移合作项目多,但落地困难;21.7%的受访者认为产业转移合作项目不多,推进困难。

        北京市医疗、教育资源对津、冀的辐射仍显不足。在北京与天津、河北合作共建医院方面,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合作共建的医院太少,难以分享北京优质医疗服务资源。因而,扩大医疗机构合作领域是促进北京市优质医疗资源向津、冀辐射的突破口。

        中国社科院工业所副研究员叶振宇指出,现在北京的一些产业向外转移与过去不一样。过去是河北难以引进到北京的企业,现在是北京的企业去了后当地没用地指标。

        “建议采取园区合作的方式,比如北京海淀区在河北某市建立园区,实施税收和GDP(地区生产总值)分成,这样北京企业可以很好地被引进到河北。”

        叶振宇认为,北京各个医院本身没有转移疏解到河北的动力,因为这不像企业有利益驱动,最后还是要中央层面进行推动。

        国家发改委国土所原所长肖金成认为,要注意实现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不是不发展北京,而是要带动河北地区发展。雄安新区应该成为反磁力中心,带动河北地区的发展,也要带动保定地区发展。他认为,雄安新区要更具有吸引力,光靠疏解北京的一些产业仍不够,可以集中全国乃至全球的资源来发展雄安新区。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定军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