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精英 > 正文
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管理——周世忠先生访谈实录
2010-06-11 来源:中国桥梁网
2010年6月5日,“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第十九届颁奖大会”在石家庄铁道大学召开。会后,中国桥梁网采访了“2010年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桥梁大奖”的获得者周世忠先生。这位谦和、健谈的长者对于中国桥梁的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以下为本次采访的访谈实录。

中国桥梁网:您这次获得了“2010年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桥梁大奖”,此时您最想说的是什么?

周世忠:那就是感谢。感谢茅以升基金会,感谢评委会对我的鼓励,也感谢同仁对我的帮助。这几年,我虽然是退休了,但是作为交通部专家委员会的委员,我还是会经常在全国的一些大桥上开会和活动。我最想说的就是,中国的桥梁事业现在正处在一个鼎盛的时期,任务很多,难度也很大,这就是我们最好的机遇。我们怎样来抓住这个机遇来提高我们大桥的质量,这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中国桥梁网:现在的中国桥梁行业发展的很快,就如同您刚才所说的,我们正处在鼎盛的时期,怎样保证桥梁的质量就是一个特别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中国桥梁网的群里就经常会遇到一些工程师求助关于桥梁裂缝之类的问题,如何解决桥梁质量的问题特别需要得到大家的关注。

周世忠:想要保证桥梁的质量,就要求我们不但是要在施工时把好关,而且应该在事先就做好大量而又充分的准备工作。对此我总结了三个要点——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管理。

桥梁的质量要从设计这个环节就重视起来。正因为咱们的桥梁发展太快,很多项目的负责人可能就只是因为之前做了两三个小项目就得到了负责大工程的机会,所以很多技术人员的水平都不是很高。

除了在人员上要加强培训和管理之外,在方案的设计上也要考虑到质量这个方面。方案的制定是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要考虑的大问题,在制定上不能追求桥梁的奇异,而忽略了桥梁的功能性和安全性。

第二个要点就是精心施工。实际上这是桥梁建设最关键的一步,但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一些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积累比较少,经验也很不足。对于这一点我建议,希望各单位可以组织一些经验丰富的专家来编写施工工艺的范本,并对广大的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现场施工的工程师有了这样的范本就能够比较顺利的工作了,自然也就省去了很多从头开始摸索的时间和精力。

江阴桥在建造时,我们就请了一家英国公司。他们的施工过程非常严格,把这座桥在架设时将会用到的所有步骤都提前做出了工艺设计和预案,现场工程师完全依照这些步骤来进行实际操作。这个工艺做得非常精心,甚至连上螺丝钉的时间也有严格的规定。有了这样标准的范本指导,现场的工程师就不容易出问题了。

但是这样的做法也有它的缺点:范本上的东西和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一定会有差距。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员不要教条,应该把文字经验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中国桥梁网:不仅是工程技术人员需要这样的指导,参与桥梁建设的蓝领工人也同样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

周世忠:现在的很多桥梁建设的施工单位所用的操作工人都是农民工。蓝领工人的操作技能要怎样提高也是目前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他们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可是没有得到相关的指导,这也是咱们国家的大桥屡屡出现问题的一个原因。总之,无论是蓝领还是白领都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指导并且尽可能使他们稳定下来。

刚才谈到的是施工,下面我谈一下管理。管理既包括工程中的施工管理,也包括工程后的运营管理。这样整个桥梁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中国桥梁网:我们采访过一些学生对于创新的理解,他们一般都会觉得只要是做得和别人不一样就是创新。您觉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创新。

周世忠:关于这个创新的问题,邓文中先生有一句很精辟的话,我很赞成他。他说:“你做一项工程时,每运用到一些改革、提高,这就是创新。”我在这后面又加了一句:“我们的创新是要产生效益。”我们不能花了很多的钱去造一座桥,结果和别的桥效果一样,寿命又不好,这就不能算是创新了。

我们不能以标新立异为目标。我们造出来的桥应该更安全、更牢固,这是造桥的首要条件。如果做出一个很怪异的、三年五年之后就要大修的桥,就没有意义了。

我在这里举一个例子。邓文中先生做的重庆石板坡桥,当时需要跨过三个墩子,但是混凝土连续刚构里面又做不到这样跨度,他就在跨中使用了一段钢梁,大大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这就是创新。对石板坡桥的创新并不是在做求异的表面功夫,它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中国桥梁网:现在关于桥梁的创新也传出了很多的负面消息,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周世忠:创新也不都是好的,有时候也会产生负面的作用。比如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泵送混凝土,它虽然在输送功能上有所突破,但是却降低了混凝土的品质。泵送混凝土增加了水泥和水的用量,混凝土就容易开裂。所以,目前在泵送混凝土的工艺改进上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进行研究。

  中国桥梁网:目前国内的桥梁建设大部分都是在使用进口的设备和材料,您对这一现象有何看法?

周世忠:采用国际先进设备是必要的,因为有些工程确实需要这些进口设备才能做出来。没有好的刀子就做不出好的活。使用这些进口设备虽然对国内的设备生产厂商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毕竟它的安全性、可靠性要好一些。但是在材料方面,我希望还是可以国内化,这就要求国内的材料能达到桥梁使用的标准。

中国桥梁网:现在国内设计师的一些观念、观点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很多专家在谈到咱们国家的桥梁时一般还是认为中国现在是桥梁大国而不是桥梁强国。在您看来,在向桥梁强国这个目标努力的道路上,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

周世忠:我觉得还是要精心。比如同样是做一个风洞实验,咱们是做好模型就实验;可国外就会研究得非常精细,他们会在每个接口处都包上很薄的胶带,就是这样的一层胶带就可以起到提高实验仿真性及其结果准确性的作用。

像这样的工作我们要经常和国外进行交流,甚至可以把一部分工程交给他们来做,在做的过程中向他们学习。比如苏通桥的阶段拼装,我们是请新加坡的公司来做的,但是现在我已经把他们的技术都学会了。我们如果去摸索这些技术的话肯定会走很多弯路,那么就可以借鉴国外的已有经验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水平。

中国桥梁网:现在的年轻人还是有些浮躁,特别需要得到像您这样的老专家所给予的指导和帮助。对于这些中国桥梁事业的接班人,您有什么要说的?。

周世忠:现在的学生还是要安下心来,不能急于求成。我们都知道,当年茅以升老先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博士论文获得很好的发展,但他还是坚持要到工地去实习。这就是一种踏实的态度。

另外就是希望大家可以多读书,因为书本上的知识都是前人的很多经验。尽管现在的很多书中教训讲的少些,但是书中提到的经验来指导自己的实践也会有很大的收获。

中国桥梁网:您觉得我们国家桥梁建设的发展趋势将会是什么样的?

周世忠:中国整个桥梁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还是好的。虽然存在一些奇异的桥梁,但那也只是个别现象,大部分桥梁建造得还是不错的。我们每造一座桥都要考虑过去造桥的时候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在这座桥上把这个问题克服掉。每次克服掉一个问题也是创新。

现在有的人觉得把别人的图纸拷贝过来,多雕一个花也是创新了。创新就是需要大家多动脑筋。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发展太快,大家都来不及去仔细地去思考。最近我们去了沪蓉西高速公路,我觉得它做得比较好。它成功的原因在哪里?他们在2002年就已经开始做项目设计和研究了,到2004年才正式开工。工程人员在前期做了很多铺垫工作,而且这些铺垫也是非常必要的。

中国桥梁网: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相信我们这些专注于中国桥梁事业的桥梁人都能够从您的这些观点中得到很多启发。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