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精英 > 正文
从修桥功臣到澜沧江边的护桥人
2015-07-13 
        

        钏文英老人搬迁时留下的昌淦桥的照片。

        昌淦桥上的“全家福”追踪“七七事变”78周年纪念日之际,本报报道了“昌淦桥”设计者钱昌淦先生的后人从美国来到昌淦桥祭奠先辈一事。近日,钱昌淦的后人已返回美国家中,而他们不远万里寻找父亲印记的深情却在澜沧江边流传开来,那些关于昌淦桥的民间记忆也开始苏醒。

        在功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钏文英老人,并不知道钱昌淦先生,但并不妨碍她对昌淦桥的热爱。在昌淦桥拆迁之前,她特地让家人拍了一张昌淦桥的全景,放大后摆放在新家里自己的床头前,而去世三十余年的丈夫留影,却被她藏着床底的箱中,要想找出还需费一番功夫。

        珍藏起来的除了照片,还有记忆,丈夫王兆友建桥时的英勇身影,和他执着守护的昌淦桥,都永驻在钏文英的心里。

        建桥的艰险与智慧

        88岁的钏文英目前生活在功果桥镇,即原来的旧州镇。这次古镇的更名,让镇上78岁的段抗很生气,“旧州镇这个名字已经用了两千多年,现在因为修功果电站,就要改镇名……”。而一辈子生活在澜沧江边的钏文英,也因为功果电站的建设而不得不搬迁。最终,钏文英搬到了镇上,可是,“好是好,太热,吹不到江边的风。”

        钏文英从记事起就生活在功果村,这是当地一位地主修建的沿江街道,钏文英父亲当时在这里开了个小饭馆,钏文英也就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抗日战争爆发,赶修的滇缅公路正好要跨越澜沧江,必须在功果渡口修建吊桥。工程1938年3月1日建桥项目开工,6月9日正式通车,命名为“功果桥”。

        功果桥建桥时所用建材购自缅甸,滇缅路尚未通车,器材进入国境后全靠人背马驮转运。钢索既重又长,不能切断分运,只好将钢索成盘展开,每隔4米绕成直径约1米的圆圈,用铅索扎紧,在圆圈内穿入抬杠,由两个人前后抬一圈。一根数百米的钢索就是用这种“一条龙”的方法,从国界起沿着崎岖山路运至江边。其艰难险阻难于言表,其运钢索之智慧令人叹服。

        回忆起丈夫王兆友最初来到云南的事,钏文英有些羞涩。当时,远在安徽的少年王兆友听闻云南滇西正在修筑一条公路时,辗转追到了功果村,他想在这艰险的工作中讨口饭吃。最开始,王兆友只能在功果村打些临工,之后王兆友开始卖豆芽,那时我还小,他比我大10岁,每天都见他挑着竹篓去送豆芽,但是并不认识,也没讲过话。”

        

        钏文英老人在仔细找丈夫的照片。

        吹响通车的哨声

        鉴于军运需求量大,一座低荷载的功果桥难以适应战时运输,当局又拟在上游700米处另筹建一座钢桁加劲梁钢索吊桥,即“昌淦桥”,钏文英与当地人都习惯叫它“新功果桥”。

        昌淦桥开建时,施工队要拉一根引线到江对岸,只见全副武装的工程师下了江没游多久就被湍急的江水冲了回来,这一幕正巧被在江边发豆芽的王兆友看见。他生气地骂道:“这么一点小江都过不去,丢人。”说完一个纵身跳进江水,很快游过去又快速游回来。

        看到王兆友在江水中游得利索,便让他帮忙拉引线。第二天,王兆友如约将架桥引线给送到对岸固定牢靠后,便愉快地去卖豆芽了。也因为这件事,从安徽跑来找修路工作的王兆友意外成了修桥工人。

        “他胆子大,人也灵活,来回过江都是他的事,其他修桥的工人必须从老桥绕到对岸工地,他不是从江水游过去就是从钢绳走过去。”钏文英说,通车时,桥中间还有最后一处没有钉钉子,这个钉子就是留给最有贡献的工人钉的。后来有人说,这个钉子就是王兆友去钉的,然后他吹声哨子车才开始通行。“这个我是没见到,不知真假,但修桥的功劳他肯定是大的。”钏文英很肯定。

        

        曾经参加建桥的王兆友家里只有一张遗像。

        昌淦桥的护桥人

        昌淦桥建好后,建桥队撤走,不愿离开的王兆友留下守护昌淦桥,“每天工作很多,要用抹布把钢绳包起来,盖上毛竹,防水,防止生锈。还要经常刷漆,要换桥面板。换桥面板多危险,桥上就是那几个过江钢管,大梁特别宽,两人必须要合脚才能过去。我每次看他在桥上换桥面板时,眼睛都不敢睁开。”几十年过去了,钏文英依然记得丈夫的英勇。

        而王兆友的留下,除了昌淦桥,更多的也许是爱情。抗战胜利后,他迎娶了钏文英,并在村里开了个“云安饭馆”让妻子经营。“我是云南人,他是安徽人,所以店名就叫‘云安’。”钏文英回忆,当时王兆友是维护桥的正式工人,每个月工资6元,加上开店的收入,本想多存点钱回安徽老家。但没想到被人把家里的东西全部抢走,安徽回不了了,就在功果村住了一辈子。

        王兆友护桥的历史在1949年之后就结束了,“离开护桥队后,他拼命苦,什么活都干,我们8个子女,很多人吃不上饭的年代,他没让我们饿过一天肚子。”三十多年前,王兆友离世,临走前他对钏文英说,要让子女学好,人堂堂正正做事,不怕吃苦,在什么年代都饿不到。丈夫的遗言也成了钏文英家的家训。

        而今,已经88岁的钏文英也不会再去看看刷着白墙灰的崭新的昌淦桥了,昌淦桥过去的辉煌和往事都永远地留在了钏文英的记忆中。(记者刘霞文/图)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