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精英 > 正文
一生才智架桥梁
2010-02-0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同济大学李国豪院士老校长雕像)

编者按:今年是李国豪先生逝世五周年。斯人已去,其高风亮节依旧影响着一代代桥梁工作者。本站特刊发此文,深切缅怀这位为我国桥梁事业做出过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与教育家。
 
从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到上海南浦大桥、江阴长江大桥、伶仃洋大桥……李国豪先生的名字,镌刻在众多赫赫有名的桥梁上。
 
从“悬索桥李”到隔离室里的“桁梁”
 
李国豪在桥梁力学理论领域的才华令人叹服。这个当年广东梅县的贫苦农家少年,因为在钱塘江大桥工地实习而爱上桥梁设计,1938年赴德国留学,不足一年就凭着其对悬索桥的独到研究而戴上了博士帽。博士论文《悬索桥按二阶理论的实用计算方法》发表后,在桥梁工程界引起极大反响,26岁的李国豪自此便以“悬索桥李”而闻名于世。
 
二战结束后,李国豪历尽千辛万苦归国。他为母校同济大学建立起桥梁工程专业,出版了这一领域内第一部由中国人编写的中文教材《钢结构设计》和《钢桥设计》等。1955年,42岁的李国豪成为首批中国科学院技术部学部委员(即今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先后担任举世闻名的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的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和主任委员,以自己的卓越才华为众多重大工程,尤其是桥梁工程建设呕心沥血,除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外,还有后来的上海南浦大桥、江阴长江大桥、虎门珠江大桥、汕头海湾大桥、长江口交通通道、杭州湾交通通道、琼州海峡交通通道、伶仃洋大桥,等等。
 
李国豪有一则在隔离室搞研究的“轶事”。那是在“文革”中,李国豪有两年时间处于几尺见方的隔离室中。他从广播中获知南京长江大桥通车,联想到武汉长江大桥出现的晃动现象,心中忧虑。强烈的责任心和对祖国、对事业的热爱,使他无法坐视。凭着卓越超群的理论基础和创造思维进行思考推演,再利用报纸的留隙作草稿运算。在近一年的隔离审查中,他完成了大桥振动的初步理论研究。以后,他又托人找到试验模型材料,用极原始的办法偷偷制作桁梁桥模型。他的《桁梁扭转理论———桁梁桥的扭转、稳定和振动》随后面世,消除了中国大桥设计多年来的心病,开拓了桁梁结构的理论分析长河。那具特殊的桁梁桥模型,如今已是博物馆的收藏品。
 
教书育人,为一所大学立风骨
 
2003年4月,同济大学曾为他们的老校长举办盛大的90寿辰庆祝会。也是那年9月,李国豪先生被授予首届“上海市教育功臣”称号。
 
“我的工作和同济大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李国豪曾这样说。的确,自1936年大学毕业留校任教,这位桥梁专家在此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近70年,他主持制定了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校训。1977年,李国豪担任同济大学校长,领导同济大学进行了历史性的“两个转变”:从以土木为主的工科学校向多科性大学转变;恢复与德国的传统联系,使之成为中德学术文化的窗口,为此,他曾获德国政府授予的大十字勋章和歌德奖章。
 
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李国豪教授一心一意教书育人。他建立了新中国桥梁专业的教学体系,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中有项海帆、范立础、陈新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还包括我国桥梁CAD的创始人石洞等几十位知名教授。范立础教授说:“李校长一生不仅是大家科学事业上的导师,更是我们每一个学生的领路人!”
 
他致力建造的,还有另一种无形的桥
 
怀念这位一生致力于锁江扼浪、让天堑变通途的平和长者的,岂止同济大学的师生和桥梁工程界人士?
 
宝钢人会记住他:上世纪80年代初,他曾担任宝山钢铁总厂工程技术顾问委员会首席顾问,不仅为宝钢解决了工程中桩基水平位移问题,还在深入调查后秉公直言,为这一日后我国最大现代化钢铁企业的如期上马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上海人会记住他:2000年,心系国家和上海发展大计的李国豪两次致信中央领导,提及上海亟需建设一个深水港和将港口选在洋山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引起了高度重视。如今,洋山深水港建设进展顺利,而他被聘为名誉顾问的连通港区的东海大桥也已通车。
 
几年前,记者曾登门采访李国豪。年过八旬的他在推掉了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极其繁忙的行政职务和社会活动后,一直将晚年的精力和时间专注于为发展国家交通事业而研究、奔走的事业中。
 
斯人已去。记者耳边似乎还能听到他慢条斯理的温和声音,能看到一个思维敏捷、爱运动也爱音乐的老者的风范。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