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宗林学长来电话说,周念先老师诞辰100周年就要到了,届时学校要组织纪念活动,向我约稿。
我想起在我陈年的旧相片堆里,有一张小小的,已不甚清晰的黑白照片。曾经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记。
我终于把它找出来了。那是一张1955年夏临毕业前在做毕业设计答辩时照的,画面中左上方是我,穿着皱巴巴的衬衣,着一条短裤在黑板挂图边说些什么;右下方坐在教室第一排上的正是我的毕业设计导师周念先教授。
那年是解放后全国首批在大学毕业班试点毕业设计。尽管教授们经历过多少次指导毕业论文,但要全盘学习苏联,所以要试点,还提不到毕业论文,工科毕业生还是做毕业设计。
因为是试点,全班抽十位同学不参加毕业实习了,留校做毕业设计。分别指定由李国豪教授、钱钟毅教授、周念先教授、陈超教授做指导导师,我的指导导师是周念先教授。
给我的设计项目是铁路钢筋混凝土中等跨度简支梁的设计、生产和架设,周教授给我一本前苏联建设第二条西伯利亚铁路桥跨结构的俄文参考书。我就在周老师指导下,边看参考书,边做设计。
结构图很快设计出来了,当时国内还没有工厂预制沿线架桥机架设的经验,我就在周教授指导下完成了工厂预制和现场架设的施工组织设计,并顺利地通过了毕业设计答辩。
毕业后我分配到铁道兵部队,那时铁道兵已经从朝鲜战场上撤回,参加黎湛线、鹰厦线的铁路建设。翌年,我奉派去铁道兵勘测队,参加滇越铁路碧色寨~河口段的修复设计。那段170公里长的窄轨铁路,就是周老师上世纪卅年代从法国学成归国后工作的地方,我现在身历现场,感受到当时工程的艰险。抗战后期为了防备日寇从越南沿此铁路进攻我国西南大后方,国民党军队把沿线桥梁除人字桥外全部彻底炸毁。全国解放后,为了援助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抗美斗争,我们急需修复该段铁路,特别是被炸毁的桥梁。周老师的形象激励了我更要克服一切困难,更好、更快地去完成修复工程。那时勘测队搞桥梁设计的技术人员很少,我在总体负责人李德基工程师指导下,带着十名普通高中毕业生做窄轨铁路中等跨度钢筋混凝土桥跨结构的系列通用设计。由于这项工作和毕业设计内容相吻合,我在选定梁体外形尺寸就得心应手,把配筋数量的计算用现在术语来讲即建立了数学模型,由十位不懂专业的高中毕业生使用手摇计算器很快地计算出来,为此我被评为参加工作后首次获得的先进生产者。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我回忆往事时,周念先教授的博学多才和对学子的谆谆教导以及那亲切的神态都会浮现出来。
怀念导师周念先教授。