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精英 > 正文
一个县里的公路局长也能搞“发明”?
2015-05-20 
   20多年来,绥宁县公路管理局局长刘德世先后“折腾”出10项改良创新,为该局节约大量开支——

   局长是个“智多星”

   湖南日报记者 邓晶琎

   通讯员 王勇

   5月中旬,雨季汛期已至。为保障国省道安全畅通,日常的修补养护变得频繁起来。

   在绥宁县境内的省道221公路上,养路工使用的公路养护设备看起来却与众不同。原来,它们都经过了改装。

   “别小看这些‘土枪土炮’,工作效率可以提高3倍呢。”正在操作一台移动式洒油车的养路工苏文斌向记者介绍,这些设备全部来自绥宁县公路管理局局长刘德世的改良创新。

   一个县里的公路局长也能搞“发明”?

   “我做过养路工,知道怎样的劳动工具最适合他们。”刘德世笑道。

   改装发明养路设备,年均节省开支逾三成

   公路养护,相当于给公路做“保养”。一条沥青公路的设计寿命为6至10年,水泥路为15至20年,如果“保养”不好,肯定会“折寿”,甚至几年不到就烂了。

   “公路养护的机械设备,可以直接关系到‘保养’水平的高低。”刘德世说,自己虽不是学机械专业的,但也是大专文化,喜欢动脑筋、出点子。

   “90年代我当养路工时,自己体验到了养路工的艰辛,机械水平相当低,所以时常就琢磨着怎样改良、怎样‘武装’它们。”

   养路工胡永旺介绍,“过去,铺洒沥青时,都是手工操作,先要人工挖取,然后再烧柴加热,一箕砂子一勺油,每完成一次又要回到固定场所再加热取沥青。”这一来一回,浪费了时间,劳动强度也大,“自从有了刘局长改造了沥青加热设备和移动式洒油车后,工作轻松多了。”

   记者看到,这台移动式洒油车,不过是比普通的洒油车多安装了一个加热装置和一台板车,却能让养路工一边洒沥青的同时,一边烧新的沥青备用,可提高3倍工作效率。

   为提高生产效率和养护质量,提升公路养护机械化、专业化作业水平,刘德世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先后自主研发了移动式炒砂车、移动式罐缝机、公路简易清扫机,改装了铲雪机、洒油车等设备。他的这些发明创新不但改造成本低,在同等条件下还减少了沥青使用量,年均节省开支逾三成。

   2008年当上局长后,刘德世更加注重生产创新。他组织建立了沥青加工厂和钢护栏校正厂,研发了冷补沥青材料,推行了新的沥青刮油罩面新技术,大大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同比节省费用1/3。

   首创“招投标”方式管理养路工,提高工作积极性

   绥宁县公路管理局管养的327.357公里公路中,有七成公路依深山傍激流,日常养护工作异常艰难。

   点子多的刘德世初任养护所长时,通过摸索,出了一“新招”。

   为调动养路工的积极性,刘德世借鉴了工程施工中的“招投标”方式。

   他首先在各养护站推行“竞标”上岗,鼓励养路工们“投标”应聘每段路的负责人岗位。在进行公开公平的竞标选择后,“中标”者在竞标价内完成养护任务。

   这项全新用人管理政策一出,此前该局养路工出工不出力、岗位安排难等难题迎刃而解。自此以后,从未有养路工为工资、岗位等问题提出异议。这些管理经验在邵阳市公路系统全面推广。

   “绥宁目前不通铁路、高速公路和航空,经济发展的唯一通道就是普通公路,养好公路我们责无旁贷!”年近五十的刘德世说到这,又笑了,“更何况我还有许多小‘发明’要派上用场呀!”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