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路桥精英 > 正文
踏浪而行的天科水文人——记天津水运工程勘察设计院水文测验部
2015-08-04 
   编者按:

   天津水运工程勘察设计院是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简称部天科院)下属单位,他们有一支海上水文测验队伍,足迹踏遍祖国沿海各大港口并走出国门,他们不畏艰险、默默奉献,长年累月地从海上现场采集大量的水文泥沙数据,为水工物理模型试验、数学模型分析提供不可缺少的基础数据,数十年来为我国的重大水运工程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畏艰险、默默奉献”的交通精神。这里采撷几个片段来讲述他们的故事。
   

   踏浪而行的天科水文人 为了得到准确无误的水文数据,水文人与骄阳同行,与星月相伴,坚守在现场;与风雨同舟,与波涛相随,辗转于海上。

   

   底质取样归来。

   

   安装风传感器。

   

   现场记录数据。

   

   在船上测风速。

   

   认真检查仪器设备。

   

   准备出海作业。
 
   黝黑的面庞,质朴的笑容,匆忙的步履……

   在天科院,有这样一群人,平时很少能见到他们,看到他们时身旁总会伴随着旅行箱。他们中有即将退休的工人老师傅,也有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他们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的水文知识,他们是天科院一群普通的职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水文人。

   1.艰苦环境 铸就无畏精神

   提到海洋,一般人想到的是碧海蓝天,阳光沙滩,令人向往,而水文人需要面对的则是孤岛、荒滩、礁石、风浪。

   “狭小的船舱里,充斥着柴油刺鼻的气味,几个小时后海面上风浪渐起,船舶左右摇摆不定,仿佛身体里所有的血液都涌到脑袋上来,让我头痛欲裂,眼前看到所有的一切都在摇晃,五脏六腑里面所有的东西在风浪敲击下要翻出来,终于在一瞬间,胃里翻涌,中午吃的东西全都吐了出来。时间好像停滞了一样,漫长无比,我的世界里只剩下风浪声和发动机的轰鸣声。”文先华是天科院水文测验部第一个水文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葫芦岛水文全潮测验中的晕船经历让他仍记忆犹新。

   提到海洋,一般人想到的是碧海蓝天,阳光沙滩,令人向往,而水文人需要面对的则是孤岛、荒滩、礁石、风浪。工作性质决定了水文测验部的职工们要在孤寂偏僻的海岸边与风作伴,在浩淼无际的大海上与潮相守,在工作船上现场作业,进行各种水文要素数据的采集。

   从严寒潮湿到烈日暴雨,水文测验部的职工要面对各种恶劣自然气候的挑战。在缅甸,在巴基斯坦,在伊朗,在塞拉利昂,在几内亚,在异国他乡的海岸边,很多时候,在偏僻的小渔村里,水文职工是造访这里的第一批外来客。水土不服,饮食差异,语言不通,宗教信仰不同,甚至没有安全的饮用水,还要冒着被疾病感染的风险,这些水文测验部的职工都曾经遭遇过。在远离祖国数万公里之外,水文人默默地承受着孤独的煎熬和对亲人无尽的思念,用对工作的执着和信念支撑起波浪和气象长期观测的漫长岁月。

   2.责任于心 勇担光荣使命

   这是一场和台风无声的较量,看谁能最先到达仪器的投放地点。在第一个波浪仪投放下去之后,海面上空乌云密布、风雨交加,是继续工作还是返航避风?

   对大海的探索是水文人的使命,为了这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们始终冲锋在波涛的最前沿,追随风浪的节拍,感受大海的脉搏,忠实地记录大海的喜怒哀乐。

   2007年,连云港准备建设30万吨级深水航道,为此开展了大风天气条件下连云港主港区和徐圩港区海域现场海流、波浪、含沙量的观测项目。当卢佐和曹仲起两个人接到通知时,第13号超强台风“韦帕”预计将在48小时后登陆连云港,要赶在台风到来之前在海上投放好仪器设备。这是一场和台风无声的较量,看谁能最先到达仪器的投放地点。在第一个波浪仪还算顺利的投放下去之后,海面上空乌云密布、风雨交加,是继续工作还是返航避风?曹仲起根据多年的海上经验和对风速、船速、海浪的判断,毅然决定要接着投放第二个波浪仪,由于风浪太大,船只摇摆厉害,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卢佐干脆把自己绑到船舷边的柱子上,一直坚持到第二个波浪仪投放完毕才返航。后来气象资料表明这次台风是近十年来连云港所遭受的最强台风,中心沿海海面风力达到11级,他们成功地抓住这次难得一遇的台风过境机会,采集到了宝贵的水文资料,为连云港后期的安全建设提供了真实客观的波浪数据。

   风浪总是和潮流相生相伴,形影不离。面对风浪的肆虐,他们没有退缩;面对大海的考验,他们没有胆怯,水文人凭借多年对大海的了解和敢于吃苦、敢打硬仗的工作作风,圆满地完成了一次次任务,在水文测验部的发展历史上又留下一篇篇精彩篇章。

   3.团结协作 凝聚兄弟情谊

   当所有的测站都完成任务,顺利返航回来的时候,他们会举杯欢庆,挂满笑容的脸上是战胜大海的喜悦。

   对于水文全潮测验项目来说,测站观测数据的同步性要求大家步调一致,共同进退。一个测站数据的缺失会造成其他测站的所有观测数据都失去使用价值。没有项目负责人的命令,无论风浪再大,都不能轻易言败退出,无论晕船多厉害,都不能轻易中止工作,他们最后的敌人,便是要战胜自己。在水文测验部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项目负责人要负责风浪最大的测站或者是离岸最远的测站,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整个项目组树立起完成任务的必胜信心。

   在工作间隙,他们互相发送短信,或问候,或祝福,或调侃,或诉说,用这些温暖的话语彼此鼓励。当所有的测站都完成任务,顺利返航回来的时候,他们都会举杯欢庆,挂满笑容的脸上是自己完成任务的骄傲,是战胜大海的喜悦,是几十个小时辛苦劳累的宣泄,是大家一起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欣慰。

   在2009年12月马来西亚的一个燃煤电厂码头工程波浪观测项目中,祁祥礼和张海亭两个人留下来进行为期四个月的波浪数据采集工作。他们租住在当地村民家中,语言不通,饮食不适应,他们只能自己买菜做饭。阅历丰富的张海亭看到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祁祥礼的情绪低落,就找来擀面杖教他怎么包饺子。房东一家人也被他们所吸引,好奇地凑过来,一起学习包饺子,即使语言交流不畅,但是房间里仍然充满了欢声笑语,好像是一个欢乐的大party。祁祥礼永远也忘不了,他这个南方人在异国他乡不仅学会了包饺子,还感受到了来自同事家人般的温暖。

   4.技术创新 提高专业水平

   文先华和同事们采取“程序配对”的方式解决了滤纸编号顺序被打乱的问题。这种方式比人工方式效率至少提高了一倍。

   水文测验部的科技人员继承了老一代水文人不怕苦不怕难的优良传统,在向工人老师傅虚心求教的同时,又在工作中勤于动脑,善于钻研,他们朝气蓬勃,勇于担当,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续写着水文测验部新的篇章。

   传统的含沙量测验项目中的含沙量计算,是用烘干后包裹泥沙的纸重减去原来滤纸的重量而得来,由于烘干的时候包裹泥沙的滤纸顺序被打乱,需要通过滤纸上的编号去查找原来纸重。大中小三个潮型观测下来会有上万个取样数据,人工在几万个滤纸编号中去查找纸重,手工计算抄录数据,这个工序不仅需要多人参与,容易出错,效率还非常低下。

   文先华和同事们一起仔细考察了工作的详细流程,经过认真的思考和试验,采取“程序配对”的方式解决了滤纸编号顺序被打乱的问题。这种方式与传统的人工方式相比,工作效率至少提高了一倍以上,而且数据准确率也大大提高,替代了多年的传统含沙量手工计算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自动化仪器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中,水文测验部的技术人员让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实际生产相结合,产生最大化的效益。

   他们总结出低含沙条件下采用CTD浊度值率定含沙量的准确快速率定法;发明了一种测尺和自容式水位计相结合的装置,大幅提高了水位改正的精度;设计了深水座底仪器支架,使仪器在任何时间段、任何海底地形条件下实现360度全方向调节;研究地波雷达测波测流系统在港口建设中的应用,实现全天候自动对全面的波浪剖面频率与流速数据进行高精度和高密度采集……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梦在心中,路在脚下,在默默的耕耘背后,水文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收获了累累科技硕果。

   5.安全生产 搏击风浪的保证

   我用力将手臂指向正确的航向,并大声朝他们喊:“go along this side”,但是他们既听不懂我的话,也不理会我的手势,依然固执地朝着他们自己认定的目标航行。

   为了安全,水文测验部设置了部门主任主抓、安全生产副主任专抓、部门安全员重抓的三位一体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每次出海作业前一定要保证租用的船只动力良好,通信畅通,能够及时收听到天气海况预警信息。海上作业点大都位于航道、锚地附近,过往船只较多,对锚泊测量船构成较大的安全危险。对此他们在作业的时候白天高挂测量旗,夜晚亮起警示灯,配备两个人轮流值守。水深流急,风高浪大,这些都对海上的作业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每一名上船作业职工都要穿好救生衣和防滑鞋,防止意外落水。

   2011年,几内亚马塔康矿石码头工程波浪气象水文测验是天科院第一个非洲测量项目,租用到的船只都是当地不到十米的小渔船,连驾驶舱都没有。

   尽管做了周密的安全考虑,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刘盾回忆起那次遇险的经历仍然心有余悸:那天我们6个人分3组出海,下午渔船发生了故障,等渔船修好返航时,驾驶渔船的黑人兄弟偏离了正确的航向,我用力将手臂指向正确的航向,并大声朝他们喊“go along this side(朝这边走)”,但是他们既听不懂我的话,也不理会我的手势,依然固执地朝着他们自己认定的目标航行。终于,船身在猛地摇晃一下之后搁浅了。此时太阳快落山了,关键时候卫星电话竟然也打不通了,我和齐树平一致决定先采取自救措施——先把船从浅滩上推回到深水区。经过四个人半个多小时的努力,船终于重又漂浮于海面之上,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我一边观察这片海域一边回忆,参考最后一个取样点的坐标和当前的坐标,再结合离岛处的坐标,我判定我们此时的位置应该是在马塔康岛的南侧。按照我的指引,小心翼翼地绕过岛西侧的礁石区后,我们终于看见了岛北侧那片熟悉而又亲切的水域。历经船舶故障,迷航,搁浅,失联,自救,我们在大西洋的海面上漂泊了近四个小时后终于安全顺利上岸。

   6.愧对家庭 心中永远的内疚

   父亲1997年得了脑栓塞至今腿脚不好,还要时常往医院跑,所以病床前的里里外外以及辅导孩子功课的任务都由妻子一个人承担,这些事我回家后才知道。

   水文测验的工作基本上都要在海上现场完成,随着测绘处承接国内、国外的测绘任务不断增多,水文测验部职工出差在外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每每提及此处,他们对自己的辛苦劳累避而不谈,更多表达的是对家人的愧疚和思念之情。

   丁磊是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的第一代独生子,在他身上没有想象中独生子的娇气与任性。自他参加工作以来从来不叫苦叫累,遇到困难积极动脑筋,想办法。他不仅上有父母,下有幼子,而且还是单位骨干力量,连续数年全年出差在外的时间达220天以上。他说:“由于在海上工作风险性比较大,有时不能及时与家人联系,他们总是为我担心。另一方面,由于工作原因,常年在外不能长时间在家照顾父母妻儿,所以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妻子的身上。每每想起此事,心中对家里的愧疚就会多一些。我的母亲右脚骨折,父母、妻子为了不让我在工作上分心,就一直没有告诉我。父亲1997年得了脑栓塞至今腿脚不好,还要时常要往医院跑,所以病床前的里里外外以及辅导孩子功课的任务都由妻子一个人承担,这些事情都是我回家后才知道。当得知这一切的时候我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真不是滋味。我觉得亏欠家人的太多太多了……”男儿有泪不轻弹,铮铮铁骨的水文人难以释怀的一缕心绪是对家人的照顾不周。

   7.无怨无悔 不变的职业情怀

   2015年4月25日,天科院“隧道基槽回淤专题研究攻关组”荣获中交股份联合体港珠澳大桥项目集体特等功。

   无论是漂泊在漆黑无边的海上,还是驻守在荒无人烟的孤岛,无论是在异国他乡风餐露宿,还是在差旅途中奔波往返,工作始终在水文人心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

   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岛隧沉管对接工程被建设者喻为“海底穿针”,复杂程度堪比“嫦娥”与“天宫”对接。其中航道最深处的E15管节沉放因泥沙回淤问题一度受阻。2014年11月,天科院派出由测绘处水文测验部和海岸河口研究中心组建的“隧道基槽回淤专题研究攻关组”奔赴珠江口施工现场,开展专题研究。

   水文测验部接到任务后,迅速选调精兵强将,调配最先进的观测设备,以最快的时间到达施工现场。水文测验部的职工们顾不上旅途劳顿,顾不上安置自己的行李物品,就开始对多波束测深仪、声学多普勒剖面流速仪,适航水深测量系统,柱状采样仪,密度计,光电测沙仪,盐度计等近30台套大型精密测量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对施工现场周边水域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测,直到所有的仪器设备都开始正常工作,他们才松了一口气。为了保持观测数据的连续性,春节期间他们也在坚守岗位。

   每天准时上报的实测数据为回淤攻关课题取得圆满成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攻关小组梳理了港珠澳大桥E15沉管基槽回淤特征及异常回淤的主要原因,为岛遂工程项目总经理部采取措施改善泥沙环境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为之后隧道管节的顺利安装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015年4月25日,中交股份联合体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总经理部召开E15、E16沉管安装总结表彰会,天科院“隧道基槽回淤专题研究攻关组”荣获中交股份联合体港珠澳大桥项目集体特等功。

   辽宁丹东东港水文测量、大连恒力石化水文测验、河北曹妃甸水文测量、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中缅油气管道……

   这些项目的背后没有水文人的名字,他们和千百万的普通建设者一样,只是码头上一颗其貌不扬的铺路石,只是航道里一朵转瞬即逝的海浪花,但他们的汗水早已融入大海并伴随着港口航道的开发建设,他们的辛劳早已转换为数据维护着海洋工程的基础安全。

   潮起潮落,往来不息的潮水见证了无畏无惧、乐观豁达的水文人,碧海扬波,水天一色的浪涛间留下水文人坚韧勇敢、踏浪而行的身影。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