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观点 > 正文
从“援华”到“引智”:苏俄专家在中国
2015-05-11 
  著名俄罗斯桥梁专家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西林于1996年与世长辞,在他墓碑的背面镌刻的图案却是一座中国的大桥:有着“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之称的武汉长江大桥。

 西林一生三赴中国,并把中国当作他的第二祖国。1948年西林来华参加东北解放区铁路和桥梁修建工作,曾参加过成渝、天兰、兰新铁路的桥梁建设,参与抗美援朝铁路和桥梁的修建工作。

 1954年至1957年担任武汉长江大桥苏联专家组组长兼总工程师,首创“大型管柱钻孔法”,使大桥提前两年建成。在中国期间,参与抢修、建设20多座桥梁。

 200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50周年。《人民日报》报道西林的外孙女叶卡捷琳娜作为嘉宾参加了庆祝仪式。她说:“武汉长江大桥真的是太壮观了!我明白了为什么外公一生都以参与建设这座大桥为荣”。

 而西林的事迹仅仅是数万名先后参与中国经济建设的前苏联专家的缩影。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十多年间,近三万名苏联专家先后参与援华建设,涉及工业、农业、能源、交通、教育、科技等几十个领域。我国“一五”计划期间重点建设的156个项目(包括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均有苏联专家直接参与,为新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成千上万名俄罗斯专家(其中不乏老一代苏联专家的后代),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品质,积极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两国专家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开展平等互利合作,成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巩固和发展中俄两国人民友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苏联专家援华:新中国引进国外智力的序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毛泽东访问苏联为斯大林庆生时曾谈到,中国的建设需要有大量的苏联顾问来帮忙。时任苏联有色冶金工业部副部长的伊万·瓦西里耶维奇·阿尔希波夫被斯大林亲自挑选出来,作为苏联来华专家组总负责人,来到中国。1950-1958年间,阿尔希波夫担任中国政务院(国务院)经济总顾问。

 1950年2月14日,中苏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按照《条约》的规定,苏联开始了对中国经济和智力的援助。以此为标志,揭开了新中国引进国外智力的序幕。

 阿尔希波夫的工作十分认真,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执行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制定,阿尔希波夫功不可没。

 由国家外国专家局提供的公开资料显示,在华期间,阿尔希波夫对于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企业所提出来的请求苏联支援的专家都亲自过问,一个个把关,并会提建议说“你现在要求的专家,不一定对你有用,你应该要另外的专家,什么样专家的专家,姓什么,名什么,现在在哪里工作,他都给你提出来”。他的原则是,派过来的苏联专家一定都要是有真才实学和领导经验的。

 蜜月期持续到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片面撕毁了同中国签订的600个合同。截止到当年9月1日,撤走全部在华专家1390名。

 1960年8月16日,周恩来总理亲自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欢送即将回国的苏联专家。他说:“你们这些苏联专家,在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贡献,中国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中苏人民的友谊是永存的,我相信,将来我们还会见面的。”

 改革开放:中俄再续前缘

 上世纪70年代末,中苏关系有所缓和。时任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的阿尔希波夫,担任起了破冰者的角色。

 1984年12月,阿尔希波夫率苏联政府代表团访问中国,受到了陈云、彭真、薄一波等老朋友的亲切会见。

 改革开放之后,前苏联和俄罗斯专家来华工作日益频繁。据国家外国专家局和国家统计局合作的《境外来中国大陆工作专家统计调查资料汇编》估算,近十年间,俄罗斯专家来华工作合计约60000人次。

 目前每年来华的俄罗斯专家约6000人次,工作领域包括农业、能源、医学、环保、新材料和装备制造等。

 中俄科技合作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其中包括浙江巨化氟化工项目、田湾核电站和中国实验快堆等。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吴冈说该研究所自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引进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籍专家,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控制和信息技术领域。现在每年平均有5-10名俄罗斯籍专家与中方科技人员在对方研究所工作。

 “我们也引进其他国家的外籍专家,但现在俄罗斯籍专家是比较多的,”吴冈介绍。“随着我们和俄罗斯方面合作项目的增多,未来应该会有更多的俄罗斯专家来中方研究所工作。”

 吴冈说俄罗斯十分重视基础研究工作,理论与数学功底扎实,与我方有很多的互补性和合作的空间。我们的合作伙伴在信息技术领域具有很好的优越性,中俄双方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中俄之间人才交流有比较悠久的历史,现在谈的‘引智工作’就是发端于中苏蜜月期,是在苏联援华项目的总盘子中予以落实的,当时确实对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成说。“但这并非常态,而是由当时特定的国际大环境和地区小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中苏两党关系恶化后也就难以为继了,知直到苏联解体后才重续前缘。”

 “应该注意到,延续至今的俄罗斯专家学者的引进和相关领域合作项目的开展,只是目前中国整体引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上相对单一的来源相比已完全不同。除了个别领域的突破外,相对于我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更为全面的人才合作相比,今日之中俄人才合作仍有相当的潜力可挖,这是一个基本事实。”

 杨成认为中俄关系发展到当前阶段,亟需寻找新的发展动力、新的合作机制来拓宽和深化务实合作。

 “人才领域的合作应该被提到更重要的层次上来。中俄已将创新合作列入优先议程,而开展这方面的合作首先离不开人才互动。并且,这种交流有望从本质上提高双边关系的合作水平。应该跟科研领域仅仅邀请俄罗斯专家来华参加研讨会等传统方式挥手道别了,引入制度化的、更具深度的合作方式正当其时。”

 “比方说俄罗斯大学和中国大学的合作办学、或者共同的二战史研究项目就很有必要。这种转型意味着中俄的人才合作不再仅仅停留在人才的来来往往,而是有了更深刻的内容和更扎实的形式。这样的方向应该大力推进。”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