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精英 > 正文
向一鸣:做道路工程技术研究的“扫地僧”
2015-05-21 
   作为一名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的“80后”博士,向一鸣的网名是“扫地僧”。他说,扫地僧是武功最厉害的人,却是最低调的。他自己,也想成为一名“扫地僧”。

   35岁的向一鸣是贵州铜仁人,十几年来先后在石家庄、北京、长春学习,期间也在石家庄和北京短暂工作过。2013年6月,向一鸣从吉林大学交通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放弃了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的工作机会,来到贵阳,进入省交勘院山地交通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要从事道路工程技术研究工作。

   “有热忱、有氛围、有前景。”到贵阳后,院里对人才的培养重视令向一鸣觉得干事创业的环境非常好,自己也顺利评上高级工程师,还获得了贵阳市对高层次人才的15万元住房补贴。

   作为贵州省“7朵云”之一,我省拟投资19274.67万元建设智能交通云项目,构建全省统一的云计算服务平台,为政府决策、交通管理、企业运营、百姓出行等提供智能交通服务。向一鸣作为被寄予厚望的新一代科研骨干,在交通云项目中具体负责公路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和交通气象监测系统研发。

   说到平时工作状态,向一鸣用“打鸡血”来形容。为了解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用水情况,向一鸣跑了5条高速,每天都像在打仗。“一条高速公路上至少有十几个隧道,多的有二十几个,只好拼命赶路,常常是走在这个路段是阴天,到了下一个路段突然下雨,鞋子里全是水,然后再去下一个路段时又是晴空。”

   向一鸣也有发怵的时候。“你不知道,在隧道里面和入口,能真实感受到车辆的速度有多快。呼啸而过,激起的一阵阵风让你头皮发麻,还得抓紧没有过车的时间去拍照,一旦听见车临近的声音,撒腿就跑。”总结“在路上”的酸甜苦辣,向一鸣说:“贵州交通正赶上日新月异的时期,最能锻炼人的心智才智精神,也正是我们科研人员大显身手的时候。”

   “有人会问,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打一份平凡的工,何苦折腾?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向一鸣的QQ空间,用一句杨澜的名言,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他的追求。

   在贵阳,工作之余,尝尝美食,看看电影,周末到郊外拍拍秀丽的山水……向一鸣说,这样的生活,对于他那些“漂”在北京、上海,每天挤地铁加晚班的同学来说,暂时还是不可想象的。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