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赵际顺,初中毕业, 2005年取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颁发的高级技师职业资格,2007年自学取得大学本科学历。现任中国中铁电气化局北京地铁15号线设备3标项目副经理。
赵际顺曾多次评为局集团公司优秀工程技术人员,2011年获得局集团公司十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87年赵际顺由部队转业到铁道部电气化局建筑公司,历任专业技师、专业技术负责人、专业高级技师、公司技术专家、项目副经理,2005年任中铁电气化局首都机场线机电设备安装项目部副经理。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追求,但每个人的追求各有不同。“一个人不能说大话,对家庭、对企业要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而且要用心做好”,这就是中国中铁电气化局北京地铁15号线设备3标项目副经理赵际顺朴实无华的追求。
2006年6月,赵际顺开始参加首都轨道交通建设,从那时起,他就一门心思要为首都轨道交通建设做点事。先是参加首都机场线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后又参加地铁15号线设备3标工程的施工。虽然年龄已过半百,然而他忘我的敬业精神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令人赞赏折服。据介绍,他搞技改13项,其中2项获得国家专利,1项即将通过国家专利评审。
“充电”孜孜不倦
他说他天生好学,只是命运没有给他安排上大学的机会,但内心总是对知识有一种渴求。
初中毕业后由于受地方政策影响没能继续上学,后来他参军当了基建工程兵。入伍后,他学的是水暖专业,一干就是8年。通过“大熔炉”的锻炼,他入党提干,积累了丰富的专业施工经验,为他日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我在部队时就一直在记学习笔记和工作笔记,当时,我就一个想法,对未知的东西一定要搞懂”。
工作中,因为知识浅薄,使他看图纸只能看些“皮毛”,不能甚深明了。于是,他买了很多专业书籍“恶补”,决心不但要看清图纸文字,还要搞懂图纸的设计原理和意图。
为此,他参加了很多专业培训。他说这不是单纯为了考试拿证,而真真是为了提高自己。
转业后来到铁道部电气化局建筑处,依然从事水暖专业工作。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继续保持部队作风,不计较个人名利,一心想怎样多干“活儿”,怎样把“活儿”干好。
当时,有一位公司老总非常看好他的专业技术,提醒他为什么不提高一下学历,将来会有更大作为。于是,他自学7年拿到了本科学历,自学了CAD制图,继而通过了全国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通过了国家高级技师资格考试。
“责任”沉沉甸甸
承建首都机场线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是中铁电气化局建筑公司首次进入北京市轨道交通领域。作为项目副经理,他深感责任重大,因为这项工程能不能干好、能不能干出彩,关系到企业能否在这一领域立足。
“一定要为‘电气化人’增光添彩”!他在内心独白。
消防管道支架看上去是一个很简单的“玩意”,但是它承载着消防管道的安全和稳固。运营公司一位领导对他说,所有地铁消防管道压力试压没有一个达到15公斤的,如果你们能够达到15公斤,你们就是最“牛”的。他胸有成竹地对这位领导说,15公斤的测试压力对我们是“小菜”,我们一般都是16公斤的测试压力。这位领导不信,于是派人在“微服私访”,在他负责施工的东直门至三元桥区间进行管道压力测试,结果打压15公斤管道没有任何问题。从那时起,这位领导对电气化局项目部的施工质量就特别放心了。
施工中,消防水管安装漏水是质量通病,可在他管理指导下的消防水管安装中就是没有跑冒滴漏。为此,北京地铁运营公司都请他去讲课,传授经验。一次,北京某地铁站发生严重漏水,建设单位请他前往救援,他一到现场“三下五除二”轻松解决。
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发现区间内的配电箱因管线多和固定方位存在维修困难问题,运营单位提出将来如何维修疑问,他当即支“招”给予答复,运营单位非常满意。
除了完成好本职工作,他顾全大局,积极参与配合解决运营中出现的故障问题。首都机场线投入运营后,高架桥的雨水斗感应板每逢雨水就会发生信号故障,严重影响行车安全。运营单位把这个棘手难题交给了他,请他帮助解决。他在充分考虑行车安全的条件下,很快研发制作出了离心球磨铸铁快排雨水帽,100多处高架桥雨水斗感应板信号故障隐患得以根除。经雨季检验,证明这项技术创新完全满足两侧封闭式桥面汛期排洪要求,彻底解决了原排水效果差和雨季车辆运行安全问题。该产品已被国家批准为实用新型专利产品。
在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他以丰富的施工经验解决了很多的施工难题,过硬的施工质量得到建设单位认可,因而被市建委质监总站聘为北京质检总站专家,并参与了大兴线、亦庄线、昌平线、房山线和15号线的工程质量监理。
“创新”追求卓越
他的管理风格非常独特。他很少听汇报,而是每天早晨一上班,先身背相机到每个工点看上一看,发现问题将其拍下,然后回到项目部立即提出解决处理指令发给问题责任人整改。为此,施工现场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谁也甭想蒙他。
他带头成立科研小组,进行技术攻关。因为研究科题有使用价值,集团公司专门拨了科研经费。
在北京地铁15号线一期一段机电安装系统工程施工中,他主持研发了快拆防胀限位器、特制球磨铸铁三通新技术工艺,降低了施工难度,即将通过国家专利审批。
了解他的人都说他特能琢磨,善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早在机场线施工时,他就发现消防管道的管子存在隐性砂眼,这种隐性砂眼在验收试验时一般不会被测出,往往过个一年半载才能“露相”,一旦“露相”就必须进行更换。然而更换施工非常困难,拆卸管子最短的也要150米,一般必须在地铁夜间停运后3个小时的“天窗点”内完成施工。于是,他主持研发了安装方便快捷的快拆防胀限位器,应用到了地铁15号线。以前,拆卸维修一次需要几周时间,如今25米安装一个快拆防胀限位器以后,最多两天就可以完成拆卸维修。
据他的同事们介绍,他的技改发明很多,虽说都是“小打小闹”,但都特别解决实际问题。一个H型加固架解决了管道转弯均匀受力问题,一个挂架梯子解决了15号线望京西至马泉营区间双向40多公里照明配电箱的维修问题,……。
采访感言:
赵际顺虽然年过半百,然而他忘我的敬业精神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令人赞赏折服。在建设首都轨道交通的日日夜夜,他实实在在做事,搞技改13项,其中2项获得国家专利,1项即将通过国家专利评审。他还及时给自己“充电”,学习起来孜孜不倦,通过7年自学拿到了本科学历,自学了CAD制图,通过了全国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和国家高级技师资格考试。这种对知识的渴望也表现出他对自身价值的体现和对企业的无限忠诚。
责任重于泰山,身为项目副经理的他“微服私访”,防患于未然,以丰富的施工经验解决了很多施工难题,因而被市建委质监总站聘为北京质检总站专家。为了优化施工方案,他还不辞辛苦进行工艺工法创新,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赵际顺的这种对企业的忠诚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