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珠
郑明珠,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曾主持过虎门大桥、润扬大桥、金塘大桥等多座大桥的设计工作。2010年6月5日,郑明珠获得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颁发的桥梁大奖。颁奖结束后,她接受了中国桥梁网的独家专访。面对媒体她虽然有些腼腆,但仍然耐心细致地回答了我们的问题。
中国桥梁网:在您建桥生涯中,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
郑明珠:主持设计的虎门大桥、润扬大桥和金塘大桥都花了我大量心血和精力,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就象自己的孩子那样都喜欢,但谈不上“最满意”,就跟拍电影一样,拍完回头再看总是会留下很多遗憾,不能说有哪部是最满意的。
中国桥梁网:女性的身份,在桥梁设计中有哪些独特的作用?润扬大桥被称作是“刚柔并济”,这跟您女性的身份有关系吗?
郑明珠:女性搞土建这行很辛苦。以前接受采访时,别人希望我说说女同志是怎样在男性为主导的行业中做出成绩的,可能他们想听的是我的豪言壮语,但是我说着说着就吐开了苦水,跑题了。
作为女性在工地,肯定比男性的艰辛要多一些,在家庭里也同样要承担得多一些,很多时候家人、孩子都照顾不了。我有两个孩子,他们小的时候,不要说学业上辅导不了他们,生活上更照顾不上,小小年纪吃方便面直到想吐,回想起来也是挺心酸的。但我相信,在土木工程领域,女性应当要自强、自立、自信。我相信只要肯投入,我们女人也能做好男人能做的事情,女性在各个岗位上也都能有建树。
“刚柔并济”指的是不同桥梁结构的组合,悬索桥远远看去线条简洁、轻柔,代表了“柔”,斜拉桥拉索刚劲、挺拔,代表了“刚”。同一座桥梁工程上有“悬索”和“斜拉”两种不同型式的桥梁结合在一起,当时在国内还是首例,于是人们把润扬大桥称之为“刚柔并济”的大桥,其实指的是桥梁结构型式的组合,跟我的女性身份并没有关系。
中国桥梁网: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对我国桥梁建设事业有哪些期望?
郑明珠:我希望我国桥梁建设在创新方面能够更上一层楼。桥梁建设涉及的面很广,我说的创新不是指单单追求跟别人不一样,创新应该是比原来的东西设计得更合理、技术更先进。我认为“创新”应该有真正的关键技术突破。中国桥梁网:您现在的正在参与哪些工程的建设?
郑明珠:作为技术顾问,现在我不再参与具体的桥梁设计工作。作为专家组的成员,我在嘉绍大桥、南京四桥、泰州大桥、青岛海湾大桥等工程的建设中做些力所能及的技术咨询工作。
中国桥梁网:您是如何理解媒体与桥梁建设之间的关系的?对桥梁行业的媒体从业者想说些什么?
郑明珠:回答这个问题有点难。我希望媒体多关注桥梁建设者,特别是一线的工人。桥梁设计好以后,要由他们来具体实施,把设计蓝图变成实体工程,他们很辛苦,做出的牺牲更大。
工程建设是高风险的,大型工程几万名建设者,高空作业、头顶烈日抗风雨,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施工问题,这时最怕媒体捕风捉影和不真实的报导。媒体人毕竟不是专业人士,在因果没有搞清楚之前,不可以“听风就是雨”,更不能随意夸大。
我们希望媒体多做正面的、客观的报导。尤其对事故的报导要慎重,言过其实的负面报导,不仅对建设者是极大的伤害和不尊重,对社会影响也不好。作为管理者,希望通过无缝隙的精细管理,努力实现不出质量、安全事故,这是管理者不断追求的高标准。
工程完成后,希望媒体不单要报导建设成果,还要报导建设的艰辛过程;不但报导“之最”和 “第一”,更要报导取得这些成绩的奋斗历程;不单要报导“物(桥梁工程)”,更要颂扬“人(建桥人)”,特别是一线的劳动者,要写建设者的奉献精神!
一位诗人说:世界上最优秀的女人,常常有最多的艰难,最少的抱怨!以郑明珠女士为代表的女性桥梁工程师们用她们的卓越智慧和无悔付出,无声地撑起了桥梁事业的半边天,她们犹如一朵朵绽放着的花朵,扎根在建设工地上,历经风霜而百折不挠、芬芳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