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止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该桥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2007年6月26日贯通,2008年5月1日正式启用。通车后,上海到宁波的陆路距离缩短了120多公里。
杭州湾大桥为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总投资118亿元。大桥共有各类桩基7000余根,是国内特大桥梁之最。水中区域打钢桩4000多根,其工程规模突破了国内建桥史的记录。
大桥的结构为双塔钢筋混凝土斜拉桥,大桥设南、北两个航道,其中北航道桥为主跨448米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为3.5万吨级轮船;南航道桥为主跨318米的A型单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为3000吨级轮船。除南、北航道桥外其余引桥采用30~80m不等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
大桥是中国自行设计、自行管理、自行投资、自行建造的,工程创6项世界或国内之最,用钢量相当于7个“鸟巢”,可以抵抗12级以上台风。
大桥共消耗钢材76.9万吨,水泥129.1万吨,石油沥青1.16万吨,木材1.91万立方米,混凝土240万立方米,钢管桩5513根,钻孔桩3550根,承台1272个,墩身1428个,工程规模浩大,为国内特大型桥梁之最。南滩涂50米*16米箱梁采用整孔预制,大型平板车梁上运梁的工艺,开创了国内外重型梁运架的新纪录。水中区引桥70米*16米箱梁采用整孔制、运、架一体化方案,单片梁重达2180吨,为国内第一。水中区引桥打入钢管桩直径1.5-1.6米,桩长约80米,总数超过4000根,其钢管桩工程规模全国建桥史上第一。
该桥在设计中首次引入了景观设计概念,设计师借助西湖苏堤“长桥卧波”的美学理念,整座大桥平面呈S形,线条优美、生动活泼。大桥在离南岸大约14公里处,有一个海中平台,在施工期间它是海上作业人员的生活基地,大桥建成后,这座平台将成为绝佳的旅游休闲观光台。
此外,杭州湾跨海大桥将是一座“数字化大桥”。科研单位将利用硬件及接口技术、网络及数据库技术、图像图形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数学、有限元技术、力学等多学科,建立一套大桥设计、建设及养管的科学评价体系,整座大桥将设置中央监视系统,平均每1公里就有1对监视器。这样,不仅大桥可进行科学合理的维护管理,而且大桥"身体"的健康状况也在实时掌握中。
大桥的建设有利于主动接轨上海,扩大开放,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提高浙江省特别是宁波市和嘉兴市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完善长江三角洲区域公路网布局及国道主干线,缓解沪、杭、甬高速公路流量的压力;有利于改变宁波市交通末端的状况,从而变成交通枢纽,实施环杭州湾区域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江、浙、沪旅游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