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恕:京津冀应该优先发展轨道交通
2015-08-12
王梦恕是我国著名铁道专家、隧道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围绕京津冀轨道交通建设发展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王梦恕院士。
“大家都说,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要先行。其实应该以轨道交通统率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一句话,轨道交通应该优先发展。”王梦恕日前对记者如是说。
京津冀交通先行中,轨道交通要优先发展,首先是因为铁路等轨道交通客货运输优于公路运输。以运煤为例,铁路运输更节能、效率更高。
“我国重载铁路运输,一吨煤一公里的运费是6分钱。而汽车运输一吨煤一公里的运费是6毛钱多,相差10倍以上。”王梦恕说。
尽管有投资大、周期长的缺点,但是铁路运输速度快,运力大。普通干线铁路每小时80到120公里,高铁200至300公里,是汽车运输速度的若干倍;而一列客车一次可运送1800人,一列火车一次可运送货物2000到3500吨,重载列车一次可运送2万到4万吨。
铁路运输能耗低,运输成本低。铁路每公里运输千吨标准煤的能耗是汽车运输的1/15到1/10,是航空运输能耗的1/174。
京津冀交通的一大功能就是要将山西和内蒙古的煤炭运到秦皇岛,并经此海运到华东、华南等其他地区。京津冀轨道交通将承担起国家能源运输大通道的功能,因此必须优先尽快建设好。
京津冀城市群内城市之间交通运输结构单一,各城市间的客、货交流主要由公路承担。从2008年到2012年,公路客运量占整个区域客运量的近90%,货运量占70%以上。铁路运输能力不足,只能分担少量客货运量,压力主要集中在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上,导致高速公路交通量逐年上升,超载超限屡禁不止,交通事故频发,交通拥堵严重,同时车辆的增加对域内城市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如噪声、粉尘、废气排放等,影响了京津冀域内城市乡村的健康发展。
京津冀轨道交通要优先发展,还因为轨道交通是百年工程,一旦建成,将在就业、产业带动、城镇化等方面,极大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全国城市群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成功示范。
王梦恕认为,京津冀轨道交通建设将有效缩短河北各主要城市与北京、天津的时空距离,建成环北京半小时通勤圈和1小时城市圈,因此将大大提高京津冀,尤其是河北省的城镇化水平。
以北京为例,北京将建成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快轨和城市地铁四种轨道交通路网,其中干线和城际铁路连接的是北京与天津、石家庄、唐山等大城市,市域快轨和地铁连接的是北京与周边平谷、延庆、燕郊等县城或小城镇。这些县城或小城镇将由于轨道交通很快步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
近年来,我国铁路事业,尤其是西部高铁建设发展很快,青藏铁路的建成标志着我国铁路建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青海境内长达32公里的新关角隧道,在世界上距离最长、海拔最高。过去被认为“蜀道难”的成都、重庆、西安等地都已建成联通北京的高速铁路,过去十几、几十个小时的路程现在只需要3到5个小时。迄今为止,可以说一张以北京为中心连通全国各个省会城市的铁路干线(高铁)路网已经建成。
王梦恕据此描绘了一张恢弘的轨道交通推进国家城镇化的远景图:“剩下各省省会城市要通过铁路、轻轨等轨道交通连接所属地级市和各个县城。建成后的‘县—市—省会—北京’轨道交通网将极大推进我国的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
京津冀轨道交通网除了应该连接各个主要城市(包括河北省的地级市),还应该连接京津冀所属的各个县城。因此可以说,京津冀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正在为全国“县—市—省会—北京”轨道交通网建设提供示范。
所谓优先发展轨道交通,首先是指轨道交通规划设计要科学合理。“规划设计怎么才算合理?关键是不能让生活区与工作区离得太远。”王梦恕对记者说。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大发展,从装备制造到工程建设,过去的难题已经被一个个攻破,京津冀轨道交通建设技术上已经不存在任何克服不了的困难。
京津冀轨道交通实际上包含铁路交通(高铁、普铁、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地铁与轻轨、市域快轨)。现存的问题主要是怎样将轨道交通路网规划得更加科学合理?轨道制式如何选择(轮轨还是单轨,跨坐式还是悬挂式)?铁路建成高架式、路基式(高架不占地,路基沉降大)?采用有砟轨道还是无砟轨道?等等。
在进行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的时候,人们常常会纠结、博弈于线路经过哪个城市、县城、城镇?其实,正如历史上铁路交通的发展曾催生了郑州、石家庄、株洲等城市,今天城市地铁沿线地价飞涨,京津冀轨道交通的发展将会诞生一批新的城镇,带动一批小城镇的进一步规模化发展。
在轨道交通沿线进行产业规划布局的时候,生产区和生活区不能离得太远。“任何一个工业区周边,都要规划建设医院、学校和商常否则将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王梦恕认为,过去因为批判“企业办社会”,将企业生产与生活区严重分离,导致后来的上班族每天上下班把几个小时的时间浪费在路上,很不合理。这种现象即使现在有了地铁等轨道交通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