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资讯 > 正文
《蚌埠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通过审议
2016-04-19 
 据蚌埠新闻网报道,城市在变大,车辆在增加,人们出行如何做到“畅通无阻”?昨日,记者从市规划局了解到,近日,《蚌埠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以下称《规划》)已正式通过审议。

 淮河以北,城市北部增设铁路客运站;建构城市“环状、十字、多放射”的结构性道路体系;加强城市绿道建设;实施公交优先策略;通畅、便捷、生态的城市交通运输方式将逐步由蓝图变为现实。

 规划建设“蚌埠北站”

 80后的张先生是淮上区一家电子商务公司的职工,家住上河时代花园的他,每每出差公干总觉得有些“麻烦”。“蚌埠站、蚌埠南站,都在淮河以南,咱淮河北岸什么时候可以增设铁路客运站呢?”

 “主城区在扩大,人口在增加,跨河发展将成为我们城市空间拓展重要方向。”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黄康告诉记者,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到2030年,我市中心城区人口将从110万增长到220万人,其中淮河以北地区规划人口将接近100万人,在淮上区规划建设蚌埠北站,在此次《蚌埠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被明确提出。

 蚌埠是传统的铁路交通枢纽,但城市北部向外的城际交通稍显薄弱。据黄康介绍,规划中的蚌埠北站建成后将以蚌埠北部地区为轴点,辐射东、西、北部地区。向东延伸至淮安,向北延伸至徐州,向西至亳州、河南以远地区,补充原有蚌埠站和蚌埠南站普通旅客列车始发终到和通过作业,承担部分城际列车接发作业。目前,市发改委在牵头编制的《蚌埠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初稿和具体铁路项目的选线中为北站的设置创造了良好条件。

 机场真的可以有

 有地铁、有机场是不少市民心目中的期盼。《蚌埠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将城市未来的4条轨道线路呈现在市民眼前,《规划》同时向市民表明:蚌埠真的要有机场了。

 据悉,蚌埠民用机场初步选址于市区西北方向,怀远县淝河乡北部,邵楼村西北、滕湖村东北部。东距包集镇区约4.5km,距蚌埠市中心直线距离约41km。

 包集机场定位为民航支线机场,规划按4C级标准建设,按4D标准控制。新机场的建设,将健全我市综合运输体系,填补民用航空空白。

 “目前市发改委在牵头编制的《蚌埠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初稿和具体铁路项目的选线中为北站的设置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黄康告诉记者,规划中包集机场将围绕空港地区,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联动发展;引入城际铁路,实现空铁联运;规划布局空港产业园区和物流中心,为高端制造业的集聚提供支撑。新机场建成后,不但可以为市民提供快速客运服务,打造热门低成本的旅游专线。还可以借助我市作为皖北快递分拨中心的优势,发展航空快递分拨中心业务。

 打造全新“蚌埠港”

 《规划》介绍,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加速发展,紧邻淮河的蚌埠,在2003年-2013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4%。

 “近几年来,全国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年增长率已明显超过沿海港口。而蚌埠港以近4%的码头泊位、8%的航道里程承担了全省13%的水运货运量,蚌埠已被定位为安徽省五大主要港口之一。”黄康告诉记者,蚌埠港新港区建设已纳入重点建设项目,中心港区功能向两翼疏解,规划建设的新港将围绕港区布局核心物流园区、产业园区、航运和船舶交易信息中心等,形成“港产城一体”发展的综合性临港经济区。

 倡导公共交通

 为提倡市民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规划》对城市现状路网进行了梳理分析,提出落实公共交通优先策略的原则和措施。近期规划21条常规公交干线,其中14条服务于中心城区,7条服务于都市区,连接中心城区与都市区县镇。

 规划建设公交专用道和专用站台,增加公交车数量和增建公交场站,新建线路应尽可能接入更多的客运站,实现方便快捷的互联互通。除此之外,我市还将依托山水环境和休闲景观的资源,构建以绿道为主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慢行交通系统。

 依照《规划》,中心城区的绿色慢行交通系统将充分利用淮河、龙子湖、天河、席家沟等水系及生态绿化廊道,构筑“两片一轴一带四廊”的休闲通道,串联市域内风景名胜、水域山体、文化遗址、特色农庄、主要城镇,满足市民郊野度假、休闲健身需求,促进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

 改善停车难

 “平时还好,一到周末我很少敢把车子开到老城区,找车位太麻烦了。”市民李先生三年前买的家用轿车,可是说起每到周末开车逛街的经历都让他倍感头疼。李先生对于“找车位”的苦恼可能代表了很多市民的心声。

 “依照《规划》,未来在停车设施的供给上,针对不同的区域将采取差别化的停车泊位供应政策。对于老城区我们规划更多的是利用地下空间、商用服务设施来增加停车用地;还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节假日开放各自停车场,以满足假日期间车位严重不足的现象。”据黄康介绍,考虑到目前城市停车场的不足,老城区内将结合建筑物及立体空间配建停车场来布局公共停车场建设。新建街区结合商业中心以及人流集中地区新增地上、地下、屋顶停车常重点解决门户地段、交通枢纽处的停车难问题。

 根据我市中心城区停车需求预测结构,到2030年我市机动车保有量预计将达到50余万辆,中心城区停车空间将以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公共停车场为辅,路内临时停车位为补充,总体停车泊位量将达60余万个。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