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有质量的中高速增长
2015-06-26
丁茂战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无疑仍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但在具体内涵上则要因应新常态,把实现有质量的中高速增长放在首位。
新常态下更有必要保持经济发展势头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保持发展势头显得更加必要。
从经济发展自身看,我们现在正处于爬坡过坎阶段,面临着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任务,且二者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调整经济结构从某种程度上看,就是一个增支减收的过程。调整供需结构需要增加优质公共产品供给,调整区域结构需要加大对中西部等落后地区的投入,调整产业结构需要扶持新兴产业发展,调整城乡结构需要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调整生态结构需要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和修复,而淘汰落后产能、实施定向减税等则直接表现为减收。显然,延续发展势头、保持一定的增速,是调整结构、实现转型的前提条件。
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看,没有发展也无法应对集中爆发的社会问题。西方社会200多年发展转型产生的矛盾,在我国被压缩到了30多年里,这是一个不同群体利益快速洗牌的过程,尤其是我国实施的是追赶型战略,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利益重组速度快、力度强、幅度大,一些群体的社会利益诉求强烈。“能增不能减”是利益分配的共性规律,减少利益矛盾、回应利益诉求、保障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都需要钱,国家财政面临扩大支出的巨大压力,解决经济和社会失衡的矛盾,除了加快发展,没有别的选择。
从国内发展和国际发展看,能否逆势上行,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根本上靠科技创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没有听说什么时候不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它们正凭借雄厚的科技实力、成熟的市场制度,加快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再工业化战略。我国的产业在世界分工体系中还处于中低端,产业背后的科技能力同样处在这个水平上。面对这样的严峻挑战,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
必须守住中高速增长的底线
只要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就无法回避增速这一敏感话题,而且应该有底线。对此,党中央、国务院从未含糊过。
首先需要“能达标”。李克强总理多次指出,增长预期目标要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编制“十三五”规划相衔接。党的十八大则明确提出,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
关键必须“保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经济最基本的目的是保就业。有就业就会有收入,能就业才能有未来。很多国家的宏观政策,都是围绕失业率进行设计和调整的。我国具有人口多的特殊国情,每年等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高达700万,还有城镇新增的非大学生就业人口,还要新增60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化又处于加速推进阶段,就业压力非常大。正如李克强总理指出的,稳增长更是为了保就业,既要满足城镇新增就业的需要,又要为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出空间。
7%左右是经济增速的底线。以去年为例,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322万,扣除退休等净退出,实际增加城镇就业人数为1070万。去年GDP增速是7.4%,这就意味着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GDP可以带动145万新增的城镇就业人口。这样,如果要保证1000万~1100万新增城镇就业人口实现就业,我国GDP增速大约需要保持6.7%~7.4%的增速。因此,7%左右应该成为我国经济增速的底线。
也要守住中高速增长的上限
当然,稳增长、保速度,并不意味着速度越快越好,且不说受限于潜在生产力水平,已经很难再续高增长,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过渡期。
一方面,在现有经济生态下,经济的规模总量、现存结构、开放模式、运行体制、创新能力、劳动力供给、生产力水平,与旧常态下的规模扩张式的增长方式已不再协调,依靠过去修修补补的办法已不足以让生产方式适应新常态。在新旧发展方式替换的关键阶段,为了避免大起大落,实现平稳过渡,需要稳住发展势头,实现稳中求进。
在新的发展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之前,要维持高增长,往往会继续使用“老办法”。明明不可为而为之,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超发货币、“大水漫灌”,二是大幅扩大投资规模。2002到2012年,我国广义货币M2年均增长18.07%,目前M2与GDP的比值已接近2,如果仍以两倍于名义GDP的增速供应货币,将带来严重通胀。1981到2012年的31年里,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1.22%,高出同期消费增长5.62个百分点,目前工业产能普遍过剩,房地产总体上进入瓶颈期,“铁公基”虽然有需求,但因回报周期太长,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在新的投资领域没有得到有效拓展的情况下,继续超发货币,强行扩大投资规模,只会使过剩的产能更加过剩,污染生态环境,使得金融和经济风险更加严峻。因此,在“过渡期”阶段,多高的速度是合适的,需要拿捏好,既要把潜在增长水平挖掘出来,保持应有速度,又要为调结构、抓改革、促转型留出空间。
我国正处于新旧产业和增长动能转换的接续期,实现增长动能的转换和提质增效升级有一个过程。在这个新旧发展方式一增一减的关键阶段,为了稳增长、实现平稳过渡,需要“新老办法”并用。但由于转型发展是“新陈代谢”的过程,“老办法”就不能多用,否则,将抑制新发展方式的成长。
把质量和效益作为增长的生命
我们要的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与发展方式的升级换代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要全面提高产品、服务、工程和环境的质量,从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要改善企业效益,增加财政收入,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要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我国产品附加值、产业竞争力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从而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质量和效益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生命。在新常态下,因为长期以来的粗放发展、规模扩张,经济增长面临资源约束、产能过剩、环境承载等的严峻挑战,继续延用既有发展方式,资源、产能、环境都已负担不起,能不能提高质量和效益,已经成为增长能否持续的前提。突破既有发展方式制约的瓶颈,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来推动发展方式变革,实现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共赢、满足有效需求的增长,并且只有根植于这样发展方式的增长才有生命力,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推进转型发展是提高质量和效益的根本保证。要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把功夫用在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上,努力实现稳增长和促转型的双重目标。把调结构作为主攻方向,着力提升供给水平以适应需求变化,加快促进供需均衡;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引领,加快促进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以实施新型城镇化为战略抓手,加快促进城乡一体化。把促改革作为根本途径,把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因素,把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作为核心,把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倒逼手段,建立既能发挥政府优势,又能让市场产生最大创新激励的机制。把惠民生作为检验标准,实现国家财政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实现企业效益同步提升,实现城乡新增就业人口有效就业,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社会保障水平同步增长。(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培训中心副主任、研究室原主任)
文章关键词:宏观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